目录第一章基础与支柱 (1)第1节H钢柱安装整正 (2)第2节Ø350等径混凝土柱安装整正 (12)第3节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 (21)第4节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 (29)第5节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 (38)第二章支柱装配 (46)第1节测量计算 (47)第2节腕臂预配 (58)第3节腕臂安装 (65)第三章隧内安装 (71)第1节隧道内吊柱安装 (72)第2节隧道内补偿下锚安装 (88)第四章附加线架设 (95)第1节肩架安装 (96)第2节拉线安装 (102)第3节人工架线 (107)第4节机械架线 (117)第五章补偿下锚 (125)第1节拉线安装 (127)第2节棘轮安装 (134)第1节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 (147)第2节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 (154)第3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166)第4节承力索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172)第5节接触线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 (179)第6节接触线架设—线索展放 (188)第7节接触线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200)第七章悬挂安装 (207)第1节定位装置安装 (209)第2节整体吊弦安装—测量 (215)第3节整体吊弦安装—预制 (220)第4节整体吊弦安装—安装 (230)第八章关节调整 (237)第1节非绝缘锚段关节调整 (238)第2节电分相(含绝缘锚段关节)调整 (247)第九章设备安装调试 (257)第1节无交叉线岔安装调整 (258)第2节交叉线岔安装调整 (265)第3节电连接线夹压接(拆除) (273)第四节电连接安装 (280)第4节分段绝缘器安装 (291)第5节隔离开关及避雷器安装 (306)第6节隔离开关引线安装及调整 (324)第十一章冷滑试验检测 (341)第一章基础与支柱H型钢柱安装整正Ø350等径混凝土柱安装整正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第1节 H钢柱安装整正1适用范围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H钢柱安装整正。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2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3接触网平面图设计完成,并经咨询单位盖章,满足施工需要。
2.4外业技术准备(1)基础已浇注完成;(2)高架桥区段桥面系(轨道板底座、防撞墙、电缆槽及接触网基础)已施工完成;架梁区段的箱梁已全部完成。
(3)H型支柱已运抵施工现场。
3技术要求(1)强制标准:铁建设TB10758-20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施工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H型钢柱接触网预留孔位图;(3)通用参考图《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8)130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基础质量检查→材料运输→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
4.2工艺流程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基础质量检查材料运输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基础质量检查:进行支柱吊装前,必须对支柱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露长度与防腐质量、螺栓间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埋质量检查、基础顶面的高程偏差、基础的方位(垂直线路中心,允许误差2°)。
对存在有问题的基础,及时与站前施工单位联系解决,落实整改和处理结果(螺栓间距检查如下图)。
对无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基础在交接时做好记录。
模型板测量5.2施工工艺5.2.1材料运输厂家发货的支柱,由作业队派人引导运货车,就近运送到施工点或附近位置卸货,在现场作好验收检查;施工时,再另行组织车辆转运支柱。
5.2.2支柱外观质量检查安装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标准要求,主要检查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支柱型号与标识、外观尺寸、预留孔位、挠度与平直度、防腐和表面等质量情况。
5.2.3螺母预调整安装支柱底板下螺母垫片在进行支柱吊装前,提前根据计算值安装下部螺母,用自制水平尺调整水平,再戴好垫片,以减少支柱安装后的整正工作量。
5.2.4支柱安装支柱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型号及支柱型号,作业负责人引导汽车吊到合适位置,打上支腿,同时运杆汽车配合汽车吊运行到位。
支柱吊装应采用高强度尼龙吊装带,防止损伤支柱表面漆层及镀锌层。
支柱吊装对位时防止碰撞基础螺栓,下落时要缓缓下落,防止刮伤螺纹。
每个螺栓都戴上主螺母、预紧后,方可收吊臂。
5.2.5支柱整正先对支柱的纵线路方向和横线路方向斜率进行检查,对不达要求的进行调整。
调整时,先松动主螺母,用撬棍抬动支柱,根据斜率,有目的的调整柱底调整螺栓。
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紧固,主螺母紧固到标准力矩后,上好锁紧螺母,依次紧固锁紧螺母。
柱底调整螺母应至少有一个与基础顶面相接触。
施工时应注意支柱法兰盘上下与螺母之间均有垫片。
5.2.6填写记录支柱安装整正后,现场书写杆号。
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作业队组织模式。
6.2人员配置表每个作业队人员配置表如下: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7材料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每个作业队机械设备配置表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基础交接检查主要技术要求9.1.2支柱安装技术要求(1)钢柱上CPⅢ预留孔朝线路侧,一般T型桥梁地段基础面距离轨顶面设计高度为300mm,路基地段基础面距离距轨顶面设计高度为600mm,其开孔位置执行《H型钢柱接触网预留孔位图》标准;厂家生产时在铬牌上注明支柱类型;如基础面与内轨面间距与标准偏差大时,根据测量结果,作特殊加工,一般以100mm为间隔,统一型号。
支柱安装时根据基础面标高测量数据、试验段轨面标高调整表对支柱打孔位置进行复核。
(2)地脚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3)支柱装配采用预留孔内安装形式,钢柱底座位置预留了间距100mm的三排可调变位孔,基础高度施工偏差在±25mm(即50mm)内选用标准钢柱,超过该值的,按可调变位孔进行选用钢柱(具体以现场施工表为准)。
(4)当侧面限界小于2.95m或曲内正定位、转换柱等侧面限界小于3.0m,通过软件验证不能保证零部件安装位置时,要作为异型柱,调整预留孔位置,支柱类型确定时特别注明。
(5)基础顶板与支柱底板间填充的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待定),每500根支柱做一组试块,试块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
9.2质量检验(1)钢柱型号、规格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H形钢柱端面应与线路平行,支柱扭面允许偏差为±2°(3)钢柱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要求,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支柱斜率(从钢柱底部算起)允许施工偏差: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钢柱整正时,严禁卸掉螺帽。
(2)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学习、考核合格方可上岗;(3)参加施工的起重工、汽吊司机等必须持有相应的专业资格证;(4)采用的高强度吊装带,强度必须满足相应的支柱起吊何载。
每次起吊前都应检查其磨损情况,损伤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每次吊支柱离地时,应停顿一会,观察吊装带变形情况,确认安全后,继续施工。
(5)运杆车、吊车应尽量在线路中心运行及施工,吊车在箱梁上打支腿时,应在两线中心5.5m范围内。
(6)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施工,雾天能见度低时,应在距施工点两端300米外、设置防护和警示标志,防止其他车辆危及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的安全。
(7)如遇到“三电”线路(立杆前施工负责人应指派专人调查),确认立杆安全作业距离并采取措施,避免接近、触及电力线路。
(8)支柱吊装后每个基础螺栓都必须至少戴上一个主螺母并拧紧,整正时,不得将主螺母完全退出,支柱吊装后,应及时整正,补齐螺母。
(9)施工人员在桥上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坠落。
10.2环保要求(1)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2)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制定的地点弃置。
(3)按照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测量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第2节Ø350等径混凝土柱安装整正1适用范围适用于兰新铁路第二双线Ø350等径混凝土柱安装整正。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接触网平面图设计完成,并经咨询单位盖章,满足施工需要。
2.2外业技术准备(1)路基段基础已浇注完成;(2)Ø350等径混凝土柱已运抵施工现场。
3技术要求(1)强制标准:铁建设TB10758-20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施工图:兰新铁路第二双线Ø350等径混凝土柱接触网预留孔位图;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基础质量检查→材料运输→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
4.2工艺流程支柱外观质量检查支柱吊装支柱整正测量检查填写记录基础质量检查材料运输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基础质量检查:进行支柱吊装前,必须对支柱基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跨距检查、侧面限界检查、螺栓外露长度与防腐质量、螺栓间距检查、基础接地端子预埋质量检查、基础顶面的高程偏差、基础的方位(垂直线路中心,允许误差2°)。
对存在有问题的基础,及时与站前施工单位联系解决,落实整改和处理结果(螺栓间距检查如下图)。
对无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基础在交接时做好记录。
Ø350等径混凝土柱基础螺栓间距核查5.2施工工艺5.2.1材料运输厂家发货的支柱,由作业队派人引导运货车,就近运送到施工点或附近位置卸货,在现场作好验收检查;施工时,再另行组织车辆转运支柱。
5.2.2支柱外观质量检查安装产品规格书和技术标准要求,主要检查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支柱型号与标识、外观尺寸、预留孔位、挠度与平直度、防腐和表面等质量情况。
5.2.3螺母预调整在进行支柱吊装前,提前根据计算值安装下部螺母,用水平尺调整水平,再戴好垫片,以减少支柱安装后的整正工作量。
5.2.4支柱安装支柱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型号及支柱型号,作业负责人引导汽车吊到合适位置,打上支腿,同时运杆汽车配合汽车吊运行到位。
支柱吊装应采用高强度尼龙吊装带,防止损伤支柱。
支柱吊装对位时防止碰撞基础螺栓,下落时要缓缓下落,防止刮伤螺纹。
每个螺栓都戴上主螺母、预紧后,方可收吊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