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

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

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一)行业监管1、行业监管体制本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上述部门及组织主要职责如下: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行业经济运行跟踪分析;组织制、修订汽车工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法规,组织宣传贯彻各项技术标准并提供有关建议;依法进行行业统计,收集、整理、分析行业技术与经济信息;跟踪了解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并通过信息发布会、网站、期刊等多种途径为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我国对汽车制造业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对汽车制造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

2、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导向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座椅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汽车制造业下属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为国家鼓励类行业。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以及与行业相关的鼓励细则和指导文件支持本行业的发展。

3、其他汽车大国产业政策及规划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家汽车产业发达,市场较为成熟,近几年的汽车产业政策基本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制定。

4、行业质量认证体系与标准汽车零部件行业采用的主要质量体系是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是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及协会成立的专门机构“国际汽车工作组”(英文简称“IATF”)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制定的。

该体系适用于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及直接零部件生产企业。

目前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行业内通行的认证体系,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该认证才具备为整车制造企业配套零部件的资格。

(二)整车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整车行业市场概况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

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已经形成了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汽车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正是由于汽车产业规模效应显著、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强,寡头垄断的形成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这些国家凭借其先发优势和技术优势,已经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全球汽车制造市场主要由美国通用、美国福特、德国大众、日本丰田、韩国现代等十几家大型整车制造商主导。

全球汽车工业目前已经步入成熟期,近年来全球汽车总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09 年至今,全球历年的汽车产量如下图所示: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汽车制造产业已经由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

其中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因此,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厂商瞄准了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通过资本和技术多种方式与国内企业合资或独资建厂,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地区分布上,世界汽车主要生产地区也在发生转移,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型汽车生产国的生产能力、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017 年亚洲地区的汽车产量总和在全球的占比超过了50%,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

2017年全球十大汽车生产国具体数量如下表所示: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概况我国的汽车工业相比其他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发展相对较晚。

我国汽车工业是在中外企业合资中不断融合发展的,完成了从最初年产不足万辆到年产超过1,000 万辆、2,000 万辆的飞跃。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转移,我国汽车工业准确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国内汽车企业在与国外优秀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得到历练,积累了强大的汽车生产能力与经验,逐步实现由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的转变,成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这几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018 上半年,我国汽车行业面临一定的压力,一方面由于进口车关税下降,部分消费者采取观望的态度,导致车市需求走弱;另一方面2018年上半年汽车购置税没有减免,乘用车市场在2017 年购置税减免的情况下提前透支。

但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大力扶持,汽车行业仍然保持稳定。

2018 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405.8 万辆和1,40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6%。

2017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 万辆和2,887.9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

预计2018 年全年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定。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量如下图所示:(2)我国乘用车行业发展概况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我国汽车消费特别是居民自用的乘用车消费呈现大众化趋势。

从2009 年开始,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占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的占比不断提升,乘用车已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力,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据统计,2018 年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5.4 万辆和1,177.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4.7%。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 年1-6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10.91 万辆,同比增长3.4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3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51 个百分点。

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247.28 万辆、209.12 万辆、125.86 万辆、55.22 万辆和19.68 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1%、17.76%、10.69%、4.69%和1.67%。

与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法系持平,其他品牌呈小幅增长,韩系增速居前。

随着我国乘用车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特别是SUV、MPV 等车型的增长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增长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中国品牌仍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和重视,产品价格区间不断下压,中国品牌生存空间客观上受到挤压,中国品牌继续初始阶段以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模式已无法生存,必须进行深层次的转变,品牌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3、汽车行业发展趋势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给全球和国内汽车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但2009-2010 年期间,我国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和消费鼓励措施为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2011-2012 年期间,随着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消费鼓励措施的退出以及城市缓解交通拥堵措施的出台,国内整车产销增速明显放缓。

2013 年,受到经济弱复苏、节能补贴范围维持高位、前期刺激政策退出效应消化的影响,国内汽车销量出现较快增长。

2014 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汽车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增长之后,回归到了稳定增长的状态。

2016 年,我国整车行业相比2015 年强劲复苏,主要原因在于低基数上的增长以及宏观经济年初回暖、投资需求和商用车消费有所提升、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影响等。

2017 年,由于受到2016 年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带来的消费透支,汽车销量增速明显放缓。

2018 年上半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大力扶持,汽车行业继续平稳健康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相对短暂,由于汽车工业对GDP 的增长贡献度较高,且汽车工业有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

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刺激或抑制汽车行业的政策均较难出台,而地方性限购政策对汽车行业整体销量的影响有限,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汽车工业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也是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主要驱动力。

放眼全球,汽车工业强国一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强国,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代表该国汽车产业的综合水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汽车零部件可以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整车配套市场(即OEM 市场)是指在新车出厂之前,各汽车零部件厂商为新车零部件进行生产配套的市场,包括汽车的各种零部件;售后维修市场(即AM 市场)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需要进行更换所形成的市场,一般汽车维修市场主要产品是汽车易损件,如前后保险杠、刹车盘等。

一辆汽车是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系统组成,各大系统通过零部件的有效组合实现汽车的基本功能。

其中,车身是用来容纳驾驶员、载运乘客和装载货物的空间结构,除具有结构性功能、安全性功能外还需具备装饰性功能。

车身系统包括车身壳体、车门、外饰件、内饰件、车身附件、座椅等,具体介绍如下:1、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概况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汽车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

与此同时,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走向独立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原有的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一体化、大量零部件企业依存于单一整车厂商以及零部件生产地域化的分工模式已出现变化。

在注重专业化、精细化的背景下,通用、福特、大众、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其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大幅降低了零部件自制率,取而代之与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基于市场的配套供应关系。

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大大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发展并创造出庞大持续的市场需求,汽车产业也逐步形成了汽车主机厂、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特有的层次分工及供应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