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光悠悠 情思绵长——品读经典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月光悠悠 情思绵长——品读经典古诗词中的“月”意象(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月光悠悠情思绵长——品读经典古诗词中的“月”意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注释、了解写作背景、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的大意。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诗歌要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借“月”要表达的情怀。

3、通过一组古诗词的学习,了解月意象在不同古诗中表达的不同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境,品味诗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透过月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了解月意象。

学习方法
1、解诗题
2、诵诗文
3、明诗意
4、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首先请大家读一读这些古诗词,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呢?(PPT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学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思考,指生回答。

(这些诗句,都是写月的。


3、老师小结:“月”,是中国诗词中的重要意象。

古往今来,我们的诗人都喜欢抬头望月。

中国诗人对月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对月的深情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组与“月”有关的古诗词。

出示课题。

二、品读月亮,感悟情感:
打开古代诗词作品,随处都可赏到月景。

下面,我们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赏赏月,感受诗人的月中情怀吧。

(一)学习《静夜思》
1、有很多诗人都写过与月有关的诗,提到咏月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哪一首?
对啦~是《静夜思》。

PPT出示,齐背《静夜思》。

说一说:你通过诗中的哪些字词,体会到什么?
2、老师小结:
这是一首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人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写下《静夜思》的李白,当时26岁,离家远游已有一年,暂住扬州,又生病了。

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PPT出示)
这样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诗人所处的夜空,也照耀进你我心里。

我们把刚才体会到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送进文字当中,一起读一读。

3、学生齐读古诗。

(二)学习《十五夜望月》
1、这个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首含“月”的古诗词,是哪首?诗中表达了诗人月夜什么情感?
2、带着这份情感齐读古诗。

(三)学习《泊船瓜洲》:
1、还有许多诗人,也写了吟咏月的诗词。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一首诗。

PPT出示《泊船瓜洲》。

师:这首诗中,出现了多个多音字,大家找一找。

指生回答,指导读音。

学生根据PPT标红字的读音,自由读诗。

2、看标题:谁能说说,你从标题获得了些什么信息?指生回答,相机PPT出示有关内容。

3、再读古诗。

要求:读流畅,让每一个字音字正腔圆。

学生自由读。

老师配合读:生前4个字,师后3个字,师手势表示尾字声音长短。

问:老师在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没有?
师生配合再读:反过来,师读前4字,生读后3字,再读。

师:我们通过反复朗读,诗的节奏和韵律就出来了。

诗的味道也就出来了。

4、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觉?诗人究竟是怎样的心情,才能写下如此如此不朽的诗篇呢?(1)请大家默读古诗,借助注释,想想诗的大概意思是什么。

(2)谁来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5、品读古诗:
你从诗中的哪个字、哪个词或哪句话,感悟到什么?
预设内容:
(1)绿
师出示幻灯片,问: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这个“绿”,能不能把它换成其它字?
指生回答,老师小结。

(2)又
(3)“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诗人刚刚离开家就来问明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要问诗人的吗?指生提问。

师:老师准备了一段资料,相信同学们读过之后就会明白。

(PPT出示“资料链接”)
资料: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领导变法。

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守旧派的反对。

1074年,王安石无奈辞去宰相职务,任江宁知府。

1075年2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为宰相。

官场的复杂,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宋神宗都不批准。

这年春天,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

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泊船瓜洲》。

同学们,读了资料链接,你们又明白什么了呢?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轮怎样的“月”?(这是一轮思念家乡的月)师:诗人在诗中借月抒情,这是我们学诗方法的第四步。

(板书:悟诗情)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是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诗人通过“月”,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现在,我们把刚才体会到的情感,送进文字当中,再来朗读一遍。

一起吟诵《泊船瓜洲》。

(配乐朗诵)
7、归纳诗词学习方法:
1、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习《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方法有哪些?
指生回答。

2、归纳诗词学习四步法:
是的,我们学习古诗词,可以有四步法:(PPT示)
(1)解诗题;(2)诵诗文;(3)明诗意;(4)悟诗情。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古诗词学习中,用我们学到的四步法,学习多多,收获多多。

(四)举一反三,加深认知:
现在,我们再来吟咏几首与“月”有关的诗。

请大家用上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读读这些古诗词,想一想: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1、出示古诗词一组(PPT示):
(1)《枫桥夜泊》
(2)《出塞》
(3)《送张舍人之江东》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分组讨论:诗人在诗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下班巡视。

2、小组代表汇报,相机板书。

三、归类概括、布置作业:
1、给古诗词中“月”归类:
师:古诗词中的“月”,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PPT示):
2、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感知了不一样的月亮。

同样一轮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象呢?因为它寄托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月亮在中国古诗中还有很多别样的风采别样的韵味,请大家在课外找到更多有关月亮的古诗词,继续阅读,继续感悟。

3、布置作业(PPT示):
(1)找一找:
月是自然界最普遍的现象。

诗人、词人心中的月什么样,眼中就会见到什么样的月。

同学们赶紧去古诗词中找找,看还有哪些是写月的?请认真读一读,并根据它表达的情感特点,给“月”配画吧!
(2)听经典古诗词歌曲:
有许多吟咏月的古诗词被现代人谱曲后广为传唱,大家去搜一搜,听一听。

四、聆听音乐,升华情感:
1、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美妙歌声中,道声再见吧!
2、播放视频: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3、下课。

板书设计
思故乡
想亲友
月悟永恒
失意孤苦
清幽自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