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课件ppt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从瓜洲到京口仅是一江之隔,京口 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 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
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可以说,诗人身在
瓜洲,已设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
乡这样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 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 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 绿 ”,可见诗人用字之精 妙。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 ”字呢? 绿
猜猜,诗人曾经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
满 到 绿 过
”绿“字有什么 独特的意思?
吹
一、写出了江南水乡早春 嫩绿的色调。——色彩美 二、表现的春风唤醒大地,使人 感受到勃勃生机。——动态美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 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 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 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 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 “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 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 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 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诗意:
京口与瓜州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只有几座山 的距离。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明月什么时候 才能照着我再回到家乡呢?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 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 放眼南望,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 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 山,并不遥远了。Fra bibliotek【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间,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想说江南江北之 近,而不是说它们之隔离。 5.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6. 数重:几层。
7.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8. 何时:什么时候。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 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 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 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的心情。
本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 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 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字介 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他的 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
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
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 山为第二故乡。
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 北宋“民劳财匮”,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对 后来学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也为其改革奠定了基础。 王自22岁考中进士,踏入仕途。1069-1076年,王安 石两度为相。为改变北宋“积贫积若非”的政治局面,王 安石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发动和领导了一场社会 变革运动。史称“熙宁新法”。列宁称王为“中国十一世 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 严密,行文峭菝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 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其诗文《泊船瓜洲》中“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堪为千古绝唱。《桂枝香 金陵怀古》一词写景言志为诗词名篇。散文《答司马谏议 书》《游褒禅山记》作为范文精选入中学课本。 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 义》,《宋说》等。
想一想:
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念故乡的 古诗?
低举疑床静 头头是前夜 思望地明思 故明上月【 乡月霜光李 。,。,白 】
茱遥佳独【九 萸知节在王月 少兄倍异维九 一弟思乡】日 人登亲为 忆 。高。异 山 处 客 东 , , 兄 遍 每 弟 插 逢
泊船瓜洲
王安石
——bó
京口瓜洲一水间, ——— jiãn ——— shÙchóng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 江南岸, ——— huán 明月何时照我还。
多 音 字
泊 船 瓜 洲
[宋] 王安石
古诗朗诵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北
↑
↓
南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少年时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1042年王安石入朝为官,后升任宰相。期间,大刀阔斧地推 行新法。但他推行的变法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 遭到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 击他。皇帝也逐渐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王安石万般无奈,三年 后,他辞去了职务,回到了南京的家中,从此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他两次推辞却未获批 准。1075年春天,55岁的他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王安石知道 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 击、排斥,而皇帝又反复无常,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 这一天晚上,他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 这首诗。重任宰相又一年,他再次被罢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 了隐居生活。
5 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学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 ——《泊船瓜洲》 知诗人 ——王安石 明诗义 ——读 悟诗情 ——思乡情怀
泊船 瓜洲
停船靠岸
一地点名,在长江北岸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
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阅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