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一轮基础选练题(含答案) 物 理 试 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11为单选,12-16多选;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惯性是物体只有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B .物体的惯性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无惯性D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均无关2. 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求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 取10m/s 2)( )A .7.2mB .5.0mC .1.8mD .1.5m 3.如图所示,两根刚性轻杆上端由自由旋转轴A 连接,轻杆下端固定一根自然伸长的匀质轻弹簧,围成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ABC ,将此装置竖直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轴A 处施加竖直向下的大小为F 的作用力,弹簧被拉伸一定长度,若此时弹簧弹力大小恰为F 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F (2-1)L B.F 2(2-1)L C.F (5-1)L D.F 2(5-1)L4.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在第 3 s末它们在途中相遇,则它们的出发点之间的关系是( )A .乙在甲前 4 mB .乙在甲前 2 mC .乙在甲后 2 m O F /N t /s 1.1 2.3 4. 3 5.4 6.9D .乙在甲后 4 m5.甲、乙两人用aO 和bO 通过装在P 楼和Q 楼楼顶的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块由O 点沿Oa 直线缓慢向上提升,如图所示。
则在物块由O 点沿直线Oa 缓慢上升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aO 绳和bO 绳中的弹力都逐渐减小B .aO 绳和bO 绳中的弹力都逐渐增大C .aO 绳中的弹力一直在增大,b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 .aO 绳中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bO 绳中的弹力一直在增大6.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B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体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已知物体A 的质量m =2 kg ,物体B 的质量M =3 kg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现对物体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为使物体A 与物体B 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20 NB .15 NC .10 ND .5 N 7.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不同种雪橇在倾角为θ的倾斜雪地上滑雪,大人和小孩(大人和雪橇的质量较大)之间用一根轻杆(杆与斜面平行)相连。
发现他们恰好匀速下滑。
若大人、小孩同时松开轻杆,则可能的情况是( )A .大人加速下滑,小孩减速下滑,两者加速度大小相同B .大人加速下滑,小孩减速下滑,两者加速度大小不同C .两人都加速下滑,但加速度不同D .两人都减速下滑,但加速度不同8. 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t 2 C.2t D.4t 9.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 ,到小环的距离为L ,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 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B.小环碰到钉子P 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v gD.速度v 不能超过(2)F Mg L M- 10. 利用引力常量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 .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B .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 .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 .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11.假设地球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处的大小为g 0、在赤道处的大小为g ,地球半径为R ,则地球自转的周期T 为( )A .g g R +02πB . g g R -02πC . R g g +02πD . Rg g -02π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C 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在C 上的竖直轻杆的顶端分别用细绳a 和b连接小球A 和小球B ,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 ,当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作用在小球B 上时,A 、B 、C 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且此时绳a 、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力F 的大小为mB gB .地面对C 的支持力等于(M +m A +m B )gC .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32m B g D. B A m m =13.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长度为 L ,与水平面夹角为θ,运转速度为 v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把物体静止置于传送带最高端,它能被传送带运送到最低端,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A.若μ<t anθ,无论L多长,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都不会小于vB.若μ<t anθ,无论L多长,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都不会大于vC.若μ>t anθ,无论L多长,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都不会大于vD.若μ>t anθ,只要L足够长,物体最终做匀速运动14.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质量m=2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
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B.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右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在摩擦力不计的水平桌面上放一质量为m乙=5 kg的盒子乙,乙内放置一质量为m丙=1 kg的滑块丙,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将一质量为m甲=2 kg 的物块甲与乙相连接,其中连接乙的细绳与水平桌面平行。
现由静止释放物块甲,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盒子乙与滑块丙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盒子始终没有离开水平桌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
则( )A.细绳对盒子的拉力大小为20 NB.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C.盒子对滑块丙的摩擦力大小为2.5 ND.定滑轮受到细绳的作用力为30 N16. 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过M、Q到N的运动过程中()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0/4T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共15分)17.(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下述第(2)、(3)、(4)小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_ s(2)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 C是 m/s;(3)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 _m/s2;a(4)纸带上的A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 A= m/s;(5)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18.(9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②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 ___的图象.③如图B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④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象如图C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 __ .三、解答题(共32分)19.(14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板。
开始时质量为m=1 kg的滑块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现将力F变为水平向右,当滑块滑到木板上时撤去力F,木块滑上木板的过程不考虑能量损失。
此后滑块和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
求:(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2)滑块开始下滑时的高度;(3)木板的质量。
20.(18分)如右图,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星球A 和B 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 和B 两者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 。
已知A 、B 的中心和O 三点始终共线,A 和B 分别在O 的两侧。
引力常数为G 。
(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 和B ,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为1T 。
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2T 。
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245.9810kg ⨯和227.3510kg ⨯。
求2T 与1T 两者平方之比。
(结果保留3位小数)(二)选考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