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总体文学PPT课件

比较文学总体文学PPT课件

2
总体文学研究实例分析
西方柏拉图的
相异
迷狂说
相反
中国严羽的 妙悟说
非狂 神

智热

理 虚积 智 静累
3
研究总体文学的重要性
无论是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美国学派还是中国学派,如果 轻视了对“总体文学”的追求,其理论便会出现停滞和危机。
探讨具有普遍意义的总体文学理论,是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 重大课题。
12
总体文学发展三个阶段 p252 总体文学研究的四大特征 p253
P273 东西互动 和而不同
13
“和而不同”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互为主观”的论点。 认为任何体系一经完备就会趋于封闭,封闭就是老 化的开始。解决这一悖论的惟一途径就是“沟通”, 即找到另一个参照系:提出 “评判——沟通—— 重建”的发展之路。
在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寻求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具 有普遍意义的文学表达与理解的理想,一直是不同时代、不 同地区的比较文学学者的共同追求。
4
“总体文学”的价值
第一,可以消除比较文学研究的缺陷和重复; 第二,可以揭示普遍的文学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可以培养一种整体的、超国家超民族的 理论视野。
首先,古希腊哲人更关注自然观的和谐,中国贤人 则更关注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次,古希腊哲人所说的“和谐”,更倾向于外在 的比例、对称等形式的“和谐”,中国强调人与自 然、人心与外物;
最后,古希腊哲人的“和谐”论更具有自然科学的
色彩,而中国贤人的“和谐”论则更具伦理道德色
彩。
11
文化寻根
可能导致的矛盾和弱点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封闭性和 排他性,如认同后殖民主义观念后的自我封闭与固 守;容忍某些可能造成灾难的文化现象,如军国主 义、法西斯主义等。
10
异质性
所谓异质性,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 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 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如,中国的“和谐”论与西方的“和谐”论有着一 些根本的不同之处:
第四,对人民、领土、财富、资源和相对权力的争夺,这是
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之间产生冲突的主要根源。所有这些都
确保和加剧了不同文明间的分裂、矛盾与冲突。
9
文化相对主义
它赞赏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 系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和尊重一 切文化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
理论家赫斯科维奇:“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的核心 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 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 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 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也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 很重要的文化资源。
首先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齐国的大臣晏婴与齐 侯曾有过的一段对话中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就是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
14

15
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
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总和。 超越民族、时代、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 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跨越式 文学比较研究及其所产生的成果。
说 明: 目前,学界对第三种理解比较认同,这种理解,已较接近“总体文学”的念。
16
总体文学与国别文学、比较文学
P250 256
传统的“总体文学”理论架设在西方各国之间的;这 种“总体文学”仍是欧洲中心的。
5
总体文学的历史
p251: 始于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Wertliteratur)概念。
早在18世纪末,德国学者便使用了“总体文学”这一概念。 在英国,蒙哥马利作了《关于总体文学、诗歌等的讲演》
(1833),同时,伦敦还成立了总体文学与科学系。在 严格意义上使用总体文学的概念。 在《比较文学论》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了“总体文学” 理论,辨析了“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 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全世界的人现今都根据文化界线来区分自己,这意味 着文化集团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重要,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 体,因此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就成为全球政治的中心;
其次,全球化带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非西方社会能力和力 量的提高刺激了本土认同和文化的复兴,这会与一度占主导 的西方价值产生冲突;
第三,某种文明的认同是在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的, 文明认同意味着更深刻地意识到文明之间的差异以及必须保 护把“我们”区别于“他们”的那些特性;
异质性探寻的重要性日益获得认同,我们必 然从不同文化的“异”出发,揭开这些“异” 背后的真相,考察其背后的文化模式问题, 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研究离不开文化寻根。
叶维廉《中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运用》 一文:关于字母文字、“时间”的不同概念 等;
曹顺庆对
韦勒克宣称“总体文学”这一概念至少存在两个问 题:第一,“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的问题是 相互粘连的,很难明确区分; 第二,从理论上讲,“总体文学”概念本身是含糊的, 容易引起歧义,可指称诗学或文学理论。
8
文明的冲突: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 于1993年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预言西方与非西方的文 化冲突将引发世界大战。
6
梵•第根的贡献
第一,从文学研究的本质和作用来说,总体文学理论继承了 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理想,使文学研究相对超越了民族、 国家的限制,为多元文明的理解与沟通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第二,从文学研究的学科建设方面看,总体文学理论突破了 当时比较文学界实证式影响研究造成的停滞局面(二元关 系),是比较文学由法国学派跃进到美国学派的一座桥梁。
总体文学研究
1
总体文学的定义
定义:P251 解释: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在不同文明、文学的平
等对话中,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国家文学之间 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以此促进异质文明之间全面、 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的比 较文学研究类型或分支学科。 探讨跨越中西方异质文明的文学碰撞、文学浸透、 文学误读,并寻求这种跨越异质文明的文学对话、 文学沟通,以及文学观念的汇通、整合与重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