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观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观解析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转换 记忆小诀窍: 传授变引导(促进) 执行变开发(建设) 教书变实践(研究) 封闭变开放 (开放)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5: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 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李老师 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A.教学情境 B.职业生存 C.学生发展 D.教学设计
【答案】B 【解析】第一阶段:关注生存阶段 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如: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 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问题。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 五阶段发展观(伯林纳) 第三阶段:胜任 高级新手教师经过3~4年后能够成为胜任性教师。胜任型教师是教师 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四阶段:熟练 胜任型教师经过5年左右,可发展到熟练水平。胜任型教师具有较强 的直觉判断能力;教学技能接近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快捷、流 畅、灵活的程度。 第五阶段:专家
【答案】B 【解析】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夏老师应该反思自 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2: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 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 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 明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善于自我暗示 【答案】A 【解析】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1:夏老师工作很努力,教学能力强,业余时间 经常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但他对教学能力差的同事不 屑一顾,致使一些老师不愿意搭理他。夏老师应该()。 A.置之不理,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B.反思自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 C.团结同事,降低自身专业发展要求 D.减少往来,避免与同事发生正面冲突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二)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化的传播者、灵魂的工程师、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3.教师职业的责任: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就是要求教师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 教师集体、社会负责。 4.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职业这一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主体包括社会、群体和个体 首先表现在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奉献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 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 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景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D 【解析】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 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注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第三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 要,某些材料适不适合某些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3:物理教师李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查阅资料, 利用现有资源自制实验器材,开设了不少探究性物理实验,这表 明李老师具有()。 A.全面发展理念 B.和谐发展理念 C.长善救失意识 D.课程开发意识
【答案】D 【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要求教师从课程的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 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如: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 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问题。
第二阶段: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 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注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 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第三阶段:关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8: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 ,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答案】B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9: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 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 、教好每一堂课。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休伯曼) (1)入职期 时间是入职的第一至三年。 (2)稳定期 时间是工作后的第四至六年。 (3)实验和歧变期 时间是工作后的第七至二十五年。 (4)平静和保守期 时间是从教后的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年左右。 (5)退出教职期 时间是工作的第三十四年以后,教师的职业生涯步入了逐步终结阶段。
有关“教师观”考点——万能模板
错误
答:该教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要求。 (1) 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习的 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材料中……,违背 了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要求; (2) 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 和开发者。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和建设者。材料中…… ,违背了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要求; (3) 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 反思的实践者。倡导教师在教学改进中,研究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材 料中……,违背了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观”要求。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促进自身的成 长,促进学生的进步。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教师从课程的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 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适不适合某些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 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 五阶段发展观(伯林纳) 第一阶段:新手 主要是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新手型教师处理问题缺乏灵活 性,刻板地依赖既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 第二阶段:高级新手 新手教师经过2~3年逐渐发展为高级新手教师。高级新手型教师的实 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所提高,经验对教学行为 的指导作用提高。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四)教师劳动特点 4.主体性、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称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言谈举止、仪表风度、待人接物等; 言行一致 5.创造性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三)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 4.管理者的角色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四)教师劳动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①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②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③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2.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7: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 、 破篮球 、 废纸箱 、 塑料绳等废旧材料 , “ 变废为宝 ” ,将之改造成各种合 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沈老师具有( )。 A.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B.课程组织实施能力 C.教学程序设计能力 D.教育启发引导能力
【答案】B
有关“教师观”考点——万能模板
正确
答: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要求。 (1) 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习 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材料中……; (2) 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 和开发者。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程的开发 者和建设者。材料中……; (3) 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 反思的实践者。倡导教师在教学改进中,研究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 材料中……。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促进自身的成 长,促进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