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公开课
【巩固练习 】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耳(10年湖南卷)
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2、奚足以语文事? (06年湖南卷)
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3、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04年全国卷)
每月初得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 4、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07安徽) 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和庸俗人趣味相同罢了
你太不聪明了。
四、【方法总结】: 调
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 调整。
【巩固练习】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想找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典型示例】
1、夫 夫战,勇气也。
打仗靠的是勇气。 2、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之 (他)停下活计,走到田埂上,懊恼了老半天。
五、【方法总结】: 删
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
调 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补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 语意完整。
删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可舍去不译。 对 将古代的单音节词换译成现代汉语对应的双音节词
换 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被动句有其
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照换。
留 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
通读调整补充
⑴因乞李氏以归。
因(于)李氏乞(书)以归。
范例 解析
审读明确重点
实词“乞”、虚词“因”“以” 、句式“乞李氏”
解读字字落实
因,于是; 乞,讨取; 李氏,姓李的人家; 以,表承接; 归,回家。
译文: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誊写规范得体
⑴ 因乞李氏以归。 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范例 解析
练习二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 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 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
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 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 引而高飞,故疮裂而陨也。
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 使语意完整。
【巩固 练习】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2、相如闻不忍与会。 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会面。
【典型示例】 :判断下列翻译语句是否
得当
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杀人用棍棒和刀,有什么不同吗? 用棍棒和刀杀人,有什么不同吗? 2、子将安之? 你将到哪里去? 3、甚矣,汝之不惠。 太厉害了,你不聪明
练习三
(2011四川)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 中,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 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褚币诣富家易 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译文:
我的同乡吕徽之先生,家在仙居万山之中, 博学多才,能诗能文,问他问题没有他不 知道的,但他却总是隐匿姓名,耕地打渔 来养活自己。
有一天,他拿着钱到一个富人家里买谷种, 正赶上天降大雪,他站在人家门口,那家 人不理睬他。
不用翻译。
综合运用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2、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藺相如。 (秦王)就在朝廷上设置了九宾的礼仪,延请 赵国使者藺相如
牢记两条原则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掌握三项标准: 信(不歪曲、遗漏、 随意增加) 达(无语病,现代汉 语表达) 雅(力求体现原作风 格)
文言文翻译专题
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纲解读:主要考查对文言虚实
词义的识记、理解以及对文言句式 的把握。
文言文翻译的 一般方法
【典型示例】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郡守。
3、祥符中,禁中失火。
祥符年间,皇宫中失火。
意译为辅,句句通顺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例
解析
⑴ 因乞李氏以归。( 05年湖南)
(2) 兹编所录 , 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06 湖南) (3) 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05年湖南卷)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 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 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 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 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 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 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 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 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 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 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注:〔京〕高大。〔孽niè〕 通“蘖”,这里兼有“病” 和“孤独”两义。〔陨yǔn〕从高处掉下来。
更羸与魏王在高台下面,抬头看见飞鸟。更羸对魏 王说:“我替你虚拉弓不放箭就射下鸟来。”魏王说: 既然这样那么射箭的本领可以达到如此的地步吗?”更 羸说:“可以。”
一小会儿,雁从东方飞来,更羸就拿起弓拉了一下 空弦那只雁就落下来了。魏王惊叹地说:“射箭的本领 可以达到这样的地步吗?”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了伤 的失群孤雁哪!”魏王说:“先生怎么知道的呢?”更 羸回答说:“它飞 的缓慢而叫得悲惨——飞的慢呢, 是旧伤疼痛;叫得惨呢,是长久失群;旧伤没有长好而 害怕的心情又没有去掉,听见弓弦一响,急忙展翅高飞, 所以引起伤口破裂而从高处掉落下来。
(2) 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 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3)
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只因为体把握文意,着眼大局 明确语句采分点,突破难点 掌握六个方法,连缀成句 将译文写在草稿纸上,做答慎重 将译文代入原文检验、修改、誊抄在答卷上,书 写认真
换
三种情况: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了 【总结】:方法三 换 的词语;古代的通假字、活用字要用现代汉语替 两种情况: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经 换过来;固定结构,有其固定的意思;判断句, 消亡了的词语;古代的通假字或古今字、 被动句有其固定的翻译格式,可以对换。 活用字要用现代汉语替换过来。
句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偏义复词,可 舍去不译。
【巩固练习 】
我有亲父兄。(《孔雀东南飞》) 我有亲哥哥。
【典型示例】
1、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05年辽宁卷)
一会儿
2、召有司案图。
3、如太行、王屋何? 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察看
4、此乃《太公兵法》也。
原来是《太公兵法》这本书。
六、【方法总结】:
一【方法总结】: 留
人名、地名、年代、官名、物品名等可直接用, 不用翻译。
【巩固 练习】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敌军一定会撤退
【典型示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无论) (高贵) (卑贱) (年长) (年少) (道理) (存在) (老师)
二、【方法总结】: 对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翻译画线的句子。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 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 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 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 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1) 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译文: 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多着呢,(可 是)没有谁哀怜我。 (2) 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译文: 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哀 怜我吗?
对译是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对译主要是将古 代的单音节词换译成现代汉语对应的双音节词。
【典型示例】
1、一鼓作气,再而衰。 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起来了,第二次击鼓, 士气就开始衰减下去了 2、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 见一只蟋蟀伏在荆棘根部,他赶忙扑向荆棘的根部, 蟋蟀却跳进了石洞中
三、【方法总结】 :补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 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 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 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 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 尤多。凡三十年问,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 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 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 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 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记旧本韩文后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 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 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 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 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 今者,非帷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 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 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 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皙而终 耀于无穷者,其遒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