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学生冲突的实践与思考四川省乐至县高寺中学宋良喜宋道伟关键词:预防和解决----- 初中生 --- 冲突内容摘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才能顺利地处理学生间冲突,减小矛盾,甚至把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由于家庭生活产生些不良习惯,学生不会宽容理解别人,吃不得半点亏,一心好强、自私,凡事唯我独尊。
首先教师不要生气,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一气三乱,自己乱了阵脚,就别想处理好事情了。
处理学生冲突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班主任要做个好听众,洗耳恭听彼此申诉。
处理学生冲突要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处理学生冲突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处理学生间冲突也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要为学生建立友谊搭好桥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初中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理念、研究学生的现实行为和心理想象,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也才能顺利地处理学生间冲突,减小矛盾,甚至把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对学生冲突要有充分的认识。
冲突是指发生在同一空间两个或以上事物的互相对抗过程。
分为两种:一种是意识的,另一种是物质的。
意识以认识为基础,所以是无形的,物质的冲突是可见,有形的。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 。
“精神关怀”更深刻、更准确地反映了班主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班主任专业劳动的核心内容。
即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学生人格成长服务,帮助学生发掘出一个精彩自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对冲突后是否沟通问题的回答中,有近40%的同学没有用语言跟对方交流。
这一事实说明,在学生间发生冲突后,需要我们教师的及时介入,帮助冲突双方消除误解,重建友谊。
现在的学生长在甜水里,沐浴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风,读书不用交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视子女为宝贝。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由于家庭生活产生些不良习惯,学生不会宽容理解别人,吃不得半点亏,一心好强、自私,凡事唯我独尊。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时期,这是一个不平衡、不稳定状态最为显着的时期。
他们容易情绪激动,有时为了一件小事往往会动怒、怄气甚至和别人发生争吵。
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争吵、甚至打架、闹矛盾。
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产生不团结现象。
这种小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程度严重,任其扩大,会使班级涣散,工作难以开展,就会形成班集体的隐患,阻碍班级目标的顺利实现;处理得好,矛盾消解,团结增强,则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把处理学生间的冲突作为维持良好班集体的大事来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尤其是对于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受青春期情绪的影响而躁动不安、受社会的影响而盲目崇拜、思想偏激,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性格变得桀骜不逊,同学之间常会闹出大小不等的冲突,因此教师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考验教师的智慧的时候,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加以妥善地处理,而不能听之任之或漠然置之。
如何处理学生间的冲突呢那么作为班主任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学校家长身份的角度去批评教育学生:“他不对,你也有错的”等方式去处理,把准脉,找准症结是化解、消除学生冲突的先决条件。
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初一学生中,一学期与同学发生过冲突的达到了100%,这是一个很惊人的结果,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这表明现今的初中生在对人处事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都希望别人依从于我,对礼让认识不够。
调查中还发现,希望与同学无冲突的人占%。
这一数据说明,学生的愿望和思想基础还是好的。
二、当冲突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作认真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教师不要生气,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一气三乱,自己乱了阵脚,就别想处理好事情了。
现代面临日益发展的社会,各种形形色色的污浊风气,不断侵蚀学生身心,甚至与老师之间的问题解决方式都采用武力,这是可怕的。
青少年学生应该拥有的是一颗纯净无暇的心,而不是一颗被世俗污染的玩世不恭之心。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的工作是天底下最复杂、最讲究艺术性的工作,因为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培养学生,更要协调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他们之间的一座“桥梁”,起着连接的重要作用。
学生在长期的集体生活中,难免会因某些分歧而产生一些摩擦,发生一些冲突。
倘若教师对这些冲突处理得当,则可以使冲突冰消云释。
否则,就会使冲突激化,对立情绪加强,甚至影响到师生关系。
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冲突呢我想,老师在调停冲突的过程中,必须先对实际情况作详细调查,既要明了事实的真相,还要摸清引发冲突的各自动机。
对于发生冲突的原因,生活小事比例最大,占59%,学习上也占25%,居第二位。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同学日对常生活小事都是很关注;至于学习,应教育学生养成客观地看待学习成绩,把成绩与汗水相结合。
其实,学生阶段很容易形成过激心理,只有正确引导才能让其走出误区。
当然对于特殊的问题,必须采取特殊方式解决,老办法——传统的说服教育已不适宜,未来的花朵需要浇灌,但采取“滴灌”效果会更好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学生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往往需要积极主动地处理,然而有时所谓的“及时”并不能起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老师一反常态地采用“冷处理”,这种看似“消极”的方法,能否让学生冰释前嫌呢学生间冲突以骂架居多,占70%,但30%的打架也不容忽视,因为这种事件一般都是恶性事件,事态很容易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三、处理冲突问题要有策略。
先在处理事情之前就安抚好学生,生;同时要间接的了解事情的大概过程,学生等,老办法打架骂架使其情绪先尽量稳定下来,千万不要上来就吓唬学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包括询问政教处和其他(一)处理学生冲突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1、采取隔离彼此见面询问教育。
当矛盾冲突发生时,我们要了解情况,不要在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就急于下结论,判断一方对,另一方错。
教师的判断失误,批评不当,会导致学生不服气,矛盾加深,教师威信降低。
从多方面了解学生之间冲突产生的原因,细心地分析问题的症结,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切不可因听信片面之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遗留隐患。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一到老师面前,显然是各说各的道理,他打我,我咒骂他,最后我们俩才大打出手。
调查中发现,对冲突中谁占主动,%的同学认为是对方主动。
这一现象再次反映出当今的学生对认识自己的错误是很不够的。
自己对方个地叫到教师外面或者办公室当个好侦查员,好劝解员。
要先分别单独找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谈话,谈话角度包括以下方面:(1)说明平时该生的优点。
作为老师在询问时候要压住火气,平心而度,耐心将发生冲突的学生隔离开,一个一(2)说明教师只是想了解事情的实际经过,并且不希望添油加醋。
(3)让学生说明自己在事情发生之前采取了那些措施来避免事情的发生,并且一般对其采取的措施给予肯定。
(4)告诉学生,事实上现在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像学生征求问题处理方法的意见,同时告诉学生最终会把其意见反映给冲突双方,如果取得的意见一致,则可以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让学校方面满意)尽量按二人提出的共同方案办。
(5)需要通知家长也必须向学生说明是校方制度,但是不会添油加醋找学生麻烦,同家长谈话一定要学生在场,不要让他觉得教师有可能告恶状。
如果意见不统一,教师会提出一方案,再不同意就提交校方处理(一般九成以上的都是按学生提出的方案直接就解决了)。
(6)学生诉苦期间不要随意打断其说话,即使所说情况与自己了解的完全不一致。
最后尽量按学生意见去处理,事情结束后要多次找矛盾双方谈话了解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同时知道老师仍然在关注(一般都说早就没有什么事啦),如果是同一个班级里的,甚至可以看情况在集体活动的时候安排其在一个组。
我们要相信,一般情况下,引起的冲突裂痕都是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弥补的,甚至于极端情况下是终生的,因此往往很难将事情处理的绝对完美。
但是教师要切忌再去大声训斥,独断专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
2、班主任要做个好听众,洗耳恭听彼此申诉。
班主任就如学生的家长,一个家长对于所有在班上读书的孩子都要一视同仁的关心。
每一个手指都是老师的心头之肉,割舍哪一块都不行,一个手指受伤,整双手都受伤害。
其实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代表着公正,无论是哪一个学生错,我们不能严加唾骂,要耐心听取他们的申诉,切忌搞什么见面对峙评理,否则会让彼此红脸,关系越搞越僵,谁有理都解决不清楚问题,作为班主任可以暂时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话。
先了解情况, 让学生分别倾诉,在倾诉时,老师可先让学生讲对方有什么过错.必要时,要将双方隔离开来询问.这样, 让学生在倾诉中情绪渐渐趋于稳定. 在这个环节, 教师主要任务是倾听, 不要去训斥学生, 以免火上浇油.同时在这个环节去训斥学生也缺乏针对性。
再说, 没有听学生的辩白就武断的训斥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学生自然也就不买帐了.接着可以让学生各自分析自己是否有错误的地方, 最好是冲突双方都在场时让学生自己讲。
一开始学生可能没有勇气说, 但老师这时不要急, 要鼓励或引导。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沿着学生各自的话语适当表扬目前的正确做法, 比如很诚实的承认错误等等,或提及以前与此相关的学生各自的可爱之处, 再点出这次的主要失误,讲明学生还没认识到的错误, 点明缺点和错误有哪些利害关系。
这个环节, 少不了批评的成分。
但要注意: 批评缺点与承认优点相伴,批评学生与尊重学生相伴, 批评与教育相伴。
这个环节,目的绝不仅仅是为学生"裁判"谁对谁错。
平等,尊重,倾听,谈心,说服,这些是处理学生冲突的关键词。
适当的批评责备可能也是必要的, 但严词训斥的方式要慎重采用。
因事而异, 因人而异。
在此之后, 根据情况还可以试着做些让彼此消除尴尬、走向和好的工作。
这个环节, 方法手段多样。
3、班主任要启发学生自我批评检讨教育。
一件事情平息后,一定要杜绝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日本鬼子过去在中国杀害这么多中国老百姓,现在中国强大了,还不去报仇呢回到我们身边,同学有幸一场在一起学习,遇到点小事都不能自己解决吗让学生对这次冲突感到内心愧疚不安。
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古代的历史故事,有许多的名人忍辱负重,宽宏大量理解别人,不在小事情上做文章,遇事情冷静,请求别人原谅的事很多的。
比如“将相和” 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和他们的好品质。
要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习自我批评,自我检查,下面布置学生学写一份检查。
对引起冲突纠纷负主要责任的同学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