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级版第一章演示文稿

2013级版第一章演示文稿



题:
• 如何理解“社会的健全”?
• 如何理解“不只是没有疾病”?
• 燕国材:“社会健康在本质上也就是 心理健康。”


综观历史: 古代社会——自然养生观 近代社会——公共健康观 现代社会——民主健康观 当代社会——生态健康观
二、健康的特质
健康是整体性的 健康是动态性的 健康是客观性的 健康是主观性的 健康是调适性的

依据教学周历
• 我们的学习重难点: • 解决同学们预习中的问题或困惑
第一章
健康
—— 有关人类自身生存质量的千古论题
第一节 健康基本理念
你是如何认识“健康”的?
• 大家的观点是: 1、 2、 3、 4、 ……
刚刚过去的暑假里,你的哪些做 法是符合健康要求的?哪些则否?
• 大家共同的情况是: 健康做法:
• 生活方式是个体采取的日常行 为或养成的生活习惯之总体表 现,它受到风俗习惯、文化信 仰、个性特点及经济条件的制 约,能够对个体的健康产生影 响,它具有可控性和长期性。
请 思 考:
你采取或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因 素有哪些? 1、 2、 3、
2.改变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
个体的动机与健康价值取向 团体成员的相互影响 环境品质与生活方式的相互依存 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对生活方式 的约束
康”或“完全疾病”是不可能的,疾病与健康的概念 应是连续量的变化。(p7)
• 问题:希望了解健康的动态性内涵,认为健康是具有 相对性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动态的。(第四组)
• 问题:如果健康是动态的,那么怎么判定一个人是健 康的?
• 提示:“动态性”是理念,具体到健康指标也应该是 顺应的分层指标。指标不是标准。
非健康做法:
何者多?乐观还是悲观?愿意更健康吗?
一、健康思想溯源
“健康”是医学哲学古老而基本的概念之一。 肉体与灵魂原始统一的自然观。 精神与肉体相互影响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中世纪的医学被迫仅仅关注治疗个体的躯体疾病 16世纪之后机械的自然科学的健康观。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生物医学模式。 1947年, WHO的健康定义所体现的 “生物— 心理—社会”模式。
• 1947年,医学专家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宪章中写 下健康的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 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p4-5)
• 问题:在确保婴幼儿生理健康的同时,如何确保婴幼 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 提示:婴儿期的抚摸、怀抱、微笑、应答等; 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讨论
• 健康是动态性的。 • 他们认为将人类像黑白棋子一样分明地划为“完全健
4、食物品种丰富多样: (具体内容见下页)
学前儿童膳食配制原则(4)
一周食谱中,一日各餐的优质蛋白质的来 源有所不同; 一周的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不应有两次以上 的完全重复; 可用同类食物的不同品种轮流更换。 尽量选择时兴蔬菜和水果。 绿叶蔬菜或鲜豆比淡色的或根茎类蔬菜的 营养价值高,尤其是维生素含量丰富。 经常选用粗粮(玉米、山芋等或小米、燕 麦等,避免单一细粮。)
这是怎样的一门课程?
课程介绍:
高校本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类似的课程名称 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等。
课程建设有助于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
课程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熟练把握幼儿 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能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健康教 育活动,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 让自己更健康! • 让儿童更健康!
1947年 WHO 的 “健康” 定义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而 不只是没有疾病。”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2013级版) 南京师范大学 顾荣芳
为何开设此课程?
小小说《采访上帝》
• 记者:您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 上帝:他们一开始总是牺牲自己的健康来
换取金钱,然后又牺牲所有的金钱来恢复 健康。 死亡启迪珍惜生命。人们平时倾向于对死 保持沉默,对死的思考的欠缺也导致对生 的思考的浅薄。
二、学前儿童健康的个体价值
健康是学前儿童幸福快乐的源泉。 健康是学前儿童身体充分发展的前提。 健康是学前儿童尽情游戏的动力。 健康是学前儿童有效学习的保证。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人类价值
学前儿童健康是人类生命质量得 以提高的基石。 学前儿童健康水平的提高体现了 人类社会的进步。 学前儿童健康是人类的财富,是 对社会的贡献。
• 2.加强消毒和预防传染病的工作 • 3.适当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价值意蕴的探寻
一、学前儿童健康的基本特性
学前儿童健康具有以下特性: 学前儿童健康主要包含身心层面的健康。 儿童身体器官组织的构造与功能正常。 儿童身体发育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儿童智力发展正常。 儿童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 总体地看,无论是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是心 理的发展都应呈永恒上升趋势,否则应视为不 健康。前儿来自童健 康 教 育
我 们 的
论教
》材
顾 荣



有助于理解教材的阅读书目: 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健康教育》 顾荣芳 侯金萍主编
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学前儿童卫生学》顾荣芳著 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研究》 顾荣芳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饮食行为与健康教育》
• 我们的学习内容:


• 生活方式改变的责任
是个人还是社会?
3、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讨论 阅读
3、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美国:阿拉梅达县调查,跨越10年: • 样本:4725名30-69岁被调查者 • 结论——预期寿命的优良指标为:
不吸烟; 经常运动; 一次喝酒少于五口; 相对于身高是中等体重; 每天睡7-8小时。
问题讨论
• 21世纪关注健康,我们面临“现代病”的威胁(P10-11)
• 都市化的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于“现代病”的发 生,学前儿童成为“现代病”的直接牺牲者或间接受害者。 (P49)
• 问题:面对滋生的“现代病”,幼儿园教育如何让幼儿健康 发展?
• 我们尝试的回答:
• 1.加强家园合作——提醒家长不要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视儿 童,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敬请关注“阿拉梅达县调查”结论的 巨大影响
• 美国: “进行第二次卫生革命!!!” • 加拿大: 生活方式行动计划
课堂讨论
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以控制新型传染病或 其他现代病? 学前儿童应具有怎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
3、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个人清洁 规律生活 平衡膳食 少吃零食 锻炼身体 多喝白开水 注意安全 配合健康检查 适度表达情绪 关心环境卫生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见习、模拟试教。
60学时,3学分。
江 苏 省 高 等 学 校 精 品 教 材
江 苏 省 高 等 教 育 教 学 成 果 一 等 奖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第 十 五 届 优 秀 教 学 成 果 一 等 奖
第 三 届 全 国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优 秀 成 果
三 等 奖


问题:为什么动作发展正常不属于生理健康的范围?为什 么“学前儿童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 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动作发展与脑 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而脑是人体的一个器 官,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正常也应当是生理健康的范 围,为什么学前儿童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 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不能是生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呢?
四、社会因素与学前 儿童健康的现实性
1、社会伦理道德立场应向弱势 群体倾斜。
开腹胎儿手术? 贾维克7型人工心脏?
2、社会文化因素对学前儿童健康的 渗透作用 “麦当劳”与饲养场有区别吗? 疯子是神的点化吗? 丰满为美还是苗条为美?
3、社会经济与学前儿童健康的相互作用
社会是否应该不顾个人的实际收入水平, 而允许任何个人为了他自己的身体保健而 多花经费? 谁又为那些负担不起自己的医疗费用的人 们提供卫生保健服务? 非典期间不少国家的整体经济受到影响, 而不仅仅局限在旅游、饮食等行业。
大脑皮层活动规律
优势法则:优势兴奋灶。激发兴趣。 始动调节:神经细胞功能启动。 镶嵌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交替。 动力定型:兴奋与抑制在时空关系上固定。 保护性抑制:避免强迫性兴奋。
建议主动翻阅《学前儿童卫生学》!
学前儿童膳食配制原则(1)
1、平衡膳食 指能满足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且各营养素相互之间有正确的比例关 系的膳食。 具备各种营养素,每餐平衡、每天平 衡、每周平衡。
学前儿童膳食配制原则(2)
2、比例适宜: 总热能比:蛋白质8 ~ 15%,脂肪 25~30%,碳水化合物55 ~60%; 重量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 1 ∶ 1 ∶ 4~5; 蛋白质:50%以上为动物及豆类蛋白, 50%为植物蛋白。
学前儿童膳食配制原则(3)
3、根据幼儿的消化特点配制和烹 调食物,油炸物少吃,注意色 香味。
儿童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高血压的遗 传度分别为70%和80%,群体发病率分别 为0.07%和4%-8%,一级亲属发病率分别 为4% 和20%-30%。
人体第7和第15号染色体上来自父方的显 性基因出现紊乱是引发孤独症的原因之一。
(二)当代全球性自然环境问题 及其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二、认知、情绪、心理环境与 学前儿童健康的依存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