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重力循环(第九讲)

第三章重力循环(第九讲)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 3、作用压力计算: • • ⑴断面A-A右侧的水柱压力为: p1= g ( h0ρh + hρh + h1ρg ) Pa Pa

• •
⑵断面A-A左侧的水柱压力为:
p2= g ( h0ρh + hρg + h1ρg ) ⑶断面A-A两侧之差值,即系统内的循环作用压力为: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 3、作用压力分析: • 假设在上图的循环环路最低点的断面A-A处有一个假
想的阀门,若突然将阀门关闭,则在断面A-A两侧受到不同
的水柱压力,这两方所受到的水柱压力之差就是驱使管路中 的水进行循环的作用压力. • 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循环环路 的变化情况、锅炉中心到散热器中心的高度差.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 •
4、按系统管道的敷设方式分:
⑴垂直式系统 , 供水经立管后, 流入散热器. ⑵水平式系统 , 供水经水平管后, 顺序流入散热器.

• •
5、按系统供、回水环路布置分:
⑴同程式系统 , 系统每支立管的供、回水环路长度相等. ⑵异程式系统 , 系统每支立管的供、回水环路长度不相等.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1、按热媒温度分:
⑴低温热水供暖系统 , 热媒温度≤100℃.

• • • •
⑵高温热水供暖系统 , 热媒温度>100℃.
2、按系统循环动力分: ⑴重力循环(即自然循环)系统 , 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 ⑵机械循环系统 , 靠机械(水泵)力进行循环的系统 .
作用压力为: △ p= g h (ρh-ρg )
Pa
例: 如果供水温度95℃ ,回水温度70 ℃ ;则每米高差可产生的
=9.81X1X(977.81 -961.92)

= 156 Pa /m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三、重力循环双管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1、作用压力的计算:
⑴包括 aS1b的环路自然循环压力: △ p1= g h1 (ρh-ρg ) ⑵包括 aS2b的环路自然循环压力: △ p2= g (h1+ h2) (ρh-ρg ) = △ p1+g h2(ρh-ρg ) ⑶两个并联环路压差为: △ p2- △ p1=g h2(ρh-ρg ) 如上图所示,散热器S2和S1 为并联, 两个冷却中心分别 是 aS2b和aS1b. 这个大于零差值使上层环路比 下层环路增加了作用压力.

由于各层的散热器都是串联在一个循环环路上,立管上的
自然循环作用压力是一个,故单管系统不存在如双管系统的垂 直失调现象.

但由于经过各层散热器的水温越来越低,下层房间散热器 的数量增加.
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单管系统适用于八层及以下建筑物.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四、重力循环单管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三、重力循环双管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2、作用压力的分析:
由 △ p2- △ p1=g h2(ρh-ρg)压差值可知,虽然进入 和流出各层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度相同(不考虑管路沿途冷
却的影响),也将形成上层作用压力大、下层作用压力小的现
象. 若选用了不同管经仍不能使各层阻力损失平衡时,由于

• •
△ p= p1- p2
= g h (ρh-ρg ) Pa h -加热中心到冷却中心的垂直距离, m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 3、作用压力: • • ⑶断面A-A两侧之差值,即系统内的循环作用压力为: △ p= p1- p2

• • • •
= g h (ρh-ρg )
流量分配不均,必然要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即所谓的垂直失
调.且楼层数越多,其上下环路压差值越大,上热下冷的现象就 越严重.
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双管系统适用于四层及以下建筑物.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四、重力循环单管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 1、单管系统的特点: • 各层散热器是串联关系,热水按顺序地沿各层散热器冷却. • 2、作用压力分析:
四、重力循环单管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 4、作用压力的计算公式:
若循环环路中有许多串联的
冷却中心(散热器)时,其作用压 力计算公式为:
△P=
i 1
N
ghi(ρi-ρg )
= gHi(ρi-ρi+1 )
i 1NΒιβλιοθήκη 四、重力循环单管供暖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
• 4、作用压力的计算公式:
△P=
第三章 热水供暖系统
•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 • • •
3、按系统供、回水方式分:
⑴单管系统 , 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顺序流过各组散热器, 并顺序地在各散热器中冷却的系统. ⑵双管系统 ,

• •
热水经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各组散热器,
冷却后的回水自每个散热器直接沿回水立管或水平回水 管流回热源的系统.
• 3、作用压力的举例分析: 如左图所示:引起自然循环作用 压力的高差是: (h1+h2),
水冷却后的密度分别为:ρ2、ρh
故循环作用压力的值为:
①计算法: △p=gh1(ρh-ρg) +gh2(ρ2-ρg) Pa ②计算法: 散热器S1和S2是串联关系, 热水在散热器S1和S2里顺序地 冷却. △p =g(h1+h2)(ρ2 - ρg) + gh1(ρh- ρ2) = gH2(ρ2-ρg) +gH1(ρh-ρ2) Pa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 一、系统的主要形式: 单管和双管两种型式.
• (a)双管上供下回式 (b)单管上供下回式

第一节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1、主要组成: 热源(锅炉)、供水管、 回水管、膨胀水箱和散
热设备组成.
2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
i 1
N
ghi(ρi-ρg)

gHi(ρi-ρi+1 )
i 1
N
N---在循环环路中,冷却中心的总数; g----重力加速度,m/s2; hi---从计算的冷却中心到下一层的冷却中心(散热器中心) 之间的垂直距离, m; Hi---从计算的冷却中心到锅炉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 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