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第十六章 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

20第十六章 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


第三节 规制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内税制
• 一、关联企业的转让定价税制 • 转让定价税制是各国税法上专门适用于规制关联企业滥用转
让定价避税行为的各种税法规范的统称。 • 公平交易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各种关联交易时,应与独立
企业间进行相同或类似交易一样,按照公平的市场交易价格 和营业常规,确定关联交易的价格或利润水平,以使各方通 过关联交易获取的利润尽可能符合各自的实际经营情况。
四、一般反避税规则 ➢一般反避税规则是指税法为规制纳税人的避税行为而运 用某种相对抽象或含义宽泛的概念或原则,便于税务执法 机关可适用于规制纳税人可能采用的各种避税行为的一般 性或原则性规定。
➢英美法系:“实质优于形式”判例原则、“合理商业目 的”、“经济实质”等反避税概念。
➢大陆法系:禁止滥用税法”或“禁止滥用权利”等宽泛 的原则性规定。
第十六章 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国际逃税与避税概述 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主要方式 规制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内税制 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国际合作
本章导语
•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国际逃税、 国际避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理论问题;重点阐释国 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以及如果防范国际逃税和避税。
第四节 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国际合作
一、在国际税收协定中设置反滥用协定条款 (一)受益限制条款
是指缔约国双方在协定中针对第三国居民的各种特定的 滥用协定行为而设置的取消纳税人享受协定待遇资格的特别 条款规则。
(二)主要目的测试条款
赋予缔约国税务机关在综合考虑了相关案情事实后, 如果可以合理地认定纳税人的有关交易安排主要目的是 为了获得税收协定某条款规定的优惠待遇,且这种情形 下给予纳税人优惠待遇违反了协定条款的宗旨目的,税 务机关可否定纳税人享受此种协定优惠待遇的资格。
二、国际避税
避税:指纳税人利用税法规定的缺漏或不足,通过 某种公开的或形式上不违法的方式来减轻或规避其 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或安排是 以减轻或规避纳税义务为唯一或主要目的,缺乏合 理的商业目的或交易行为的形式与其经济实质不符。
国际避税:纳税人利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方式, 减少或规避其就跨国所得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 为。
第二节 国际逃税与避税的主要方式
国际逃税的方式
违法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资料; 谎报应税收入; 虚构、多列成本、费用、折旧等 扣除项目; 伪造账册和收支凭证 …… 其共同法律特点是直接违反了有 关国家税法的规定。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一、国际关联企业滥用转移定价交易避税 由于各国税率水平高低不一,税基的计算规定差异较大, 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将设在高税率国的关联企业的利润 人为地转移到位于低税率国的某个关联企业实体上,避免 在高税率国承担较高的所得税义务,从而使关联企业集团 的总体税负大大减少。
资本弱化:跨国投资人把本来应以股份形式投入的资金 转为采用贷款方式提供,从而逃避或减轻了其本应承担 的国际税负。
四、滥用国际税收协定避税
滥用税收协定:指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的税收协定优 惠待遇的第三国居民,为获取该税收协定的优惠待遇, 通过在协定的缔约国一方境内设立一个具有该国居民身 份的导管公司(通常采取子公司形式),从而间接享受 了该税收协定提供的优惠待遇,减轻或避免了其跨国所 得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
• 我国税法规定应采用的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
转让定价方法
非受控价格法 再销售价格法 成本加成法 交易净利润法 利润分割法 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
二、受控外国Βιβλιοθήκη 司税制1962年制定了“受控外国公司”税制,取消美国居民股 东在海外避税港或低税区设立的“受控外国公司”中的 累积未分配利润、享受延迟缴纳美国税收的待遇。这一 做法,被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三、资本弱化税制 针对资本弱化避税的反避税做法:
1、利用“实质优于形式”、“正常交易原则”或“禁 止滥用税法”等一般反避税规则,将资本弱化情形下被投 资企业支付给境外关联贷款方的利息重新认定为股息分配 ,不允许在被投资企业层面进行税前扣除,从而维护被投 资企业所在国的所得税基不受侵蚀。
2、通过制定资本弱化税制这样的特别反避税制度加以 防范规制,即在税法上对被投资企业从关联方接受的债 权性投资与企业接受的权益性投资规定一个固定的比例 ,企业从关联方接受的贷款融资额超过税法规定的比例 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部分,不得作为利息费用在税前 扣除,而应视为对关联方的股息分配课税。
(三)反避税一般保留条款 指缔约国双方在双边税收协定中事先作出一项原则性的
保留规定,在纳税人构成滥用税收协定避税的情形下,缔 约国可以适用其国内法上的反避税规则进行规制,并不受 双边协定条款的约束限制。
• 二、通过税收协定建立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 缔约国双方税务机关相互交换各自掌握的有关纳税人跨国 交易活动情况的资料。
• 本章教学重点:国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规制国际逃 税和避税的国内税制以及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际合作。
• 本章教学难点:国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以及防止国际 逃税和避税的国内规则和国际合作。
第一节 国际逃税与避税概述
一、国际逃税 逃税:指纳税人故意或有意识地违反税法规定,减轻或逃避 其纳税义务的行为,也包括纳税人因过失而没有履行法律规 定应尽的纳税义务的情形。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 任。 国际逃税:是指纳税人采取某种违反税法的手段或措施,减 少或逃避就其跨国所得依法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
二、利用避税港基地公司避税
避税港:一般是指那些对所得和财产不征税或按很低的 税率征税的国家和地区。
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主要是通过在避税港 设立“基地公司”,将在避税港境外的所得和财产汇集 在基地公司的账户下,从而达到逃避国际税收的目的。
三、资本弱化避税
股份融资和贷款融资在税收待遇上主要区别:股东通过 股份投资方式取得的股息不能从公司的应税所得额中事 先扣除。而投资人以提供贷款形式所收取的利息,允许 从公司的应税所得额内扣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