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合同为一家
教案背景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本课掌握唐时的民族关系。
教材分析
1.本课的重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和亲
2.本课的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
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
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
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利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放歌曲《爱我中华》
指导看图:
p.22页的“文献资料”和插图《大昭寺》,
讲解:
本课课题的出处就在这句话里。它说明当时的“吐蕃”与唐朝就是外甥与娘舅的关系,已经和平地融合成一家人了(和同为一家)。不但吐蕃如此,其他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所以,唐太宗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
【讲解新课】
学生阅读20页“导入框”内容和第一段课文,“动脑筋”回答:
1.唐太宗的话是什么意思?
(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2.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学生阅读p.22-23课文、插图和p.27“自由阅读卡”,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23页“动脑筋”:藏族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铁和纺织水平高,能歌善舞。)
2.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仰慕中原文明)
)
3.文成公主为什么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
(她是个有才识的女子,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吐蕃,为藏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根p.据24“动脑筋”: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情?
(传授内地的历法、绘画等文化,传播内地的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生产技术,还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
5.根据p.27页“活动与探究·2”观看书前彩页《步辇图》,指出唐太宗和禄东赞,分析他们的心情。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
6、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日益密切。)
二、回纥的勃兴
学生阅读p.24页的课文、观看插图回答:
1.回纥是今天什么民族的祖先?
(维吾尔族)
唐玄宗曾经封他们的首领什么称号?(怀仁可汗)
2.后来回纥改名为什么?
(回鹘)
3.完成26页“练一练”:
(应选B——回鹘)
三、“车书本一家”和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学生阅读p.24-25课文、观看插图回答:
1.“渤海”政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粟末靺鞨)
它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所以有怎样的美称?(海东盛国)。
2.六诏居民是今天什么民族的祖先?
(彝族、白族)唐玄宗曾经封他们的首领什么称号?(云南王)
【巩固小结】
教学反思
抓住本课重点,注意找共同点,找规律性东西,化繁就简。
教学资源
《爱我中华》歌曲
/s?wd=%B0%AE%CE%D2%D6%D0%BB%AA%B8%E8%C7%FA&opt-webpage=on&i e=g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