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旅游文化PPT课件

道教旅游文化PPT课件

修行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 录,不事黄白之术,以修身 养性为正道。
全真道士须出家,不得蓄妻 室,并有严格清规戒律,建 立有丛林制度。
元代王重阳七大弟子开创全 真七派,尤以长春子丘处机 龙门派势力最大。
7
正一道பைடு நூலகம்元代形成的道教宗 派,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 师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 三山符箓”。
14
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灵宝、元始、道德
15
4.四御殿
四御就是四帝,即: 总御万神的玉皇大帝; 总御万星的北极太皇大帝; 总御万灵的南极天皇大帝; 总御万类的后土皇地祗。
16
5.三官殿
三官的全称是: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三官是主宰人间祸福之神,向三官祈祷,可去 病、消灾、降福,所以三官殿香火甚旺。
12
2.灵官殿
➢ 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和佛 教寺庙里的护法神韦驮的地 位相当。灵官的像通常是赤 面、三目、披甲执鞭、足踏 风火轮。
➢ 灵官殿两侧:四元帅
13
3.三清殿
白云观三清像
道教的神数目多而且名目多, 各个道派供奉的神像有很大 区别。就宫观而言,一种是 以敬奉道教共同的至高天尊 为主的天尊殿体制,这种体 制的宫观,主殿便是天尊殿。 一般以供奉“三清”的为多, 这种天尊殿称为三清殿。
第三节
道教
1
2
第二节 道教
一、道教起源与发展 二、道教的教义 三、道教的流派 四、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五、道教的宫观布局 六、道教的主要称谓 七、道教名胜
3
一、道教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东汉末年,张陵 在蜀中鹤鸣山倡导“五斗 米道”,奉老子为教主, 被称为张天师,尊为道教 的创始者。
正一道实则江南道教的统一 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领 导,以次与北方全真道相对。
正一道集符录派之大成,以 行符录为主要特征(画符念 咒、驱鬼降妖、祈福避灾), 奉持主要经典为《正一经》。
正一道士可以有家室、不出 家,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 严格。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 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 南和台湾省。
院或主持,负责宫观的实际事务; 4.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

24
七、道教的名胜
(1)五岳
25
26
27
28
29
(2)武当山
30
(3)龙虎山
31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山门殿供奉的门神各地都不统一,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供两位门神,面目凶恶狰狞,一手持剑,
一手持葫芦,这是神荼、郁垒。 第二种:供一位门神,戴纱帽,插笏牌,一副朝
官打扮,黑脸钢髯,一手持剑,一手掐鬼,这是钟馗。 第三种:最常见的一种,两位门神头戴金盔,身
披铠甲,威风凛凛。这便是唐代名将秦叔宝和尉迟敬 德。
张盛(龙虎山) 张角(太平道)
4
魏晋南北朝(发展):葛洪、寇谦之、陆修静、 陶弘景(山中宰相)
隋唐北宋(鼎盛):李唐王朝、宋朝(道藏)
明清(衰落):封建社会晚期
5
二、道教的教义
1、崇“道”。 2、崇奉“三清”。 3、追求长生成仙。 4、天道循环,善恶报应。
6
三、道教的流派
全真道是金初创立的道教宗 派,创派人是王重阳。
17
三官(三元大帝)
18
19
6、纯阳殿
专门供奉被全真道奉为 纯阳祖师的吕洞宾。
20
民间有关“八仙”的故事流传最广,即铁拐李、吕洞宾、 张国老、汉钟离、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
21
22
7、祖师殿
专祀全真道龙门派的 祖师丘处机。
23
六、道教的称谓
1.男教徒称道士; 2.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 3.道观的最高负责人为方丈。方丈之下有监
8
四、道教的经典和标记
9
五、道教宫观
道教祀神和做法事的场所称作宫观,是道宫和道观的 合称。
道教宫观一般从南往北在中轴线上建有山门、灵官殿、 三清殿等建筑。
(1)山门殿
(2)灵官殿
10
(3)三清殿
(4)四御殿
(5)三官殿 (6)纯阳殿 (7)祖师殿
11
1.山门殿
是由山门殿及幡杆、华表等组成,供奉门神及土地爷。
3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