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化学)

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可杀菌消毒,因此可作净水剂B.漂白粉中的Ca(ClO)2由于可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而具有杀菌消毒功效C.Fe比Cu活泼,故可用FeCl3浓溶液刻蚀覆铜板制印刷电路板D.NaHCO3水解显碱性,因此NaHCO3可作发酵粉8.已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条件下,64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为4N AB.标准状况下,11.2 L CO与5.6 L H2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0.5N AC.5.6 g Fe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58.5 g NaCl完全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数小于N A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戊烷和4−甲基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B.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C.只用水一种试剂即能鉴别乙醇、乙酸、苯、四氯化碳D.苯与液溴在Fe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10.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均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用甲装置实现从溴水中萃取溴B.用乙装置盛放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CO2中混有的SO2C.用丙装置加热CuCl2溶液,制取CuCl2固体D.用丁装置测量浓盐酸与MnO2反应所得氯气的体积11.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一种水锂电池,可作为水下设备的电源。

该电池的反应原理如图装置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Li −e−Li +B.钢板中的Fe 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放出H 2C.Li +从正极移向负极D.电池反应产物除H 2外,还有Li 2O12.W 、Q 、X 、Y 、Z 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 原子K 、L 层电子数之比为1∶2,Y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Q 元素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之和为6。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 、Q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B.Y 的简单氢化物比X 的稳定性高C.常温下,W 元素的单质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 2D.Z 、W 的单质分别与Q 的单质化合后的产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13.室温条件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等浓度的KHSO 3溶液与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 (OH −)−c (H +)=c (3HSO -) + c (H 2SO 3)B.pH 相同的氨水和Ba(OH)2溶液中:2c (+4NH )= c (Ba 2+) C.等浓度的Na 2SO 4溶液与NH 4Cl 溶液等体积混合:c (Na +) +c (+4NH )+c (NH 3·H 2O)=2c (24SO -) +c (Cl −) D.1 L 0.1 mol ·L −1的KAl(SO 4)2·12H 2O 溶液中:c (K +)+c (Al 3+)+c (H +)=c (OH −)+c (24SO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3分)26.(14分)学习了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后,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Mg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1)足量Mg与浓硫酸反应①Mg与浓硫酸反应的气体制备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由Cu与浓硫酸的反应可知Mg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验证Mg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气体产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与浓硫酸反应杂质气体的探究①随着Mg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逐渐产生一种还原性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为探究这种气体的存在,可采用上述组合后的装置,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F,其中装置F的玻璃管中盛有的固体药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干燥管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1)肼(N2H4)是一种良好的火箭燃料,拉希格法是制备肼的传统方法,该方法是在5℃条件下,NaClO与NH3反应生成NH2Cl与NaOH,然后在140℃左右的条件下,将上述反应后混合物与氨混合,反应生成肼。

上述两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尾气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氮的氧化物。

目前科技工作者正在探索用甲烷等燃料气体将氮氧化物还原为N2和水,涉及到的反应有: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ol−1CH4(g)+2NO2(g)CO2(g)+2H2O(g)+N2(g) ΔH2=−867 kJ·mol−1写出CH4还原NO生成N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质的蔬菜类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一定温度下,形成该盐的亚硝酸(HNO2)的电离常数K a=4.0×10−4。

在20mL 0.01 mol·L−1的亚硝酸中逐滴滴加0.01 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变化如图,则图中a 点的值为______,b点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点溶液呈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lg2≈0.3)(4)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N2(g)+ 3H2 (g)2NH3(g) ΔH=a kJ·mol−1。

保持反应体系的容积不变,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H2和N2,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①若上述反应体系的容积为2 L,则0~20 min时间内,ν(H2)= 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94.4kJ,则a=______________。

②25 min时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完全分离出去,45 min时改变温度,在原图中画出25 min~60 min的NH3浓度变化曲线。

28.(14分)硫酸工业是我国化工生产支柱产业。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接触室中的反应为2SO 2(g)+O2(g)2SO3(g) ∆H=−197 kJ·mol−1。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图中炉气要净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足量的氨水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

所得的SO2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吸收Br2的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铵盐溶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从接触室出来的SO3气体不用水直接吸收,而是用98.3%的浓硫酸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1 t含二硫化亚铁90%的黄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________t 98%的硫酸(设有1.5%的硫留在炉渣里,精确至0.01),从提高SO3的产率同时适当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以下措施可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过量的空气B.使用优质催化剂C.调整适宜的温度D.采用高压(5)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制备SO2,再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的方法,装置如图。

为了稳定技术生产,硫酸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的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工农业生产和化工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1)碱金属的焰色反应及霓虹灯光、激光等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_________有关。

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4s2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的_________态原子。

(2)钠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的有机盐是一类重要的钠盐,如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

①CH3CH2COO−中均为共价键,共价键类型有σ键和π键,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H2NCH2COO−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②丙酸钠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和氨基乙酸,二者部分数据如下表:熔点/℃沸点/℃水溶解性丙酸−21.5 141.1 能与水混溶氨基乙酸186 234 易溶于水由熔点数据可知,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均易溶解于水,而相对分子质量与其相差不大的戊烷却难溶于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