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栓塞的

肺栓塞的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稀释造影剂,导致 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深吸气时下腔 静脉血流增加、右心房回流增加也可出 现磨玻璃影,应对手段为增加造影剂用 量和平静呼吸。 若增加造影剂量改善影像,会增加辐射, 对胎儿和孕产妇的危害较大。 碘造影剂可能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

ECT检查
敏感度较高(98%)但特异度低(10%),是 PTE的次要选择,若患者存在CTPA禁忌,如对 碘剂过敏或存在肾功能不全时可选择此方法。 为避免过多接触射线,可使用半剂量同位素先 行灌注扫描,若结果正常可排除肺栓塞,避免 通气扫描;若存在灌注缺陷,再行通气扫描鉴 别通气/灌注失调区(PTE区)和非失调区。 检查后应鼓励孕产妇大量饮水并于4-6 h内排泄, 产妇停止哺乳2d以减少辐射对婴儿的影响。 我院无法行通气扫描。
处理
若患者出现血小板计数迅速或持续降低 超过50%,或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 /L,应立即停用普通肝素。一般停用10 d内血小板数量开始逐渐恢复。 若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形成, 可进行血浆置换,血小板输注无效,甚 至可能加重血栓形成,引起类似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问题3
D二聚体正常能否排除PTE?
D-二聚体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 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 血浆D-二聚体对APTE诊断的敏感度达92%~ 100%,但其特异度较低,仅为40%~43%。 由于其高敏感性及低特异性,故主要用于排除 PTE。 D-二聚体也是判断DVT是否复发,以及溶栓疗 效的生化标记物。

不支持点
解剖不同:一个是动脉系统疾病,一个 是静脉系统疾病。 位置不同:有部分PTE是来源于右心或原 发肺动脉,并无合并DVT 机制不同:肺动脉连接右心室,发生血 流淤积的可能性较深静脉小 危害不同:PTE可以是致命的,DVT只要 不脱落则无生命危险。

结论

主流观点:PTE和DVT是同一疾病的不同 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 (大多指

磁振肺动脉造影(MPRA)

可直接显示肺动脉内栓子及低灌注区,对肺段 以上肺血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

无碘造影剂过敏
无需接触X射线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PRA)
MPRA同样需使用造影剂 一般MRA常用钆造影剂,但为妊娠期禁 忌,因此应使用无钆MRI技术。 无钆MRI依赖血液流动,但妊娠时体位 和子宫压迫都会影响检查结果,且费用 较昂贵,仅在超声检查阴性但仍不能排 除DVT时考虑应用。

症状不典型

妊娠期膈肌上移影响呼吸导致气促,子 宫压迫骨盆深静脉会引起下肢水肿。这 些临床症状与妊娠有关,与DVT或PE可 能有关或无关。
临床评分不适用
PTE临床危险分层评分系统如Wells评分、 Geneva评分和PTE排除标准评分(PFRC评分) 对于妊娠这个特殊群体并不适用,这些评分体 系中仅PERC评分研究中包括了部分孕妇,其 他评分体系均剔除了妊娠人群。 小样本回顾性研究认为修正Wells评分在妊娠 VTE诊断有一定意义,但仍需大规模试验。

LMWH-优点
无需监测APTT 半衰期长,1~2次/天,使用方便 抗栓效果相对好 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几率相对小

LMWH-缺陷
低分子肝素半衰期较长,约为标准肝素 的2倍,在肾功能衰竭时延长且不易被血 透清除。 过量时无中和药物。 监测Xa因子活性:肾功能不全、过度肥 胖、孕妇

D-二聚体
孕3月内D-二聚体正常,后升高,孕35周 起> 500 ug/L,产后迅速降低至产后4-6 周正常。故而D-二聚体的阴性预测仍有 意义,但妊娠期间D-二聚体假阳性的出 现使其阳性预测应用受限。 提高可疑DVT妊娠期人群的D-二聚体阈 值可增加其特异度而不影响敏感度。因 此不应轻易将其在妊娠期VTE中抛弃, 仍应探究其价值。

总结
CTPA和肺V/Q显像检查所引起的胎儿放 射线总量<0.5rad。 <5 rad不会引起胎儿异常或流产的增加。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检查

问题5
肺栓塞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还是 下床活动?
矛盾
一方面,长期卧床可导致血流淤积,是 肺栓塞的病机之一; 另一方面,PTE患者需要休息,避免增加 耗氧量及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 休息or活动? 何时休息?何时活动?
栓子脱落进入肺动脉形成肺栓塞,栓塞 部位血液滞留,造成肺组织水肿及血液 外渗,进入肺泡后经由支气管、气管物 咳出,因分泌物有血液成分,所以为红 色。 咯血量不多, 鲜红色, 数日后变为 暗红色

PTE患者咯血能否抗凝?
矛盾:出血——止血,栓塞——抗凝。 处理:衡量利弊,排除其他,密切监测, 继续抗凝 注意:有无合并肺动脉高压所致咯血, 有无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抗凝药 物过量引起的咯血
诊断
有应用肝素的药物史结合实验室检查血 小板减少即可诊断。 注意:尽管血小板减少,但出血症状少 见,主要表现为血栓形成。如除了血小 板减少以外,同时可以伴随有血栓形成 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监测

由于应用普通肝素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 少症,故在使用普通肝素的第3—5日必 须复查血小板计数。若较长时问使用普 通肝素,应在第7—10日和第14日复查。 而普通肝素治疗2周后较少出现血小板减 少症。

应对
卧床休息:对合并下肢DVT的PTE患者应 绝对卧床至抗凝治疗达到一定强度[保持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之间] 方可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

问题6
LMWH比Hep好吗?
抗凝与抗栓
肝素对凝血因子Xa灭活仅需与ATⅢ结合即达 到,而对凝血酶(因子Ⅱa)的灭活则需与ATⅢ 及Ⅱa同时结合才能到达。 随着肝素分子量的下降,分子中糖基数减少, 与Ⅱa的结合力下降。 肝素的抗栓作用主要与抑制Xa的活性有关,而 抗凝作用则与抑制Ⅱa活性有关。 低分子肝素保留抗栓作用而抗凝作用较弱,以 抗Xa:Ⅱa比值来作数量上的衡量,普通肝素为 1,而低分子肝素为(2~4):1。

确诊检查
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CT增强扫描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 通气/灌注扫描

能否检查?
X射线可以影响胎儿发育 放射性核素对胎儿存在危害 妊娠期乳腺对放射性核素敏感性增加, 影响后期哺乳 碘造影剂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

肺动脉造影

优点: 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其敏感性为98%,特异 性为95%~98%, 直接征象有肺动脉内造影剂充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 征的血流阻断; 间接征象有肺动脉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 脉回流延迟。 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若无禁忌,应行肺动脉造影。

缺陷
D-二聚体升高既不能诊断PTE,也不能排 除PTE。 D-二聚体正常既不能排除慢性PTE,也不 能排除急性PTE。

理由
因为参考值只是一个相对的统计学概念,并非 一个绝对的界限,由于不同的性别、年龄、种 族、合并疾病、药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参 考值均会有所改变。 况且D-二聚体本身就是不均一的一组物质, 想要准确测定有一定难度。 目前用于其检查方法众多,良莠不齐,报告方 式也多种多样,这也给临床应用带来许多困难。 D-二聚体于血栓形成后多久时间内出现升高, 持续多久,高峰出现在何时,升高幅度的低限 与高限为多少,抗凝药物对其数值影响如何, 另外其他体内、体外因素对其测定有无影响, 我们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妊娠是VTE高危因素
妊娠可引起静脉淤滞、血管损伤和血液 高凝 :经典的血栓形成三要素。 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倾向、既 往血栓存在、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和镰状细胞病等,均可增加 VTE的发生风险。 剖腹产和产后感染分别使得VTE的发生 风险增加2倍和4倍。

诊断困难
症状不典型 临床评分多数不适合孕产妇 妊娠期本身就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影像学检查对胎儿存在潜在危害
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 因此统称为VTE。
DVT和PTE是同一疾病的支持点
肺血栓栓塞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 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 当肺动脉阻塞广泛时可引起急性肺动脉高压, 右心扩大,出现急性肺心病和急性呼吸衰竭的 表现。 肺血栓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其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当血栓脱落后随 着血液循环阻塞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因此两 者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 形式。
南及教科书意见)

不同意见: PTE和DVT仍需加以区别。
问题2
PTE为什么会咯血?需要止
血吗?
PTE症状
肺血栓栓塞症的症状缺乏特异性 较小的栓子可无任何临床症状(80%) 较大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昏厥、 猝死等 “肺梗死三联征”:胸痛、咯血、呼吸 困难(<20%)

PTE咯血机制
正确做法
正确做法

低度可疑的APTE患者首选用ELISA法定 量测定血浆D-二聚体,若低于500μg/L可 排除APTE;高度可疑APTE的患者此检 查意义不大,因为对于该类患者,无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如何,都不能排 除APTE,均需进行肺动脉造影等手段进 行评价。
问题4
孕妇疑为PTE者应如何诊断?

总结
LWMH:不建议用于有高度出血危险患 者或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情况 下无需监测APTT,但对肾功能不全、过 度肥胖、孕妇患者需谨慎使用低分子量 肝素,并应根据抗X a因子活性来调整剂 量。 HEP:有高度出血危险患者,严重肾功 能不全的患者,首选普通肝素。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肺栓塞的一些疑问与思考
pulmonary embolism,PE
参考文献
ACCP9相关文献 2008ESC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 2010版急性肺栓塞中国专家共识 其他:呼吸病学、协会呼吸病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