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青年观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青年观研究


史放 到实践 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去考察 。对待青 年问题 ,马 克思 恩格斯 高度重视对青年的组织与培养 ,科学 定位 了青年 在社会历 史发展进程 中的地位 ,这为我 国一代 又一代社会主 义建设 者争取青年及青年工作提供 了理论依 据和宝贵 的经验 借鉴 。
(二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中国化进程 由于 中国早期处 于蒙 昧无 知的封闭状态 ,中国早期 马克 思主义者 的青年观 主要侧重 于青年 的思想启蒙 和思想解 放 。 陈独秀 、李大钊二人 明确 了青年责任 与方向 ,并对封建传 统 的 “青年 观”进行 全方位 的革新 ,形 成 了 “新 青年 观”。对 于陈独 秀的青年 观 ,毛泽 东非常认可 :“在我一生 中可能 关 键性的这个时期 ,陈独 秀表明 自己信仰的那些话 给我 留下了 深刻 的印象 。”对于青 年 ,毛泽东 把对青 年的德 育教育工 作 提高到 “灵魂 ”高度来认识 ,并对青年一代给予 了殷 切的希
青年与社会 2014年2月中 g5期 总 ̄;551期
中国特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主 义社会建设 中的青年观研究
孟祥 林 孙 关 杰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青年 ,是 一个被 时代赋 予 了无限生机与希 望的蓬勃向上的群体 ,他 们在历 史与时代 的洪流之 中起 着推波助 澜 的作 用。掌握 了青年 ,才能掌握 未来 。巩 固和扩大青年群 众基础 是我 国现代化 建设 的现 实选择和 时代 要求 ,是保持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建设蓬勃生机 的重要 保障。我 国 目前处 于社会 多元化 社会转型的特殊 时期 ,马克 思主义青年观是我 国对待 青年 工作 强有 力的思想武 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经历 了中国化 的一 系列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发展 自己的 内涵 。研 究 中国化的马 克思 主义青年观 ,用正确 的青年观 引导广 大青年 积极加入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社会 事业 中来,并使 马克思主 义青年观 实现 中国化 的 进一 步发展 ,才能更好地 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事业和伟 大民族复兴事 业增 添正 能量 。
【关键词 】青年观 ;中国化 ;群众路 线 ;社会建设
一 、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 )何 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青年观 ,是对青年这个群体 的根本观点 、总的看 法和态 度 。它的核心问题是青年被赋予 了怎样 的价值 ,如何 对待 青 年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中国化是 中国各个 阶段社会 主义工作 者结 合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立足我 国不 同发展 阶段的实际 国 情 ,高度重视青年成长与发展 、青年工作等一 脉相承又与时 俱进 的结 果。 马克思 主义青年 观具体运 用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 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 主义。它指出青 年是人类未 来的希望和革命事业 的接班人 ,在青 年问题上应指引他们树 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 的 目标 ,同时要保 证他们在成长过程 中 的权益 以促进他们 的全 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将青年作为全 面发展 的个人和历史 的产 物来 看待 ,将青年群体 的存在与历
构和分布结构 等 ,要 结合不同性质单位 的实 际 ,重点加强对 具有本单位 主体 专业工作经历和背景 的青年 人才的培养 ,对 于新参加工作 的优秀人才 ,也要适 当地加 以培养和锻炼 ,建 立后备青年人才信息库 ,不断完善后备青年人 才的管理办法 , 保持一 支数量充 足 、结构合理 的青 年人 才队伍。
(二 )建立科 学的评估 机制 ,量化 人才标 准 ,为青年 人 才发展 做好参谋 。要坚 持上下联 动。成立 由相关职 能部 门、 人力资源部 门 、团委等相关部 门为 主要成员 的青 年职业生涯 领导小组 ,根据 本单位的青年需求 和成才愿 望 ,有重点 、分 层次地 为他们 提供锻炼 、提高 、展示 自我 的环境 和舞台 ,做 好上下联 动 ;要做到细化评估标准 。根据行业 专项青年人才 指标逐 步细化本单位对青年人才 的评估 标准 ,逐步推行青年 人才评估制度 ,通过评估合理界定人才 ,挖掘青年员工潜力 , 帮 助其 建立职业规划 ;要加强 动态 管理。青年人才 的培养要 坚持 动态管理的原则 ,突 出改善 知识 (专业 )结构 、年龄结
(三 )建 立有效 的激励机制 ,优化资 源配置 ,为青年提 供 展示 才能的空间 。一是要注重有效 的激励手段 。丰 富精 神 激 励手段 ,提升 “青年文 明号 ”、“青 年岗位能手 ”等现有 的 精神奖励品位 。提倡对青年取 得的成绩进行 当面肯定 与 口头 激励 ,建立 良好 的工作氛 围 ,使青 年振奋精神 ,努力成 长成 才 。二是要开展形式 多样 的培训 。要坚持 内培与外培相结合 , 以内培为主 ;坚持短期 与长期学习相结合 ,以短期 为主 ;坚 持业余 与脱产学 习相结合 ,以业余为主 ;坚持技 能 、能力训 练与理论学 习相 结合 ,以技能 、能力训练为 主 ;坚持现场培 训 与课 堂教 育相结合 ,以现场培训为 主 ;坚 持生产实用技术 教育 与学历 教育相结合 ,以实用技术 为主的原则 ,开展多层 次 多方位 的培训 。重点突 出能力训练 。三是要 加大选拔力度 , 让更 多的青年人才得到锻炼 。加强对青 年工作环境 、设备等 硬 件设施 提供投 入 ,充分发挥 “名师带徒 ”的作用 ,实现 “教 、 传 、帮 、带”的倍增效应 。对具有 一定 学历且成绩突 出的青 年人才可以破格升职 。
营造积极 、上进 、团结 的氛 围。举办 “优秀青年讲述成长故事” 活动 ,以身边 的人和 身边 的事加强 对青年 职工 的正 面引导 , 激励广大青年砥砺前行 、立志成才 。坚持开展青年读书活动 , 定期举办青年读 书交流会 ,组织青年论文大赛 ,倡导 “健康 、 积极 、活跃 ”的青年文化氛 围 ;组织开展 “过一 次主题 实践 活动 ”、“评一次先进活动”,培养青年的团队意识 、竞争意识 、 合作 意识 ,提升青年 队伍 的凝 聚力 。要坚持对青 年员工进行 职业 道德教育 ,在 团员青年 中开展 “感 恩 、励志 、敬业 、奉 献 ”主题活动 ,让青年员工充分认识 自己的现实生活 ,培养 感 激父母 、感激他人 、感激企业 、感 激社会的情感 ,培养青 年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和不 断进 取 、勇于奉献 的精神 ,增强青 年 知恩相报 、立志 图报 、诚 实守信 、爱 岗敬业 、奉献青春 的 思 想品质 ,努力把青年员 工塑造成为思想上 的先行者 ,生 活 中的奉献者 ,工作 中的佼佼 者 ,实践 中的开拓者 ,增强青年 员工对企业 的认 同感和 自豪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