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历史第一单元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世界历史第一单元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C D.希波克拉底是个唯物主义者
13.苏格拉底的思想特征: 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 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 表示强烈反对;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 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不 同 点
对道德的 认识
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 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的能力 的基础
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 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8.罗马法的演变过程及演变特点: 演变过程: 起源:习惯法,具有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法官偏袒贵族提供了可能与方便。 形成:成文法,标志:《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条文清晰,量刑有法可依,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发展:公民法到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罗马统治 范围内一切自由民法律)。 最终形成: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 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演变特点: 材料一 表三第4条: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 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 表七第7条:沿道路地区的所有者应沿道路构筑围墙,假如他们未曾用石头捣固道 路,则可在任何地方通行驮载的牲口。——节选自《十二铜表法》 在私法方面调整了家庭、个人在财产上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共事务方面制定了基本 规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意曲解法律。
第一单元 西方文明的源头(或古代希腊罗马史) (公元前8世纪~6世纪)
制作 杨启文
1.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政治上:易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经济上:平原少、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众多优良港湾,为工商业者航海贸易提 供了便利条件。 价值观上: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亦要求自由的环境, 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民族精神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 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
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包括
A.温杜德,男,40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B.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
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A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D.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9.罗马法的特征: 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 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 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 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 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罗马帝国时期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成熟时期,而同时期的中华文明也取得了重大发
展,这里的“成熟”和“重大发展”分别指的是
A.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B.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A
C.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D.罗马开始颁行《十二铜表法》,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
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
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一个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
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
哲学思想?
如果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则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 一百五十阿司。
——节选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体现了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私有制度的法律。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
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
④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
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
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A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1.东西方古代文明的创新和价值各有哪些? 古代希腊:创造出法制基础上任期制、议会制、差额选举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古代罗马:创造出世界古代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 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成为近代许多欧洲国家的立法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 度和许多诉讼原则直接源于罗马法。 古代中国: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机构职责分明、权力制衡、相互 补充,中央有效节制地方。有利于农耕经济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由此可得出
A.自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法制
C
B.近代英国以罗马法的原则制定本国法律
C.罗马法为近代西方国家立法提供蓝本
D.英国曾经在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内
10.怎样评价罗马法? 作用: 积极作用: 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保障 ,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 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核心内容),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 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统治。 消极作用: 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影响: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地位),影响广泛而深远,它对近代 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时期, 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其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 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
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
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A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2.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 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利改革——确立;伯利克里改革——完善。
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A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7.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①主权在民:国家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
②轮流执政: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方式是抽签选举;
③法律至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A
12.如何评价智者学派? 积极: ①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②对雅典民众起了思想启蒙和解放开导的作用; ③勇敢探索、敢于否定传统的精神; ④批评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主张人人平等。 局限: ①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②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 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容易陷入主观唯 心主义的困境。
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的含义是
A.帝国境内所有公民
B.仅指原帝国境内,不包括外邦自由民
C.除奴隶外的所有自由民
D.奴隶主贵族阶层
A
1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 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材料二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任何人不以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提供 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节选自《万民法》 强调证据、公平、平等、理性,体现了自然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三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 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未成年人也不得参与公务。
上图是《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书中
某章节的目录,请根据目录拟出最合适章节名称 A.环境:大陆与海洋 B.政体:帝制与共和
C
C.传统:专制与民主
D.基础:农业和商业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
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
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
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
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B
A.其条款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