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结核分枝杆菌传统药敏试验方法 共36页
结核分枝杆菌传统药敏试验方法 共36页
可能敏感和可能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 分离株对氧氟沙星敏感性分析
采用 L-J 培养基
(n=81) (n=111)
Do not quote this data!
校正的乙胺丁醇的临界浓度
(此试验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的绝对浓度法)
42%
50%
可能敏感和可能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 床分离株对卡那霉素敏感性分析
PAS 环丝酰胺 氨苯硫脲 利奈唑酮
WHO推荐药敏试验的临界浓度, 2019
LJ* 0.2 40.0 2.0 4.0 NR 30.0 40.0 40.0 2.0 2.0
以快速培养生长检测为基础的药敏试验方法
快培生长系统
观察显微镜下的微小菌落:
- 玻片培养;显微镜观察的药敏试验(MODS)
代谢情况检测:
- CO2 产生量(放射BACTEC 460; 色素变化 MB/Bact 3D) - O2 消耗 (荧光产生 MGIT960) - TREK系统 (ESP 培养系列 II) - 微盘: 阿莫拉蓝试验 (指示管)/TEMA - ATP 产生, 生物荧光试验
In L-J Medium
In 7H10 Medium
67%
67%
INH RMP
ETH OFX CFX EMB
SM PAS KM
CPM
抗结核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比平均峰值
药物 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 链霉素 吡嗪酰胺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卷曲霉素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加替沙星 乙硫异酰胺 丙硫异烟胺
Frequency of strains Cumulative percentages
Break
point
PS
PR
100 ISONIAZID
90
80
70
13.1 as “R”
PS(99 strains) PR(117 strains)
60
50
75.8
40
30
20
10
0 2 mcg/ml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高效液相色谱应用与扩增的DNA 的突变检测
药敏试验的结果可靠性
治疗结果的预测值- 药敏试验的耐药 标准
试验可靠性 - 试验精确度& 可重复性
药敏试验的校正
获得最相关的临床耐药标准
▽ 可能的敏感株的敏感级别
▽在治疗反应变化方面测定敏感性水平 ▶从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PS)与至少接受5/6个月治疗的患
Break point
Clinically resistant strains (PR)
*Technical variation (inoculum/ media/ drug concent.)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不同药物浓度下可能敏感菌株和可能耐药 菌株最低抑菌浓度的分布
WHO(1963)的标准方法
绝对浓度法- Meissner
- 标化接种量; 药物浓度梯度
抗性比率法- Mitchison
- 克服培养基中药物浓度变化的缺点
比例法- Canetti / Grosset
- 临界浓度比例,更好的控制接种量
[G Canetti/ J Grosset, France; S Froman, USA; P Hauduroy, Switzerland; M Langerova/ L Sula, Czechoslovakia; HT Mahler (WHO); G Meissner, Germany; DA Mitchison, England]
传统的药敏实验
S J Kim, The Union
药敏试验的目的
• 耐药监测 - 评估治疗方案 - 选择有效的标准方案
• 病例管理 - 诊断耐药结核病(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 ) - 为个体病例(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选 择有效的方案
问题
► 可靠性: 技术重复性/ 临床反应预 测
► 周转时间 ► 操作可行性及可持续性 ► 成本
Break point
*Inoculum variation
Clinically susceptible strains (PS)
Clinically resistant strains (PR)
Frequency of strains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噬菌体检测: FASTPlaque; Bonx box (LRP)
以检测基因突变为基础的快速药敏试验系统
-扩增目标区的DNA测序
-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
- 探针杂交:反向探针线性杂交方法; Hain 分枝杆菌药物抗性pl us
-分子灯塔/信标: GeneXpert系统是一个将样品准备、定量扩增 和荧光检集于一身并自动进行核酸检测分析的系统; LAMP (Eiken) 核酸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 SD
Break point
Frequency of strains
3 SD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 最小抑菌浓度
不同药物浓度下可能敏感菌株和可能耐药 菌株最低抑菌浓度的分布
Frequency of strains
Clinically susceptible strains (PS)
者(PR)的标本菌株的敏感性进行比较
PS = >100 菌株; PR = >50 菌株
Cantti G, et al. Bull WHO 1969; 41:21-43.
可能敏感菌株/(可能无耐药性菌株)在不同药 物浓度下的抑菌分布
Clinically susceptible strains (PS)
11.1 as “S”
0
0.1
0.2
0.4
0ry concentrations (mcg/ml)
可能敏感/可能耐药菌株对利福平的最小抑菌 浓度的累积分布(此试验采用 L-J 培养基用绝对浓度法)
85.8
不同药物浓度下可能敏感菌株和可能耐药 菌株最低抑菌浓度的分布
基于标本的药敏检测系统
-直接法
直接涂片法(涂片阳性) 优点: 结果快; 更好的反映耐药情况 缺点: 大多数药敏试验不理想;接种量不容易标化/ 可行性较差
-间接法
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后进行药敏试验 优点: 更好的控制接种量 缺点: 结果延迟
以传统的生长检测为基础的药敏试验方法
以传统生长检测为基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