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晏几道授课PPT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 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 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 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 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 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 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 的生活情趣。
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 情重;下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 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 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 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 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 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 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 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 梦境。细品全篇,词情婉丽,曲折 深婉,浓情厚韵。尤其是这首作品 同传统的恋情词大不相同,格调欢 快,意境清新,语言活泼,具有极 大的创新性。故成为传诵千古、脍 炙人口的名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
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 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 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 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彩袖殷勤”二句,着笔于对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 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 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 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 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 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 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二月以富弼为宰相, 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朝中政治风云 突变。而早在仁宗至和二年(1055)晏殊就已亡 故,欧阳修则因反对新法,逐渐失势,后于熙 宁五年(1072)病故,这些亲人或父执的亡故或 失势,使晏几道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兼之个 性耿介、不愿阿附新贵,故仕途坎坷,陆沉下 位,生活景况日趋恶化。在这段与先前富贵雍 华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日子里,晏几道采用 忆昔思今对比手法写下了许多追溯当年回忆的 词作,《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便是这其中 的佼佼之作。
·
鹧 鸪 天 彩 袖 殷 勤 捧 玉 晏钟 几 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 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 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 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 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 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 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 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 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 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 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 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 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 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 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 直诉魂牵梦萦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 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 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 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 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 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 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 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 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 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唯其眷恋至深才唯 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