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蒙台梭利教具(四类)
感官教育(20多种); 数学教育(40多种); 语言、科学文化教育(20多种); 日常生活教育教具(10多种)
感官教育教具 (20多种)
压 觉 筒
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及平衡感的自我控制, 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味 觉 瓶
发展儿童的味觉功能,了解各种各样的 味道;语言发展:甜、咸、酸、苦。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4岁) 7.文化学习敏感期(3-6岁) 8.数学敏感期(4岁后) 9.音乐敏感期(4岁后)
3.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成长的过程有既定的“自然程序表”。 儿童发展四阶段:1~3岁,3~6岁,6~12岁,12~18岁。 儿童的成长类似于蝴蝶的生长变化。
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加 减 乘 除 阵 盘
乘 除 法 板
让孩子感知多个相同数相加为乘法,理 解乘法概念
立 方 体
数 字 与 筹 码
认识10以内的奇数、偶数;巩固数字110与相应数量相结合的概念。

让孩 子对

乘法

的初 步了






帮助幼儿认识平面几何图形,锻练手部肌肉的 控制力,发展手眼的协调能力及注意力,为学 习平面几何做准备。
日常生活教具 (10多种)
二 指 抓
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及精细动作的发展,为 握笔做准备
扫 地 组
上 锁 螺 丝 组
2.教育过程的组织以环境为基础
蒙台梭利认为任何教育计划的实施,首要的是提供儿童安全、 真实且适合儿童大小的环境,以激发儿童发展他自己的进步,尤 其是帮助儿童引起自我知觉、自我支配的动机。
儿童的发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儿童是在与环 境相互作用中,通过自己自发性的活动,即工作完 成的。儿童由于内在生命里的驱动和心理的需要产 生了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行互动通过与环境 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 理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不是 游戏,只有工作才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能力的发展 及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20世纪60年代,由于亨利和布鲁纳等人在 他们的著作中提出早期环境对儿童智力的 影响,蒙台梭利教学法风靡美国。


一、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理论基础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

(二)教育内容

(三)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组织

三、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一、蒙台梭利课程理论基础
(一)儿童观 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力的心智 ①“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 命力量呈现出来。它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 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注重遗传和内在的生命 力。 ②儿童在6岁之前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 即吸收力的心智。-相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日常生活练习旨在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 能力和精神,学习实际生活的技能,并促进 儿童注意力、理解力、协调力、意志力的发 展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这种练习主要包括:儿童的自我服务; 儿童初步的动作练习;管理家务的工作。
3.语言教育
蒙台梭利把语言机制看做高级心理活动的 先决条件,认为语言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语言教育包括三部分: 一是听说的教育,包括口语经验的发展;口语 表达与理解力的发展 二是写的教育,包括书写的预备与书写的练习 三是读的教育,包括阅读练习与语言常识
音 筒
培养幼儿辨别声音强弱的能力,培养专注力。发 展幼儿腕部肌肉的控制力和柔韧性,做好书写前 的准备。
嗅 觉 筒
辨别各种气味,促进嗅觉灵敏度,丰富 生活经验,知道生活中存在各种气味。
布 盒
发展幼儿的触觉及对布料名称的掌握能 力;获得与布料相关的知识
数学教育教具 (40多种)
数 棒
感知数量的多少,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育观
1.主张自由教育
蒙台梭利主张自由教育,强调儿童应 有权利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和决定自己工作 要做到什么程度。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史自 己工作的结果。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下产生 的“自我创造”才可能成功。
2.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所谓有准备的环境,一方面是指充满爱与 快乐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指经过教师组 织与安排的物质环境,主要指各种可提供幼儿 操作使用的材料或教具,以及有关的设备。
总之,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自由、工作、 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活动营造的主要支柱。自 由不仅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也能使进行的工 作符合儿童的兴趣,是儿童专心与工作,从而达 到良好的秩序。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以培养儿童成为身心
均衡发展的人格为目标,通过作业的方式, 让儿童自我纠正,让儿童把内在的生命力表 现出来,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在自由和主动的活动中让儿童自我纠正,使 儿童在为其设置的环境中成为具有特质的人。
2.儿童的发展存在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 特别敏感。
儿童的发展有不同的敏感期,所以教育必须与 敏感期相符合,从而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并避免 由于延误时机而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障碍。
敏感期
1.语言敏感期(0-3岁) 2.秩序敏感期(2-4岁)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 的敏感(1.5-4岁) 5.动作敏感期(1-4岁)
4.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旨在增进儿童的逻辑思考、解决 问题及推理等能力。蒙台梭利主张通过数学教 具,帮助儿童学习数学。在数学教育方面,除 了运功感觉教育的教具外,蒙台梭利还特意设 计了一套数学教育的教具。
5.文化科学教育
文化科学教育内容包括天文与地质、地理 与历史、植物与动物及人类艺术等,它会随着 各地环境文化的不同而有所有变化。通过学习 文化科学知识可以发展智慧,丰富精神与增长 教养,因此她主张应该充分利用3-6岁这个容 易获取文化并自然成熟的时期,让儿童初步掌 握一些简单的文化科学知识。
适合儿童的“有准备的”环境应该是: (1)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2)提供有吸引力的、美的、实用的设备和用具 (3)允许儿童独立的活动,自然的表现,使儿童能意识到自己 的力量 (4)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5)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6)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三、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评价
优点: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 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 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 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教师给予儿童充分 的爱、信任和尊重,细致而耐心的观察,机智及 时的指导。同时,又有完整成套的教具材料来具 体实施,是儿童在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我 发展。
四 方 拼 盘
语言、科学文化 教育(40多种)
活 动 字 母 箱
建立秩序感,通过视觉与触觉结合的方 法更直观认知字母
双 字 母 砂 板
通过视觉与触觉结合的方法,学习字母 的名称及笔顺,为书写做准备
偏 旁 砂 子 板
通过触觉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中 国 地 图 嵌 板
笔 划 砂 纸 板
通过触觉对汉字笔划的认知
蒙台梭利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孤立的感官训练 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谢谢观赏
(三)教育内容与过程的组织
1.教育内容的组织以教具为中心。
蒙台梭利的课程是以儿童的内在需求为出发 点,要求必须仔细观察儿童并充分了解可以帮助 他们发展的活动。其教育内容的组织是以教育为 中心,教具依据儿童各敏感期设计,其顺序性很 清楚,儿童只要照自己的进度去操作;也不比特 别按年龄计划,儿童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去发展, 不许他人指定。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邓怡
蒙台梭利生平简介
蒙台梭利(1870-1952)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
蒙台梭利早年从事医学工作,研究智力缺 陷儿童的心理问题。 1907年,在罗马平民窟成立了第一个“儿 童之家”,首次将她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正 常孩子身上。
1914年至1935年期间,蒙台梭利教学法盛 行于欧洲,后因法西斯的禁止,在欧州发 展受阻,二战以后她再次受到欢迎。
(主要特点, 旨在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训练, 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 和判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蒙台梭利在感官教育中强调:
①感官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
②强调感官教育要把握“敏感期”
③感觉训练要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程序
2.日常生活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