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
次月考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
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I卷
某“骨灰级”驴友准备在5月份从中国出发,计划在一个月时间内按图所示线路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河流中,该驴友在整个旅途中没有经过的是()
A.莱茵河
B.伏尔加河
C.赞比西河
D.刚果河
2. 从俄罗斯到南非一线经过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大陆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草原气候④热带沙漠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对于沿途景象叙述正确的是()
A.坦桑尼亚草原的动物们向南迁徙
B.南非地区的河流水位一年中最高
C.刚果(布)分布有大片水田
D.俄罗斯昼长夜短
4.某铁路在施工过程中经过下图所示区域,现有①②③三种线路方案,结合图示信息,关于这三种线路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线工程量较③线小
B. ③线地质条件较①线好
C. ①线对文物保护不利,不宜选择该线
D. ③线经过地区地形平坦,施工方便,为最合理线路
黄河站(78°55′N,11°56′E)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据此回答5-6题。
5.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西伯利亚地区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颠岛
6.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300千米
D.1500千米
7、“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1(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
若图2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你认为最可能的位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图”,回答8-9题。
8.该大陆为( )
A.欧洲大陆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
9.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0、下面四幅图中(图1---21),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1题。
11、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示区域气旋活动频繁
B. 图中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小
C. 图示区域气候湿热,人口密度小
D. 图中海峡风力大,有助于航行
下图为某月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第12-14题。
12.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13.甲地在该月盛行()
A.西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14.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酷寒烈风
C.温和湿润 D.高温少雨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山脉北坡B.乙地可能有河流流经
C.丙地坡度最大D.丁地位于高原
16.对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准确的是( )
A.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B.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
C.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D.该区域主要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7、全部濒临地中海的半岛是:()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亚平宁半岛
C.伊比利亚半岛
D.巴尔干半岛
18、下列关于降水分布叙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是十分巨大的;②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只受纬度位置影响,不受海陆位置影响;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较少;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
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
“海上交通港”。
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
据此完成19题。
19.图中虚线为昏线时()
A. 甘伯尔刚好发生白夜现象
B. 甘伯尔比萨文格稍晚看见日出
C. 岛上会出现成群的企鹅
D. 岛上火山正在频繁喷发
图Ⅰ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Ⅱ示意图Ⅰ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20-21题。
20、图Ⅰ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 西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21.图Ⅰ所示时刻( )
A. 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
B. ①地风力较②大
C. 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 ②地的光照较④低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2题。
22.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
A. 回到M点
B. 在M点正西方
C. 在M点正东方
D. 在M点东南方
下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
完成下面23-24题。
23. 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
A. 199<h<200
B. 289<h<290
C. 299<h<300
D. 300<h<301
2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 图中G处海拔为100m,H处海拔为400m
C. 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b>a>G
D. 图中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25.《水经注》中记载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人“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寻即降雨”中的“祈雨”蕴含的地理原理对应下图中() 2017年9月8日和19日,墨西哥连续发生两起破坏性地震,震级分别为8.1级和7.1级,震中分别位于墨西哥南部托纳拉西南137公里的太平洋海域和中部阿克索恰潘市西南12公里处,震源深度分别为30千米和57千米,地震分别造成98人和320人遇难。
下图为墨西哥地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 墨西哥西南部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 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 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27. 与8日地震相比,19日地震造成的伤亡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A. 该次地震震级更大
B. 震中附近地区人口密度更大
C. 该次地震震源更浅
D. 该地区地质构造非常不稳固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8日,美国加州北部多地发生山火(图3),且火势蔓延迅猛。
据此完成28-30题
28.“当地时间”是指
A.当地地方时 B.东七区区时
C.西七区区时 D.西八区区时
29.图示地区为世界山火频发区,主要的生物因素是
A.植物异常茂盛密集
B.初冬所有树木落叶
C.植物多有树蜡树脂
D.森林树种木质干燥
30.通常情况,该地此时山火险情会明显降低,而该年发生大面积山火的气候因素可能是 A.雨季推迟 B.全球变暖
C.雷电多发 D.沿岸寒流
Ⅱ卷
31、读利比里亚自然地理要素图及相关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利比里亚是传统的农业国,全国可耕地面积380万km2,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不足13%,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木薯,2005年水稻单产仅为170斤/亩,粮食不能自给,60%依靠粮援。
近年来中国与该国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