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洛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将旅游业培养成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促进洛阳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使洛阳市早日达到旅游强市之目标,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通过后将作为洛阳市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各项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本规x划执行。

第二条规划区范围规划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其范围包括洛阳市(包括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吉利区、郊区)及其所辖的一市八县: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伊川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制定原则1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与全国、河南省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与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相结合,做到总体规划、主要领域规划和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也即点、线、面相结合。

2 体现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贯彻公共事务的企业化原则,用工商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营管理,以创造一个最有利的旅游发展区域环境。

3 适度超前原则:洛阳市旅游发展要超前于本地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和全国旅游发展的平均速度。

4 坚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官产学民媒良性互动原则,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 可持续旅游原则:注意处理旅游业发展与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关系,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

6 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本规划的制订依据1 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载《旅游规划工作纲要》,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2 国家旅游局旅计财发(1999)177号文件, 关于报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4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1999年3月。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

6 河南省旅游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摘要,载《旅游规划工作纲要》,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7 河南省人大委员会(1996),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1996。

8 洛阳市“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1996。

9 洛阳市土地规划局(1994),洛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0 洛阳市土地规划局(1993),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11 洛阳市“九五”及2010年旅游业发展规划(修订稿),1999年;12 中共洛阳市委洛发[1999]11号文件,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13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1995),洛阳市志·旅游志。

14 河南省旅游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等(1997),嵩县旅游总体规划。

15 栾川县计划委员会(1998),栾川县“九五”及2010年旅游总体规划。

16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所(1998),中国洛阳龙门石窟区规划。

17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1997),洛阳黄河旅游总体规划暨洛阳黄河小浪底旅游区总体规划报告。

18 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土地规划局(1995),汉魏洛阳故城保护规划。

第五条本规划的制订重点1 明确洛阳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确定洛阳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和使命,确定旅游发展的目标。

3 确定洛阳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及实施安排。

4 确定洛阳市“十五”期间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5 确定洛阳市主要景点景区概念性发展规划。

第六条本规划的期限近中期2000 – 2005年远期2000 – 2020年第二章洛阳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优劣机威(SWOT)第七条弄清洛阳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规划期内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是制定洛阳市旅游发展的基础。

第八条洛阳市旅游发展有六个方面的优势1 洛阳为华夏源头根址、神州古都之最,自然生态中原地区得天独厚,各类吸引物地域上呈组团分布,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2 洛阳居天下之中,同时处于越来越突出的区域交通网络中心地位,在进出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利用旅游线路网络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旅游地理位置优越;3 洛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民间传说广泛存在于各类媒体及中小学课本中,还有大量工业“移民”和军人的存在,使洛阳旅游信息自然渗透作用很强;4 “食、宿、行、游、娱、购”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具有良好的基础;5 经济和社会活动集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辅助;6 领导思想统一,高度重视,行动得力。

第九条洛阳市旅游发展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劣势或不足1 历史文化可视的相对较少,丰富的地下的和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具有一定难度;2 游客规模小、市场份额低;3 营销意识淡薄,促销投入不足,旅游信息传播严重依赖于自发的社会过程,市场预期形象不高;4 拳头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精品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5 铁路交通条件差,当地航空运营线路和班次少,来往郑州机场不够便捷;6 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性旅游需求和旅游资本积累能力相对不足;7 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不能适应旅游者对舒适感的要求;8 公众旅游意识较为淡薄,旅游从业人员技能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十条规划期内洛阳市旅游发展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机遇1 我国海外旅游市场高速成长,到2020年,国际游客将达到1.37亿人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国;2 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度扩张,到2020年,国内游客将达到17~20亿人次。

3 国际旅游者对中华文化的偏好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国内旅游需求在以观光为主的同时,对娱乐消遣、商务旅游、修学旅游等的偏好将增加。

4 2001小浪底工程竣工、龙门石窟即将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洛阳牡丹产业化示范工程实施、可利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中央、河南省和洛阳市把旅游业作为新增长点,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些将从供给面为洛阳旅游发展创造重大机遇。

5 郑洛开高速公路、洛界高速公路,以及“十五”期间洛湛铁路通道、西安至南京的东西部新通道的建成,将大大改善洛阳对沿海沿长江地区以及关中地区的通达性。

第十一条洛阳市旅游发展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1 旅游需求个性化,旅游者对旅游项目的娱乐性、参与性要求提高;2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旅游者支付能力及可支配时间增加,西部历史文化旅游竞争能力增强,洛阳历史文化旅游面临一定程度的替代竞争;3 洛阳牡丹花会面临山东荷泽牡丹花会一定程度的替代竞争;4 小浪底黄河旅游面临山西吉县壶口瀑布、郑州黄河游览区的竞争;5 西安至南京的新东西部通道建设可能会导致华东地区旅游客一定程度地弃洛阳而去西安。

第三章洛阳市旅游业发展定位和目标第十二条旅游业的定位和使命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历史文化为主要依托、以自然与经济社会活动为补充依托,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修学旅游、寻根问祖旅游,培养成为洛阳市的支柱产业,使洛阳市成为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第十三条旅游发展必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发挥洛阳市旅游资源优势,抓住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成长机遇,减少旅游市场变化可能给洛阳带来的风险。

第十四条旅游发展必须拓展资源依托,在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的同时,注意发挥自然旅游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支持的优势和潜力,以适应市场发展。

第十五条旅游发展必须拓展旅游功能,在进一步发展观光和商务旅游同时,大力培育和开发休闲度假、修学、寻根问祖游。

第十六条未来20年必须将旅游业作为洛阳经济新的增长点,确保旅游业发展成为洛阳市支柱产业之一。

第十七条必须依托市场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比较优势以及对外航空通达条件的改进,把洛阳发展为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城市。

第十八条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在未来的五年里,洛阳市游客数量将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游客逗留时间有小幅度的增长,人均天花费增加不多;在未来的十五年里,游客在洛阳市的逗留时间将有比较大的增加,人均天花费将持续增长;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游客人数、逗留时间、人均天花费均保持平稳增长。

(如表1)1 游客数量目标——海外游客人次将在十五至二十年后达到西安目前的水平(如表2)。

2 旅游收入目标——国内旅游人次,到2020年时,大约为北京目前的状况的五分之四强(如表3)。

——海外旅游收入目标(如表4)——国内旅游收入目标(如表5)表1 洛阳旅游业发展目标预测方案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人次(万人次)663.2 724.6 1335.7 1964.9 2511 3059.3 年增长率 4.50% 13.00% 8.00% 5.00% 4.00% 收入(亿元)19.8 21.7 59.2 125.3 215.1 330.1 年增长率 4.80% 22.20% 16.20% 11.40% 8.90%高方案人次(万人次)663.2 731.6 1537.3 2369.4 3175 4058.2 年增长率 5.00% 16.00% 9.00% 6.00% 5.00% 收入(亿元)19.8 23.4 80.6 176.5 309 528.3 年增长率8.70% 28.10% 17.00% 11.80% 11.30% 表2 洛阳海外游客数量目标预测方案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数额(万人次)7.2 8.2 15.9 25 35 48 年增长率7.00% 14.00% 10.00% 7.00% 6.00%高方案数额(万人次)7.2 8.3 18.3 32 47 66年增长率7.50% 17.00% 12.00% 8.00% 7.00%表3 洛阳市国内游客未来人数目标预测方案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数额(万人次)656 716 1320 1939 2475 3011 年增长率 4.50% 13.00% 8.00% 5.00% 4.00%高方案数额(万人次)656 723 1519 2337 3128 3992 年增长率 5.00% 16.00% 9.00% 6.00% 5.00%3 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总GDP的份额洛阳市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份额将在五年内由5.4%提高到10%左右,真正成为洛阳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15%和18%左右;2020年可望达到21%左右(如表6)。

表6 洛阳市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份额的预测方案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 5.40% 5.40% 9.40% 14.20% 18.20% 20.90%高方案 5.40% 5.50% 11.50% 16.30% 19.00% 22.10%表4 洛阳市海外旅游人均花费目标预测方案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人均天花费(美元)168 168 170 200 230 260 逗留时间(天) 1.41 1.45 1.7 2.1 2.5 2.8 人均花费(美元)236.88 243.6 289 420 575 728 总收入(万美元)1706.3 2000 4500 10000 20000 34000 年增长率8.50% 18.00% 18.50% 13.90% 11.10%高方案人均天花费(美元)168 168 170 210 250 280 逗留时间(天) 1.41 1.45 1.8 2.3 2.8 3.2 人均花费(美元)236.88 243.6 306 483 700 896 总收入(万美元)1706.3 2020 5500 15000 33000 59000 年增长率0.09 0.225 0.227 0.163 0.124表5 洛阳市国内旅游未来收入目标预测方案1998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低方案人均花费(元)280 280 420 600 800 1000 收入(亿元)18.4 20.1 55.4 116.4 198 301.1 年增长率 4.50% 22% 16% 11% 8.70%高方案人均花费(元)280 300 500 700 900 1200收入(亿元)18.4 21.7 76 163.6 281.5 479年增长率8.70% 28% 17% 12% 11.20% 第四章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第十九条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战略途径1 新增长点战略:把洛阳旅游业作为洛阳市经济和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