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 鉴》。
从中国高校经费收入的结构来看(见下页图), 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从 1993 年的 92%下降到 2005 年的 45%,减少了 47 个百分 点。与此同时,学费收入所占的比例呈现总体上升 的趋势,从 1993 年 6%上升到 2005 年的 34%。
①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国家一般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研究”(BIA060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对策研究”(06JJD880001)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岳昌君(1966-),男,山东荣成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经济学博士。
No.1. 2010 General No.240
比较教育研究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010 年第 1 期 (总第 240 期)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①
岳昌君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71)
[摘要]本文使用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财政状况进行了国际比 较。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平均为 24.8%,财政性高等教育 经费占 GDP 的比例平均为 0.70%,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平均为 61.6%。中国在这三 个指标上的实际值均低于国际平均值,这表明中国应该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资力度。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也呈现出显 著的上升趋势。2001 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具有 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这一年不仅是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WTO)的年份,而且在这一年中国人均 GDP 首次超过了 1,000 美元 (具体数字为 1,042 美 元)。在此后的 7 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 2006 年人均 GDP 超过了 2,000 美元 (具体数字为 2,028 美元),而 2008 年人均 GDP 超过了 3,000 美 元(具体数字为 3,268 美元)。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 均可支配收入由 1978 年的 343 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15,780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 1978 年的 134 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4,761 元。居民收入的增 长带动了居民对各级教育需求的增长。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公共经费;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7667(2010)01- 0077- 05
一、引言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水平,为促进教育发展 提供了必要条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 入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大 大增加。1999 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开始大幅度地 扩展,高等教育入学率显著提高。2002 年中国高等 教育的毛入学率首次达到 15%,标志着中国高等教 育迈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截至 2008 年,中国高 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 23.3%,普通高等教育 在校生数超过 2 千万,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 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三、Fra bibliotek国高等教育经费状况
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使得政府有能力对于教 育提供更多的经费投入。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教育 事业像经济发展一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 经费投入显著增加。特别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由 1992 年的 729 亿元增加到 2007 年的 8,280 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大幅度增长有力地增加了 各级教育的入学机会,提高了生均教育经费水平, 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从财 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以下简 称为“公共教育投资比例”)这一指标来看,还一直 处于较低的水平,离 4%的发展目标差距较大,表明 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根据国家 统计局的数据计算,从 1992 年到 2007 年,国家财 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一直很低,只有 2006 年和 2007 年超过 3%。从最低值的 2.32%(1995 年) 上升到最高值的 3.22%(2007 年),用了 12 年的时 间,但仅增加了 0.9 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欧洲的俄罗斯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位于拉美 地区的巴西和位于东亚地区的中国处于大众化发 展阶段;而位于南亚地区的印度尚处于精英发展阶 段。这四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都与所处地区 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一致。
从“东亚三国”(中国、日本、韩国)的比较看,中 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远远低于日本和韩国。韩国的 高等教育入学率最高,2007 年的入学率高达 94.7%; 日本次之,2007 年的入学率为 58.1%;而中国 2007 年的入学率只有 22.9%。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究竟如何? 财政性经费所占的比例有多高?中国的经济发展 和财政收入能力是否可以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 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本文将通过统计描述和国际 比较的方法对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供给能力 和潜在需求进行实证研究。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财政能力
中国自 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 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到 2008 年为止,中国国内 生产总值(GDP)达到 3.86 万亿美元,位居美国和日 本之后,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尽管中国在 世界 GDP 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还有限,但是在世界 GDP 增量中所占的比例却很大,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 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 1978 年到 2008 年 的 30 年间,中国 GDP 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9.8%, 其中 1991~2008 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 10.4%。[2]
2002 20.1
10.4 12.7 50.5 86.8 80.5 62.9 53.3 55.2 67.0 47.9 25.7 18.9 9.3 22.8
2003 22.3 65.1 10.9 15.5 52.1 88.5 82.3 62.7 55.3 58.9 68.8 51.4 27.2 20.7 9.7 23.6
18.3
2000 16.1
9.6 7.7 47.4 78.4 69.0 58.1 52.9 48.6 60.1 40.7 22.5 15.0 8.7 19.7
2001 17.8
9.9 9.9 49.0 83.3 69.9 59.0 53.5 52.0 61.5 44.4 24.1 17.0 9.0 21.4
从“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比 较看,四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差距也很大,位于
— 78 —
No.1. 2010 General No.240
比较教育研究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010 年第 1 期 (总第 240 期)
中国高校经费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图(%)
2004 23.8 69.0 9.5 17.8 54.0 89.9 82.1 59.9 55.8 62.9 69.5 54.4 28.8 22.4 8.9 24.4
2005 25.5 71.1 11.0 19.6 55.3 91.0 82.2 59.4 56.1 65.3 69.7 57.1 30.1 23.4 10.2 24.3
此外,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的 高等教育都进入了普及化发展阶段。美国的高等教
育入学率近年来稳定在 80%左右;英国稳定在 60% 左右;法国稳定在 55%左右;而意大利呈现逐年上 升的趋势,入学率从 1999 年的 47.1%上升到 2007年 的 68.1%。
衡量一国政府对教育“努力程度”的一个重要指 标是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相似地,我们可以用财政性 高等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以下简称“公共高等 教育投资比例”)来衡量一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努 力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数据和指标》中 使用了这一指标,2005 年的数据中包括了 85 个国 家。[4]统计结果显示,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其公共高等教育投资比例也高。21 个发达国家的 平均值为 0.99%,而 64 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只有 0.74%,85 个国家的总平均值为 0.82%。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经费
投入也增长显著。但是,由于 1999 年以来高等教育 规模出现的大幅度扩展,中国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 投入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下降。从普通高校生均支出 来看(见表 1),在 1993 至 2006 年期间,2000 年的 生均支出水平最高,此后开始逐年下降,2005 年降 到谷底,2005 年的生均支出水平相比 2000 年下降 了 14.3%。[3]从教育生产函数来讲,教育质量与教育 经费投入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生均高等教育经费 的下降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2005 年中国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为 1,129 亿元(其中普通高校为 1,091 亿元),当年的 GDP 为 183,218 亿元,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占 GDP 的比例 为 0.62%。这一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值,也 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
从“金砖四国”的比较看(见下页表 3),俄罗斯 和巴西的公共高等教育投资比例较高,比例分别为 0.79%和 0.77%;而印度和中国的公共高等教育投资 比例较低,比例分别为 0.63%和 0.62%。从“东亚三 国”的比较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指标值都不
— 77 —
2010 年第 1 期 (总第 240 期)
比较教育研究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No.1,2010 General No.240
经济的高速发展显著地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水平,国家财政收入由 1978 年的 1,132 亿元人民 币增加到 2008 年的 61,317 亿元,自 1992 年以来 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特别是 2006 年、 2007 年、2008 年的增幅尤其显著,分别高达 22.5%、 32.4%和 19.5%。自 1995 年以来,国家财政收入相 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增加,由 1995 年的 10.3%增加到 2008 年的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