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

食用菌栽培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20分10*2)1、食用菌:可食用的的具有肉质或胶质子实体的大型真菌。

2、菌丝体:菌丝前端不断地生长,分支并交织形成的菌丝群。

3、初生菌丝:刚从孢子体萌发形成菌丝体。

4、次生菌丝:两条单核的初生菌丝经过质配发育而成。

5、三生菌丝:指次生菌丝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或许要繁殖的时候,菌丝体紧密聚集而成的组织化的菌丝。

6、菌核:由菌丝体紧密聚集而成的坚硬块状物的休眠体。

菌索:形似根须状,顶端有生长点子座:容纳子实体的棒状或头状结构7、子实体: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大型菌丝组织体。

8、菌环:内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

9、菌托:外菌幕被撑破,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而成的杯状、苞状或环圈状的构造。

10、原基:指子实体的原始体或器官形成的胚胎期,常呈颗粒或针头状。

11、木腐生菌:指生长在木材或树木上的菌类。

12、草腐生菌:指以禾草茎叶为生长基质的菌类。

13、菌根:是真菌和植物根系结合形成的共生体。

14、外生菌根:菌丝体紧密地包裹在植物根系的表面,并形成菌套的过程。

15、内生菌根:指菌丝侵入了植物根细胞内部的方式。

16、一级种(母种):用分离法首次得到的纯次生菌丝体。

17、二级种(原种):将母种扩大至粗放培养基上形成的菌种。

18、三级种(栽培种):将原种扩大到粗放培养基上形成的菌种。

19、孢子分离法:指在无菌条件下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长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20、组织分离法:利用子实体内部菌肉组织来获得军中的一种最简便的方法。

21、菇木分离法:利用菇木中菌丝的分离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

22、菌种退化:指菌种突然或逐渐丧失原有的生命力和生产性能的现象。

23、菌种保藏:指根据菌种的遗传性能和胜利、生化特征,认为地创造环境条件,使优良菌株稳定地保存。

24、菌丝球:在机械搅拌罐中,霉菌或放线菌的菌丝体有时会缠绕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小球,俗称菌丝25、内菌幕:指子实体在幼年时菌盖与菌柄见存在包摸,称内菌幕26、外菌幕:指有些伞菌幼年时包裹在整个菌蕾外面的菌模,成为外菌幕。

27、丝状菌肉:指全部由丝状菌丝体组成的食用菌的菌肉。

28、孢子印:指成熟伞菌在静止的空气中释放孢子时,其沉积物所形成的图纹。

29、异核体:由异核形成的双核菌丝称为异核双核菌丝体,又叫异核体。

30、选种:指讲自然界现有的菌株中通过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31、育种:根据人们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手段改造生物,培育新品种或新菌株的过程就称为育种》二、填空(20分)判断(10分10*1)选择(10分5*2)1、菌丝体按形成过程分为:初生菌丝、次生菌丝(主要的)和三生菌丝。

2、菌丝体的特殊形态:菌索、菌核和子座。

3、子实体的结构:都有:菌盖和菌柄部分有:菌环和菌托菌盖组成:表皮、菌肉、菌褶或菌管4、菌柄的着生方式:中生、偏生、侧生。

5、食用菌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根据质配方式分为同宗结合和异宗结合。

6、毒菌的类型:胃肠毒型、神经致幻型、肝损害型、溶血型、呼吸和循环竭型、过敏型。

7、食用菌所需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分。

8、食用菌的营养生理类型:腐生型、共生型、寄生型。

9、腐生菌的种类:木生菌、粪草生菌、土生菌。

10、食用菌对温度的需求规律:从高到低。

不需要温差刺激的为恒温结实菌类,需要温差刺激的为变温结实菌类(昼夜温差8~10度)。

11、食用菌培养料的适宜含水量一般为60%~65%。

12、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灭菌、紫外线灭菌其中热力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其中湿热灭菌的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常压蒸汽灭菌、巴氏消毒化学消毒灭菌法据浓度分为抑菌剂、消毒剂、灭菌剂,依状态分为液态和气态13、菌种按级别不同分为一级种(母种)、二级种(原种)、三级种(栽培种)。

14、菌种保藏方法:斜面低温法、矿油保藏法、自然基质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15、好菌种的外观:母种:菌丝白,整齐,粗壮,有弹性,萌发快等。

栽培种:无杂色,无黄水,无结皮,无原基,无干缩脱壁现象16、香菇的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代号:L 17、平菇的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代号:PL 18、金针菇的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代号:FI19、香菇生产发展趋势:江南→江北(原料丰富,阴雨天少,温差大,产量高,品质好利于生产)20、香菇、平菇都属变温结实、异宗结合型菌类,金针菇属于低温恒温结实、异宗结合型菌类。

21、平菇的子实体发育过程:原基期、桑椹期、珊瑚期、成型期、幼菇期、成熟期。

22、金针菇的品系黄色系:产量高,抗逆性强,适于鲜销,较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宽白色系:产量及抗逆性较低,适于出口,不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窄浅黄系:介于白色系和黄色系之间23、香菇栽培子实体发育的四个阶段:原基期、菌蕾期、幼菇期、成熟期。

三、简答(25分5*5)1、毒菌的中毒类型主要有哪几类?答:①引起胃肠中毒症状的毒菌;②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毒菌;③引起肝脏等内脏损害的毒菌;④引起溶血症状的毒菌;⑤引起呼吸和循环衰竭症状的毒菌;⑥引起过敏性皮炎的毒菌。

2、菌丝体可以形成哪些变态结构,其作用如何?答:菌丝体变态可以形成菌核、子座、菌索。

菌核的作用是:①贮藏养分②抵抗不良环境③萌发产生菌丝体或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菌索的作用:抵抗不良环境;子座其作用是:①渡过不良环境②形成产生孢子的机构。

3、以伞菌为例,说明担子菌子实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伞菌子实体由菌盖、菌肉、菌褶、菌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1)菌盖:形态大小、颜色等(2).菌肉:根据子实体的结构,可以将菌肉分为3种类型(丝状菌肉、泡囊状菌肉、胶质丝状菌肉)(3).菌褶和菌管:子实层、孢子(4).菌柄:菌柄生长在菌盖下面,是子实体的支持部分,也是输送营养和水分的组织。

菌柄的形状、长短、粗细、颜色、质地等因种类不同而各异。

(5).菌幕、菌环和菌托,他们都是由残留在菌柄上的内外菌幕发育而来的。

4、食用菌的交配系统分为几种类型?其特点如何?答:(一)食用菌的交配系统分为:同宗接合和异宗接合两种,而同宗结合又分为初级同宗接合、次级同宗接合;异宗接合分为二级性异宗接合、四级性异宗接合。

(二)初级同宗接合特点:由单个孢子萌发而形成的菌丝体没有亲和性,其菌丝每个细胞内含有两个一床物质相同的细胞核;次级同宗接合特征:由异核菌丝体产生的同宗接合,菌丝体具有结实性,并能产生子实体。

二级性异宗接合特点:是一种单因子异宗接合类型,其亲和性是由单一的等位基因Aa所控制;四级性异宗接合特征:是一种双因子异宗接合类型,其亲和性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1A2与B1B2)所控制。

5、食用菌生产为何受到重视?答: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肉质、胶质或纤维质的子实体,俗称“菇”“蕈”、“菌”、“耳”,例如香菇、平菇、猴头菌、黑木耳、银耳、榆耳和双孢蘑菇等。

所有食用菌都不能直接利用太阳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

但是它们营养类型多、适应能力强,能够利用不同有机物质,在特定环境中生长、繁衍。

食用菌按照进化速度的快慢可以分为腐生菌、寄生菌和共生菌三种类型。

腐生菌是指从动植物尸体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中获取养料,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一种营养方式的食用菌,腐生食用菌较易培养,多数已能人工栽培,如平菇和香菇;寄生菌是一种生物生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中摄取养料供生长和繁殖的食用菌,寄生食用菌大部分可以栽培,也有一部分不能人工栽培,如冬虫夏草寄生在鳞翅目幼虫体上,它杀死虫体,并将虫体变成长满菌丝的菌核形成冬虫夏草,蜜环菌、猴头、灵芝等寄生在树木上危害森林;共生菌是两种不同生物或两种生物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食用菌。

总之,其生产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是因为他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还有更大的药用价值等等。

6、什么是子实体原基?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条件是什么?答:(一)子实体原基是指子实体的元实体或器官形成的胚胎期,常呈颗粒或针头状。

(二)条件:菌丝体在生理上成熟,到达某种生理状态,体内合成并积累了大量物质到一定程度,这是原基形成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即促使或满足菌丝体内进行生理质变形成原基的必要环境,如养分、温度、湿度、光照。

因此当菌丝生长旺盛,能积累丰富的营养物质时,才能形成原基。

7、简述银耳与香灰菌的关系。

答:(1)银耳牙孢子没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不能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不能很好的利用淀粉,但香灰菌可分解纤维素为糖。

(2)香灰菌在银耳栽培中作用就是起一个伴生菌的作用。

香灰菌丝可以把银耳菌丝无法直接利用的木材变成可被利用的营养成分。

这样就有利于银耳担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定植和生长。

(3)在制备银耳菌种是,常混入香灰菌。

因此,银耳菌种实际上已不是纯粹的银耳菌丝体,而是银耳和香灰菌的混合物。

8、双孢蘑菇栽培中覆土的作用是什么?答:双胞蘑菇如果没有特殊微生物的作用,双胞蘑菇就难以进入子实体阶段。

栽培。

则蘑菇覆土的作用:吸附菌丝体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是覆土层中的微生物得意大量繁殖而产生许多能刺激蘑菇原基形成的激素类物质,从而促进蘑菇子实体的大量形成。

因此双胞蘑菇子实体只有覆土后才能大量形成。

9、食用菌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有哪些?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虫害有哪些?如何治?答:(1)食用菌生产的常见病害有:①竞争性杂菌(主要有细菌、放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②真菌性病害(主要有褐腐病,褐斑病、软化病等);③细菌性病害(细菌性褐斑病、菌褶滴水病、干腐病);(2)主要防治方法:一、保持清洁卫生;二、加强管理;三、调节卫生环境。

四、药剂防治。

在食用菌生产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0、目前鸡枞为何还不能实现人工栽培?答:鸡枞是共生菌,共生菌是两种不同生物或两种生物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互利互惠,相互依存的食用菌,共生菌都不能人工栽培,但是国内外正在进行半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如热带菇类与白蚁或蚂蚁在自然条件下,鸡枞只能生长在白蚁窝上,白蚁为鸡枞提供生存基质,鸡枞在白蚁窝内生长为白蚁提供食物一一菌丝体,白蚁和鸡枞间彼此依赖生存。

11、食用菌生产中应注意哪些生态因素?答:食用菌的生长发育与外界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产中要注意的生态环境因素有:温度。

基质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酸碱度、氧和二氧化碳、光线、生物因素等。

12、什么是食用菌深层发酵?它有哪些用途?答:(1)食用菌深层发酵是指将菌种培养在发酵罐或圆锥瓶内,通过不断同期搅拌或振荡,是菌体在液体深层出繁育的方法。

(2)用途有:①生产液体菌种②生产食品③生产真菌药物的原料④生产饲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