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业务流程再造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分析

业务流程再造的失败与成功案例分析


25
讨论:马士基物流如何重组?
重组集中在两个层面展开:业务管理机制的转变和公司组织架构的 分离以前是以区域为概念的横向管理,公司的四大业务都归到当地总经 理手里;以后,则是以业务为概念的纵向管理,四块业务的当地经理都 直接向各自的最高业务部门负责。出口物流、进口及国内物流,还是国 际海运货代,或是空运,它们不光独立处理自己的业务,还将逐步拥有 自己的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到最后,在“政策成熟的时候”,它 们都将注册成为独立的公司。 这个目标最晚将在2005年全部完成。到那时,如果客户需要空运或其 他单项服务,就直接找马士基空运公司或其他马士基业务公司;如果需 要多站多环节的整合服务,则可以找重组后的马士基物流公司,由后者 做出整合服务方案,向集团内或者集团外其他公司采购各项服务,打包 后卖给这些客户。”那时的马士基物流,就已经悄然地实现了“变身”, 从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蜕变为一个“第四方物流公司”。
23
讨论:马士基物流为什么重组?
马士基物流全球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在70多个国家设有200多
个办事处,员工超过3,500人。马士基物流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进入中 国,总部设在上海,在沈阳,天津,青岛,北京,武汉,厦门,深圳 和广州等地设有分公司,还在大连,南京,宁波,重庆,福州及哈尔
滨设有办事处。
作为世界物流业中的先行者,马士基物流的宗旨就是在全球范 围内为客户提供经济高效,一步到位,完善的集运服务。服务范围涉及供 应链管理,空运,海运代理,报关代理,内陆运输,仓储及物流分拨。
20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改革前 分别采用第三方物流 没有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各个公司物流独立分散 物流、生产、销售不是彼此制约 导致结果 供应商繁多臃肿,责任感不强 总部常要查看不同公司的成堆的物流报表 集团采购质量标准不统一,很难讲价 物流占用流动资金多,库存较多
21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革命把海尔带入“市场经济”。这场革命有些像“打土豪,分田地” 的土改,打散了过去各单位“小而全”的各种功能,采购、研发、生产、 分销等都在企业内部专业化运营。如果这个大方向是对的,革命就不会 像请客吃饭一样轻松。生产单位将采购和分销的权利让渡给物流和商流 公司,多样化产品的采购和分销都集中到一个大实体手中。那么,物流 部和商流部将如何有效管理多样化产品的采购和分销?单纯管理冰箱或 空调与同时管理冰箱和空调终究是两回事情。 海尔电子商务本部部长梁旭说:BPR以后,采购和配送的复杂程度 增大;市场链取代了原来的行政命令,部门间的责任心一时松懈。空调 生产就曾因此出现送料不及时的情况。按照新规则,空调产品部就向物 流索赔。但即使是赔了钱,生产不照样耽误了吗?张瑞敏不会不明白 “世界上很多损失不是钱能够补偿的!”索赔案例越多,集团的“内耗” 就越残酷。
北京 (采购中心)
需 求 广州 (子公司) 采 购 上海 成都
虚拟业务
经 销 商 客 户 客 户
经 销 商
客 户
客 户
客 户
13
案例研究三:软件公司分销中心流程重组
北京 (采购中心)
需 求
(分销中心)
广州
上海
成都
经 销 商 客 户 客 户 客 户
经 销 商

流程重组分析
虚拟业务也软件业务整合 供应链一体化整合 需求信息共享,实行VMI
案例:柯达(电子)重组流程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是美国柯达公司(Kodak)在上海的全资子公司,1996年3月 建成投产,现有员工400多人。该公司主要负责柯达相机的生产,其销售则由柯达公司上 海总部负责。该公司产品主要有APS相机、CBIO相机与一次性相机等。公司成立之初,采 用了传统的以职能为取向的组织结构模式。
改革
取得成果

辞掉第三方物流 各事业部物流拆分整合成集团物流 搭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物流和商流、生产是收费服务关系 按用料和成品销售与供应商结算 物流公司可对外做第三方物流

集团对外统一物流形象,容易和供应商讲价 供应商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不必提前付钱给供应商 库存资金和仓库面积大大减少 采购、配送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物流成了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现在存在的问题:
现在物流本部处理的是上万 种产品的采购和配送,他们真的 了解所有产品采购配送特性吗? 革命之后,各个工厂具备的采购 专业性缺失后,繁杂的任务常导 致采购不合格、送料不及时、供 应商选择欠佳等一堆问题;还有, 由于权力分化,各自更加关注切 身利益,一旦“扯皮现象”发生, 供应商、物流、生产、商流、资 金流等都要牵扯进来,解决起来 费时费力”
14
案例研究四: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改造高速路上疾驰的重型卡车”
海尔和一帮国际车手在 高速路上赛车,突然大 家要到一个更高的高速 平台上“抢道”,我们 没有机会停下来换辆好 车,就只能改造正在疾 驶的跑车。海尔就是要 靠这辆改造的跑车跳跃 到更新的高速平台上去! -所谓更新的高速平台 ,就是新经济。
8
案例研究二:净水配送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某上市公司下属的水业公司是一家净水生产和配送公司。 有一个生产中心,22个水站,大部分是直营的。 其配送体系分两个阶段: 生产中心到各个水站的内部供应体系(面包车) 水站到客户的配送体系(人工) 每个水站的服务范围:半径2公里 服务水平:2小时内送到 战略目标: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不但在物流成本进一步 降低的同时使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还要让物流网络 成为增值的网络。 企业的经营者认为:他们现在的服务已经在同行业前茅,但距离 战略目标还很远,按目前的做法,已经无法在改进了。 你觉得: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
2001年底,兼管物流的马士基海陆总裁苏恩深在年终总结中说: 利润远远低于预期,基本不赚钱,接近成本线,但是并没有亏损。
24
讨论:马士基物流为什么重组?
近两年随着中国物流市场迅猛成长,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以前客
户要求马士基提供的多是单项物流服务,如今综合性的整合服务要求大大增多,尤 其是近600家跨国客户———它们的出口业务占了马士基物流业务80%以上,它们要 求马士基物流提供产品从出厂、包装、陆运、海运直至到销售商手上的整合式物流 服务,而且要求整个供应链都要透明,可以随时了解货物在各个环节的状态——— 这要求更高效、更专业的管理。
5
6
7
案例:柯达(电子)重组流程
流程局部重组的分析 局部重组的缺陷: 短时间内有效,但是长期力度和效果不好; 再造后,经过一段时间容易出现问题:产品多样化 后的管理成本,职能部门的臃肿等等。
结论:局部流程重组的力度是有限的,其效率也不可 能很大,其持久性也很难保证。据一些流程中人的反 映,他们现在的工作干劲与重组开始实施时相比,有 明显的减弱。可见,系统重组是必然的。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海尔市场链同步流程模型
18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海尔革命”评估
革命性 1 市场反映速度加快 2 与用户的距离缩短 3 采购与销售成本降低、效 率提高 4 管理集约化和市场化 5 减少了原料和成品库存 6 改变了行政性的企业制度 7 精简了机构和人员
风险性 1 整体职能与专业职能的矛 盾 2 集权、受权、分权的矛盾 3 整体决策与分散决策的矛 盾 4 信息系统的协调矛盾 5 业务流程咬合僵硬 6 决策机构变革和产权革命 缺失
下一步 1 开展大规模按需 定制 2 开展大规模按单 采购 3 开展大规模网上 销售 4 向服务业转型 5 新经济企业
19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张瑞敏谈“物流革命”
对于制造业来说,80年代制胜的武器是质量管理;90年代制胜的武器是 流 程 再 造 ( BPR ) ; 2000 年 制 胜 的 武 器 是 满 足 个 性 消 费 的 速 度 !
15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海尔革命”步骤 · 变革酝酿:因新经济和国际化需要,简单提出市场链思想和 BPR思路。 · 变革启蒙:集团内部单位实体间转向服务意识。 · 结构调整:由直线行政职能的“金字塔结构”转向项目小组 式“矩阵式结构”。
16
案例研究五:海尔的价值链“革命”
“海尔革命”步骤 · BPR1:把每个事业部下属的采购、财务、销售、进出口业务 拆分出来,整合成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物流、商流、资金流和 海外推广四个本部(BPR)。
11
案例研究二:净水配送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流程重组分析: 通过统一的客服中心,与客户和生产车间联系,对客户负责 水站作为水仓库,进行生产厂和客户的补给和配送 问题:水站库存的控制,;对送水服务的控制
客服中心 控制中心
统一补水 水站 生产车间 送水
电话订水 客户
送水
12
案例研究三:软件公司分销中心流程重组
3
案例:柯达(电子)重组流程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流程重组后的产品生产流程图
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流程重组后的组织结构图
4
案例:柯达(电子)重组流程
重组流程给柯达(电子)带来的变化 责任扩大,工作强度提高。 权力的扩大。 避免了经理人员之间的矛盾,部门间的摩擦消除。 工作效率提高。 顾客成为第一服务对象。 统筹、协调力度提高。 原工程部经理、现为APS经理讲到:“重组流程前,我们是 传声筒,充其量是执行经理的'手'和'脚'的功能,执行其 身体的局部职能;重组流程后,我们似乎成了以前的一个 执行经理。重组流程使执行经理分身有术。”
2
案例:柯达(电子)重组流程
在这个组织结构中,整个公司生产运作由执行经理负责,其下属的生产部经 理、工程部经理、品管部经理及物料部经理,分别负责相应的生产、工艺过 程和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及物料管理的采购与库存。该公司产品的生产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