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指南ppt课件
➢ 所有患者做颈、胸部、腹部、盆腔CT。 ➢ 推荐做PET-CT替代CT。 ➢ 原发于鼻腔和韦氏环时做头颈部CT ➢ 胃肠道受侵时做胃肠镜 ➢ 中枢神经受侵时做腰穿以及颅脑MRI
DLBCL 一线治疗推荐
年轻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年轻低危患者 aaIPI = 0
6X R-CHOP21
年轻低危患者
III期
膈肌上下淋巴结区域均有侵犯 (III),可伴有结外器官
侵犯(IIIE)或脾侵犯 (IIIS)或两者均侵犯 (IIIES)
IV期
在淋巴结、脾脏和咽淋巴环之外,一个或多个器官或
组织广受侵犯,伴有或不伴有淋巴结肿大等
Lister TA et al. J of Clin Onc 1989;7(11): 1630-6
指性:48%
套细胞淋巴瘤 5%
慢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小未细分类的:6% 胞淋巴瘤:毛6%细胞白血病: 0%
脾边缘区淋巴瘤: 1%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1%
伯基特淋巴瘤: 2%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3%
滤泡性淋巴瘤 8%
结外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淋巴瘤:10%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特殊
无心功能不全:6x R-miniCHOP21 有心功能不全:慎用阿霉素
复发/难治性DLBCL
>30%的DBLCL患者最终复发 大部分在治疗后早期复发 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复发 晚期复发患者即使初治时临床特征较好,复 发后仍然预后较差
复发/难治性DLBCL的治疗推荐
二线化疗方案 ±美罗华
体能状态评分:
LDH: 结外受累部位:
疾病分期:
>60岁
2-4 >正常值
>1个 III或IV期
体能状态评分: 2-4
结外受累部位: >1个
疾病分期:
III或IV期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0-1 2 3 4-5
5年DFS 70% 50% 49% 40%
5年OS 73% 51% 43% 26%
预后好于 非GCB。
DLBCL 诊断
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
典型的免疫表型:
•泛B细胞表型:CD45+、CD20+、PAX5+、CD3•生发中心型:CD10+或BCL-6+,IRF4/MUM1•非生发中心型:CD10-、IRF4/MUM1+;或BCL-6-、IRF4/MUM1-
初次诊断推荐切除或部分切除活检 针刺活检仅限于无法进行切除活检时
与CHOP无交叉耐药
完全或部分缓解
具备移 植条件 干细胞移植支持下
的大剂量化疗±局 部放疗 (30-40Gy)
不具备移植条件 或 病情稳定或进展
临床试验 最佳支持治疗
二线方案众多,但仍然缺乏标准方案
拟行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DHAP(地米/顺铂/阿糖胞苷) ±美罗华 ➢ESHAP(vp16/甲强龙/阿糖/顺铂) ±美罗华 ➢GDP (吉西他滨/顺铂/地米) ±美罗华 ➢Gem 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美罗华 ➢ICE (异环/卡铂/vp16) ±美罗华 ➢MINE (美司钠/异环/米托/vp16)±美罗华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 巴瘤诊治指南
DLBCL的定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为侵袭性大B 淋巴细胞肿瘤,呈弥漫 性生长。肿瘤细胞核与 正常组织细胞核相近或 大,细胞体积大于正常 淋巴细胞的两倍。
常见的 B-非霍奇金淋巴瘤
B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3%
弥漫大B细胞 淋巴瘤,非特
不计划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临床试验 ➢来那度胺 ➢美罗华 ➢CEPP +美罗华 ➢EPOCH +美罗华
中枢神经系统预防
中高危、高危患者,尤其两个及以上部位结外累及 或LDH升高的患者,有CNS侵犯风险。 —— 此类患者需要预防治疗
风险分组 低危
低-中危 高-中危
高危
风险数 0 1 2 3
5年DFS 56% 44% 37% 21%
5年OS 83% 69% 46% 32%
The International Non-Hodgkin's Lymphoma Prognostic Factors Project. N Engl J Med. 1993; 29:987–94
类型:6%
LPIS,李小秋教授
DLBCL的临床特征
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50-70岁,男稍多于女 淋巴结肿大。40% 病变于结外,包括胃肠、
皮肤、CN系统、软组织和各脏器 多为临床III-IV期 预后与年龄、分期、风险分组、LDH等有关 分子学或免疫组化亚型与预后相关:GCB型
DLBCL的体能状态评分
ECOG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
0
正常生活
1
有症状,但不需要卧床,生活能自理
2
50%以上时间不需要卧床,偶尔需要照顾
3
50%以上时间需要卧床,需要特殊照顾
4
卧床不起
DLBCL的预后判断
国际预后指数(IPI)
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aIPI)
适用于年龄<60岁的患者
年龄:
aaIPI =1 同时伴大包块(>7.5CM)
8X R-CHOP21
结束后再加受累野放疗 或直接高强度R-ACVBP
年轻高危患者 (aaIPI≥2)
尚未标准, 建议R-CHOP 基础上 增加药物或密度。CR后ABCT.
DLBCL 一线治疗推荐
老年DLBCL患者的一线治疗推荐
考虑给 8R- 6/8 X CHOP21 超高龄(>80y)
DLBCL的分层标准
年轻 (<60)
老年 (≥60岁)
aaIPI =0
无大包块
9%
低危
预后良好
60%
aaIPI = 1 或有大包块
13%
低危
预后欠佳
aaIPI≥2
18%
高危
预后不良
DLBCL的治疗前评估
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
心肺、肝脾、腹部肿块、全身皮肤 体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ECG、LDH、β2-微球蛋白 都应骨髓活检及穿刺,以明确是否存在骨髓受侵。 > 1.6cm 乙肝相关检查、DNA拷贝,HIV。丙肝检查只需高危患者中检测 影像学检查
需联合免疫组化、流式、PCR技术等 免疫组化病理分型对临床预后的指导意义仍有争议
DLBCL的分期
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I期
侵犯单个淋巴结区域 (I)
侵犯单个结外部位 (IE)
II期
侵犯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区域,但均在膈肌的同侧
(II),可伴有同侧的局限性结外器官侵犯 (I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