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生物学绪论 ppt课件

普通生物学绪论 ppt课件

45亿年前地球形成 38亿年前生命出现 生物经历了低级—高级;水生— 陆生;简单—复杂的演化,现在 仍在演化中。
生物对环境的 要求是严格的
1700万 (200万)
生命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生命的基本特征(8)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1)元素成分
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是普遍存在于无机界的C、H、O、N、P、 S、 Ca等元素,不存在特殊的生命所特有的元素。
5、稳态
稳态是指动物在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条件下,运用内部 调节机制,消除外部因素变化所施加的影响,维持内部环 境如温度、pH、水分、离子浓度等的稳定。
6、生长和发育
(1)生长
单细胞生物生长:细胞体积与重量的增加 多细胞生物生长:细胞的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
(2)发育
在生物体的生活史中,其构造和机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由幼体 形成一个与亲体相似的成熟个体,然后经过衰老而死亡,这个总的转变 过程叫做发育。 但是在高等动、植物中,发育一般是指达到性机能成熟时为止。
(2)分子成分
{无机物:水、无机盐
生物体
{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维生素等 有机大分子(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 核酸 糖类 脂类
2、严整有序的结构
(1)生物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是严整有序的。 生物分子→细胞器→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 (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
(2)学科宏观化:环境生态学引起极大的关注,生态问题是直接关系
到人类存亡的问题。
(3)向生命本质前进(微观方向: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而
7、繁殖、遗传和变异
(1)繁殖
当有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大小和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 数目增多,种族得以延续,这种现象叫做繁殖。
(2)遗传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生物体把它们的特性传给后代。
(3)变异
种豆虽然得豆,但所得的豆也不会完全一样。它们不但彼此不一样,它们 和亲代也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没有这种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普普通通生物生学物绪学论 (General biology)
第一部分 生物分子与细胞 第二部分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三部分 植物生物学 第四部分 动物生物学 第五部分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第六部分 环境与生态
普通生物学绪论
一、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3.5学分,56学时
二、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普通生物学》, 王元秀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5月.
(三)近代生物学时期
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近代生物学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 在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的有维萨里等人的解剖学,哈维的生理学, 林耐的分类学以及从18世纪末并继续到19世纪初的拉马克等人的进 化学说。 近代生物学的主要领域在19世纪都获得重大进展。如细胞的发现,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孟德尔遗传学的提出。巴斯德和科赫等 人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科学基础;17世纪建立起来的动物(包括人体) 生理学到19世纪有了明显的进展。
(二)古代生物学时期
奴隶社会(约4000年前开始)和封建社会后期,人类进入了铁器 时代。植物学、动物学和解剖学还停留在搜集事实的阶段。但在 搜集的同时也进行了整理。 古代的生物学在欧洲以古希腊为中心,著名的学者有亚里士多德 研究(形态学和分类学)和古罗马的盖仑(研究解剖学和生理 学),他们的学说在生物学领域内整整统治了1000年。 中国的古代生物学,则侧重研究农学和医药学。
四膜虫
三、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闭卷考试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总分100分)×30%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70%
➢平时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由出勤(10%)、作业(80%)和课堂表现(10%)组 成。
绪论
主要内容:
1、介绍生物学的定义 2、生命的基本特征 3、生物学的分科 4、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5、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6、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7、学习普通生物学的方法
基本要求:
1、掌握生物学的定义和生命的基本特征; 2、熟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3、了解生物学的分科、发展简史以及与现代社会 生活的关系。
一. 生物学的定义
★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命的 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探讨 生物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1、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物圈(biosphere)。
8、适应
两方面的含义: ①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 ②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
下的生存和延续。
普通生物学绪论
普通生物学绪论
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古代生物学时期、近代生物学时期和现 代生物学时期。
(一)萌芽期
生物学发展的萌芽时期是指人类产生(约300万年前)到阶级社会 出现(约4000年)之间的一段时期。这时人类处于石器时代,原 始人开始了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并有了原始的医术,这一切为生 物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研究对生物学和人类发展的作用。
• 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向:
(1)学科精细化,同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辅及综合:
50年代——核技术年代;60年代——空间技术年代;70年代——电子技 术年代;80年代——生物技术年代;90年代——生物高科技年代;21世 纪——生物世纪(生物芯片,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生态系统
3、新陈代谢
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流动, 这种现象叫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
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能量代谢 放热 吸热
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呼吸作用
同化作用:光合作用等
4、应激性和运动
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一定的反应,反应的结果使生物 “趋吉避凶”,这种现象叫应激性。
(四)现代生物学时期
➢ 遗传学向理论(包括生物进化)和实践(主要是植物育种)两个方 面深入发展。
➢ 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生物物理、生物数学应运而生。 ➢ 50年代中期,产生了分子生物学。 ➢ 细胞学也进入分子水平,出现了细胞生物学。 ➢ 20世纪蓬勃发展的生态学在生物学中的地位日益增长。它的研究范
围从群落扩大到生态系统,对生产和社会已产生重大的影响。 ➢ 此外另一门崭新的学科——神经生物学猛然崛起,人们愈来愈体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