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上课讲义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上课讲义

根据运动中有无外力分为:
(1)助力运动:需要借助外力完成主动 运动,用于肌肉开始收缩但力量不足时, 以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如滑轮 肌力2级
(2)随意运动:用于关节运动,肌肉力 量训练,如日常体操、行走等
(3)抗阻力运动:必须克服外力完成, 用于耐力训练与力量训练.如哑铃训练
运动疗法分类
• 二、按能量的消耗分类 • 1、放松性运动 • 2、力量性运动 • 2、耐力性运动(有氧运动)
• 2)协同收缩: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肌张力增加但 无关节活动。
• 2、动态收缩:关节活动 • 1)等张运动:肌收缩时,长度有变化而张力不变,但关
节角度发生变化的训练。渐进性抗阻训练法是有效的等张 法。
• 2)等速运动在专门的等速训练器上进行,在运动过程中 的任何一点,肢体的肌张力都达到最佳点。
(一)关节活动技术
1)被动:病人完全不用力而在外力作用下达到的 关节活动范围
• 持续被动活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 2)主动助力:病人在外力的辅助下完成。 3)主动: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的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技术护理要点
• 评估:疼痛,禁忌症 • 部位的准备:矫形器、假肢 • 每个关节做平滑有节律的活动5-10次。 • 记录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评定的目的和作用
• 明确功能障碍情况 • 制定康复目标、确定康复治疗方案 • 判定治疗效果、修正康复治疗 • 帮助判断预后、增强医患信心、加强医
患合作
康复评定决定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
CONTENTS
4
1
物理治疗 physical therapy,PT
运动治疗与物理因子疗法
第一节 物理治疗
定义
3M治疗
通过功 能训练、物理因子和 手法治疗,重点改善 肢体功能的一种治疗 手段。
包括:力(运动、压
力)、声、光、电、 磁、热、冷等。
一、运动疗法
• 定义:运动治疗以运动学、 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 础,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 以手法和器具为载体,达到 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 的治疗方法,是康复医学中 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之一。
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疾病
–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 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 运动器官疾病
–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 内脏器官疾病
–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 代谢障碍性疾病
–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运动治疗的禁忌证
● 体温在38°以上者 ● 安静时心率>100次/分者 ● 安静时心绞痛发作者 ● 血压过高/过低,且有自觉症状者 ● 骨折愈合不良 ● 剧痛 ● 心衰
– 加热牵引 – 完全松弛 – 小心水肿或炎症组织
牵伸技术护理要点
• 评估; • 体位; • 与肌肉收缩相反方向; • 耐受疼痛; • 观察(组织水肿)
肌肉的收缩形式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 向心性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
– 离心性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
• 控制肢体坠落速度
• 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
相对禁忌症
❖ 感染性疾病、发热、 器官功能失代偿、 严重衰竭
❖ 重症患者或疾病的 急性期现代运动治 疗学提倡被动运动
运动疗法的常用技术
• 关节活动技术 • 软组织牵伸技术 • 肌力增强训练技术 • 协调性训练技术 • 平衡能力训练技术 • 步行训练技术
• 呼吸训练技术 • 医疗体操 • 神经发育疗法 • 运动再学习疗法 • 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
等长、等张和等速收缩特点比较
项目
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
等速收缩
Hale Waihona Puke 速度 阻力固定不变(0°/s)
变化,不易控 制
可变,顺应性阻力
固定,受杠杆 作用影响
可任意选定 (1~500 °/s ),运动速
度恒定
可变,顺应性阻 力,与运动速度
有关
运动幅度

全幅或半幅
全幅或半幅
运动疗法作用
• 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和活动耐力;克服运 动障碍,提高移动、站立、行走能力;
2
作业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y,OT
以发展为目的,鼓励回归社会家庭
3
语言治疗 speech therapy,ST
语言障碍、构音障碍、智能障碍
4
康复工程 矫形、辅助器具的使用
5
中医康复
针灸、推拿、太极拳等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1 掌握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 2 熟悉言语治疗的形式和原则。 3 了解其他物理因子治疗、中医康复。
(二)软组织牵伸技术
• 定义:利用外力牵伸拉长 挛缩或缩短的软组织,并 做轻微超过组织阻力和关 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 分类:手法、器械、自我 牵伸
关节功能牵引法
• 基本方法 – 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 – 在远端肢体上按需要作重力牵引
• 原则 – 重量
• 疼痛耐受
– 时间
• 持续 • 10~20min, 1~2/d
• 改善神经肌肉功能;抑制肌肉的异常紧张; • 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提高平衡协调功能; •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增进体力,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全身循环功能; • 预防临床并发症; • 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消极情绪。
运动疗法的特点






















基本原则: ❖针对性、渐进性、 持久性、 综合性、安全性
运动疗法分类
• 三、根据作用部位分类 • 1、局部运动 • 2、全身运动 • 四、根据是否使用器械分类 • 1、徒手运动 • 2、器械运动
运动疗法分类
• 五、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 1、静态收缩:肌肉收缩,关节不发生活动。
1)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张力改变,关节不发生活 动。用于关节疼痛和关节不允许活动情况下; 等长阻力训 练是增加肌力的最迅速的方法。
运动疗法分类
一、按动力来源分类: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 1、被动运动 利用外力完成运动,用于肌力0-1级(瘫痪或很软弱肢体)
– 预防挛缩和粘连\刺激伸屈反射\增强本体感\为主动运 动作准备
器械或手力,如手法治疗、被动活动治疗仪 如牵引、按摩、关节松动法、肌肉牵拉等方法。
运动疗法分类
2、主动运动
– 改善心肺功能和全身状况\增强肌 力和改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