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1.11

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1.1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文):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英文):The comparison with daily etiquette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land学院对外汉语学院年级专业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X学号XXXXXX指导教师XXXXX完成日期 2016 年 1月上海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2015 年1月9日上海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注:本表与毕业论文(设计)一起存档,保存期为四年。

上海XXX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学院:XXXXX注:本表由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方案和实际指导情况填写,在指导工作完成后交学院存档,保存期四年。

5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对比中国和泰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在历史上早有来往和联系,在今天,更是越来越频繁。

人们在交往中需要交流,交流就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理解对方的文化,懂的对方的礼仪,这样才能够使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促进双方的感情。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从个人礼仪、婚庆礼仪、社交礼仪这三个常见的日常生活礼仪入手,分析中泰两国礼仪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最后点明礼仪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总结整篇论文。

关键字:中泰,个人礼仪,婚庆礼仪,社交礼仪The comparison with daily etiquette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ThailandChina and Thailand are of Asian countries, in the history of correspondence and contact, today, is more frequent.People need communication in a relationship, you need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s culture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 each other's culture, and understand each other's etiquette, so can make both sides of communication become more smooth and natural, reduce unnecessary friction, increase mutual trust and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from personal etiquette, wedding etiquette, social etiquette these three common etiquette of daily life, analysis of China and Thailand etiquette cultu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finally point out the etiquette in the role of social development, finally summarizes the whole paper.Key words: China and Thailand, personal etiquette, wedding etiquette, social etiquette目录第一章绪论 (8)(一)选题意义 (8)(二)研究现状 (8)(三)研究的范围 (8)(四)研究的方法 (8)第二章中泰个人礼仪对比 (9)(一)着装礼仪 (9)1.着装要求 (9)2.代表服饰 (10)3.着装特点 (12)(二)言行举止礼仪 (13)1.言行举止要求 (13)2.言行举止方式 (13)3.言行举止特点 (14)第三章中泰婚礼礼仪对比 (14)(一)婚庆装饰 (14)(二)婚庆流程 (14)(三)婚庆礼仪 (15)第四章中泰社交礼仪对比 (17)(一)会面礼仪 (17)(二)餐桌礼仪 (18)(三)赠礼礼仪 (19)第五章中泰礼仪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的作用 (20)(一)提高民众的修养素质,塑造高尚人格 (20)(二)增强社会交际沟通的能力 (20)(三)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20)结语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绪论(一)选题意义在当今国际社会不断发展并且密切交往的今天,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日益增多。

中国和泰国同属于亚洲国家,在历史上早有来往和联系,在今天,更是越来越频繁。

人们在交往中需要交流,交流就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理解对方的文化,懂的对方的礼仪,这样才能够使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促进双方的感情。

也因此,对比中泰日常礼仪文化,在日后中国人和泰国人的交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随着中泰两国的交往不断的增多和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中泰日常礼仪文化上来,但目前能够引用的论文材料并不多,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较多的学术方面的文章,更多的是在中泰两国日常礼仪文化上的介绍,而并没有总结两国礼仪的特点以及所代表的文化,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特意中日常礼仪的介绍出发,总结并归纳了两国日常礼仪以及其背后的两国文化的特点。

(三)研究的范围研究范围仅限于中国和泰国文化方面的对比,主要包括常见的个人礼仪、婚庆礼仪、社交礼仪三个方面,选取这三个方面的目的是,这三个方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礼仪分析和对比,从而更好的了解两国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四)研究的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调查法,通过对各种前人资料的查阅以及结合当前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将两国礼仪文化的内容、方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二章中泰个人礼仪对比(一)着装礼仪1.着装要求中国人要求穿着整洁,衣服并不一定要高档华贵,但要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给人以衣冠楚楚、庄重大方的感觉。

整洁并不是因为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因此这是良好仪态的首要印象。

其次要与身份、年龄相符在社交场合,如果忽略自己的社会角色而着装不当,很容易造成别人对你的错误判断,甚至会引来误解。

政府官员代表国家出席一些正规场合,就应该穿得传统或保守些,显得重视。

男士出席各类活动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足矣,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换。

出席白天活动时,女士一般可着职业正装,而出席晚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鲜艳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围巾。

出席晚7点以后的正式晚宴等,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晚礼服——长裙。

【1】泰国人在一些正式场合,喜欢穿民族服饰,并以此为荣。

平时喜欢穿衬衫、长裤、裙子。

商务场合喜欢穿深色的套装或套裙。

多穿衬衫,长裤与裙子。

只有商务交往中,才穿深色的套装或套裙。

颜色方面,喜欢穿鲜艳的颜色,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日期。

但在公共场合,尤其参观王宫,佛寺时,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被禁止的。

去泰国人家里做客或进入佛寺前,在门口脱鞋子,帽子和墨镜。

坐或站,鞋底不能露出,不要以其朝向对方。

去泰国旅行,最好自备拖鞋。

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而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当地习俗着正装。

2.代表服饰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它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如图1。

【2】图1女筒裙(如图2)是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1910-1925)开始流行。

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左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

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3】图23.着装特点中国人着装特点是大方得体,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着装要求,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和素质,同时着装更加跟进时代的潮流进步,与国际上的着装要求接轨。

在民族服饰上,一般少用于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都是正式场合,以旗袍为例,对穿着人的身材有较高的要求,以泰国的着装要求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颜色鲜艳亮丽,引人注目。

(二)言行举止礼仪1.言行举止要求要说的轻巧。

明明是这,但是却要换个说法,这就是中国人说话的潜规则和含蓄文化。

同时中国人还要求说话要给对方留有余地,要留有面子,让对方能够在众人面前得到尊重,否则会被认为不给面子,不留情面的行为。

在中国人面前直白的表达,很容易触怒对方,让对方觉得难堪,以至于影响了双方关系的和谐。

中国人很避讳“4”这个数字,因为它的读音与汉语中的“死”( die)字相同。

所有的号码包括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等,只要带有“4”的就很少有人问津。

泰国人谦虚(在泰语中是Kreng Chai),对客人热情,乐于帮助他人(在泰语中是Num Chai)。

泰国有传统的经典,比如说《思想钻石》、《举止得体的人的特点》。

它们普及了泰语的语法,教会泰国人说上层人的语言。

在泰国有一个很注明的关于人的谈吐和行为的观念:一个人的语调代表他的语言,一个人的行为代表他的家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