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稳层施工技术交底

水稳层施工技术交底


宽度(mm)
每 40 延米 1 处
水稳层施工技术交底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
项目(产品)名称
技术交底记录表
道路工程施工
编 号:JSJD2014-
交底地点
交底时间
2014 年 月 日
交底文件名称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组织人(签名)
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压路机倒车自然停车,无特殊情况,不许 刹车;换挡要轻且平顺,不要拉动基层。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应原路 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 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进行铲平处理。
压路机碾压时的速度,第 l~2 遍为 1.5~1.7km/h,以后各遍应为 1.8~
度相匹配,避免中途不必要的停机,摊铺速度在 1.0~3.0 米/分钟。另外,也 要保证摊铺机的夯锤或夯板的震捣频率均匀一致,这些数据均可通过试验段总 结出来,一旦得到可靠数据,就要恒定使用,不得随意调整。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因故中断然 2 小时或一天的工作段结束时必须设置 横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未端。
第一、二层连续摊铺时间控制原则为:第一层碾压合格后,在水稳初凝前 铺筑第二层水稳。
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 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一般不超过 2h,根据含水率最大不超过 2.5h。 1.3.1 工艺流程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混合料运输→摊铺整形 →碾压→覆盖养生。
养生期不应少于 7d。在养生期间应采取硬隔离措施封闭交通,严格禁止施 工车辆通行。养护完成的基层上禁止一切超载车辆通行,同时应采取措施避免 车辆集中快速行使,以保护基层骨料不受破坏。
养生工作设专人负责,监督洒水车经常洒水,使水稳表面保持潮湿状态, 不受遍数和用水量的影响,另外洒水时要注重洒匀洒足,特别是边缘一定要注 重洒到位,养生 5 天后,可洒布透层油或封层油,否则应一直养生至透层油喷 洒后。
(6) 碾压
压路机的选择:建议采用配备较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两台,双钢轮(或三 钢轮)、胶轮压路机各一台。
碾压遵循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方向,由路边向 路中、先轻后重、先下部密实后上部密实、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 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压实时,遵循双钢轮初压 2 遍→轻振动碾压 1 遍→重 振动碾压 3 遍→胶轮(或钢轮)收面碾压 2 遍的程序,压至无轮迹为止。注意 初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碾压完成后检测压实度。
1.3.2 施工方法
(1) 施工准备
1) 对原材料水泥、碎石、水进行质量检验,做好备料工作;由试验室进 行配合比试验并报监理批准;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 对参与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 底、培训工作。
3) 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检查和修补,把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并整型压 实,表面要求平整、坚实,符合规定的高程、宽度、横坡度,不能有松散材料 和软弱点,并报请监理对基面验收。
(9) 检验与验收
摊铺及辗压过程中,专职质检员跟班作业,及时检测并反馈标高、横坡、 平整度、厚度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养生期满后,对已完成的水泥稳定基层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在铺筑上层前,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起到上下层较好结 合的作用。 1.3.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验收标准
4) 执行运输车辆发单制度,每车一单。装料时,后场有专人详细记录车 号、车数、出料时间等。在前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做好运输数据和 摊铺时间的记录,确定合理的运输车辆配置。
(5) 摊铺整形
根据基层试验段数据,暂定松铺系数为 1.3 摊铺。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 况及时适当调整。
当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应马上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开始摊铺前, 应将两侧分料器接头处离析混合料清除。摊铺中如有离析现象,应用人工进行 找补,同时注重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和场进行适当调整。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32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共分三层施工,每层施 工(压实)厚度为 16cm。原则上上下层施工时间间隔为 7d 养护期,根据施工 总体进度计划,并参考烟台地区常用的施工工艺,本年度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 采取:第一层(4%水稳)与第二层(5%水稳)连续铺筑,第三层与下两层间隔 7d 养生时间后铺筑。
横接缝的处理方式是将已压密实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未端拉成一横 向垂直向下的断面,所有不满足压实度高程和平整度的端部混合料应予以铲 除。
每天开始施工前先在横向硬接头上洒水,在碾压前必须先处理硬接头,横 向硬接头必须横压来保证平整度,硬接头横压也必须分稳压和微震,稳压和微 震前后要错半米。
(8) 养护交通管制
2.2km/h。压路机须增设限速装置。压路机停车要错开,相隔间距不小于 3m, 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
严禁压路机在刚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碾压宜在水泥 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 迹。
碾压时纵向应压成锯齿状,不能在同一条线上压齐,压路机要在已压实的 路面上开启振动碾压到稳压处前三米时返回,错半轴,碾压接头处应错成横向 45 度的阶梯外形;稳压和微振前后错一米,微震和重震错一半,光面和重震错 一米,水稳碎石两侧应多压 2~3 遍。
2) 卸料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方 20~30cm 停车,防止碰撞摊铺机,由摊 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车,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
速度与摊铺速度相协调。
3) 在拌和站车辆受料时,为保证混合料装车的均匀性,拌和出料时在备 满一储存仓后才进行卸料,装车时运输车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 离析。
摊铺机摊铺后人工配合整型达到一定长度(60~80m,考虑第二层摊铺时间 间隔,根据天气确定段长)后,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过程中,基层表面若有“软弹”、松散等现象,及时翻松、挖除、换 填新料后重新碾压,处理厚度不低于 5cm。
路肩、检查井四周等,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夯实。
碾压过程中,有专人检测压实度,当达到规定的碾压遍数后进行压实度检 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交底人(签名)
接受人(签名)
交底内容(可加附件): 1.1 交底目的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图纸内容,指导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确保道路 路面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1.2 施工准备
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确保按计划有序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包 括:
1、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2、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合理规划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3、好施工用电、用水的供应工作。 4、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工作和各项材料的选择与进场,确保工程施工需求。 5、对基面进行清理并报监理验收。 6、提前做好原材料取样检测和各种配合比设计,制定施工检验试验计划。 1.3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本次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路段基层结构为: 16cm 厚 4%
4) 对拌和站及摊铺设备进行调试,检查、保养。
5) 在进行水稳基层铺筑前视路面干湿情况,如比较干燥用水车雾状喷 洒,以工作面湿润没有积水为宜。
(2) 测量控制
放样前,测量人员要对工段技术员进行控制点、水准点交底,控制测量资 料必需是监理认可的资料,并对测量、放样数据进行抽检。
为精准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精度,道路控制线至少保证边线、中线三条 控制线。道路和断面高程控制点,直线段 10m/断面,曲线或弯段 5m/断面。
摊铺机施工选用Φ2~3mm 的钢丝作为基线。张拉长度 100~200m 为佳,且 须在两端用紧线器同时张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为 1KN。钢 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18 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固定架采用 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间距一般采用 5~10m。钢钎应打设在离 铺设宽外 30cm~40cm 处。
内外侧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 间。钢钎必须埋设 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碰钢丝,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
测量人员紧盯施工现场,经常复核钢丝标高。
(3) 水稳混合料拌和
1) 拌和站设置电子称量仪并鉴定合格。在拌料前进行配合比的调试并进 行试拌,确定各料仓的皮带转速,严格控制各料仓的材料用量,试拌制的混合 料级配组成、含水量都应满足规范要求。
开始摊铺 3~6 米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 时,应适当调整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进行摊铺。正常施工时,摊铺 机每前进 10 米,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摊铺机的标高、横坡。并做好虚铺厚度记 录。摊铺面上的泥块及大颗粒的石块人工拣除。
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摊铺机的速度恒定,应考虑拌和场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类ຫໍສະໝຸດ 别频度质量检查
高速公 路一级 公路
一般公 路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每 20
底 基
纵断高程(mm)

延米 1 点;高速公路和一 级公路每 20 延米 1 个断 面,每个断面 3-5 个点。
+5, -15
+5,- 20
厚度
均值
(mm)
单个 值
每 1500~2000m2 6 个点
-10 -25
-12 -30
1) 主控项目: (1)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检合格方可使用;水泥贮存期超 过 3 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粗细集料经检测必须合格设计要求。 (3) 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3 的规定。宜使用饮 用水及不含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 值宜为 6~8。 (4) 基层及底基层的压实度应达到 97%和 98%。 检查数量:每 1000m2,每压实层抽查 1 点; 检查方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5) 基层及底基层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 2000m2 抽检 1 组(6 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