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动漫外交的思考和借鉴

日本动漫外交的思考和借鉴

日本动漫外交的思考和借鉴摘要:日本通过动漫文化的输出,在全球推销自己,为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时,日本政府把文化输出提高到外交的层次,拓展和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

日本对其文化输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为中国对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动漫文化;动漫外交;软实力一日本的动漫文化日本经济学者曾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制造”既非丰田汽车更非松下电器,而是动画片!动画片给日本带来的有形、无形的经济与文化利益,要远远高于其它任何产业。

动画片不仅比家电和汽车更有文化内涵,而且更具软性包装的亲和力,你或许可以抵制日货,但一个上瘾已深的动漫玩家不可能抗拒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从20世纪初至今近百年,名家辈出,名作浩如烟海,恐怕对之再渊博的人也不敢夸口了如指掌。

不过,从几代动画家大藤信郎、薮下泰司到手冢治虫、松本零士,直到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三分天下,延续了一条嫡传的脉络,日本动画的魅影仙踪仍然有迹可寻。

日本动画早已走出了国界,不论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实际上每一个动漫爱好者每看一次日本动画、每买一本日本漫画书或动画光盘,都在经济和文化上受到日本动漫制作者的影响。

上一个世纪,欧美曾惊叹日本军队在战场上没有征服的,已经被日本商人征服。

三分天下的巨匠宫崎骏、押井守、大友克洋,以及他们背后的吉卜力、万代、IG、东映、东宝,仍在孜孜以求地钻研着电脑技术、受众心理,不断更新着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使自己在市场大潮中历久常新、久而不败。

目前,广义动漫产业已经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十几个百分点,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

日本动漫的成功发展使其成为日本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政府也视动漫文化为传播日本文化,展示日本形象以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日本动漫外交的提出及其背景2006年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表示,漫画外交将“起到外务省官员极尽所能都起不到的作用,挑起将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重担。

”他的智囊团2006年11月汇总了一份旨在加强日本对外宣传力度的报告,提议政府和动画制作者召开流行文化交流学习会,开设以海内外新锐漫画家为对象的“日本漫画大奖”,并建议任命在国际上颇受欢迎的日本漫画家和游戏作者为“动漫文化大使”,将之派到海外宣传日本流行文化。

日本外务省在2007财年预算草案中已经列入上述相关的费用。

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也表示“日本漫画对于以年轻人为中心的人群极具影响力,应将这一优势带到日本外交上来。

”但日本外务省相当多官员对动漫不甚了解。

为跟上外相麻生太郎的步伐,看漫画成了不少外交官每天的必修课。

麻生表示,打造一个国家的声誉,就像企业打造名牌一样,而打造国家的名牌,不能仅靠外交官,必须借助日本文化的力量,利用流行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国民发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麻生的构想不仅仅限于动漫,具体的做法还包括:日本的NHK在海外要像BCC和CNN一样有英语频道;要广泛开展日本语教育,为了使日语的能力测试容易通过,各国要有日语教育示范教室,有标准日语教科书;设立“文化交流实习生”计划,把当地的青年学生作为实习生招入使馆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以打磨日本的形象,推销日本的梦想”。

日本动漫外交之所以在海外流行,主要取决于日本动漫的产业优势与人才优势。

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四项策略来推动动漫外交。

差异化出口,锁定目标人群直接输出动漫产品是现阶段扩大日本动漫影响力的最好方式。

图书杂志出版+电视播放+衍生产品制造=滚动发展模式、庞大的文化产业群,这一不依赖政府的动漫市场化模式是日本动漫外交的强大动力。

利用官方发展援助推销动漫产品日本政府把动漫作为提升日本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工具。

在动漫设计中,注重有效传播日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

同时,注重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塑造群体认同,引导社会舆论,渗透日本的标志性符号,使之成为日本国家的名片。

为了贯彻外交意图,日本政府的官方发展援助是日本公共外交的主要支柱,也是早期动漫外交的主要实现形式,现在仍是动漫外交的主要载体。

把动漫外交与官方发展援助相结合体现了日本公共外交手段的多样性。

举办动漫艺术节,扩大动漫影响力除上文提到的东京国际动漫节外,其实早在199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就开始举行媒体艺术节,一年一次,内容分为动画、漫画、游戏娱乐和新媒体艺术四个部门,分别选择优秀作品给与奖励,每年的授奖典礼隆重举行,由文化厅长官亲自颁奖,这对促进动漫画的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在东京、广岛以及日本的很多地方,每年举行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动漫节,也对扩大日本动漫影响力,加强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外交服务动漫,扩大动漫海外影响动漫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日本政界也不乏动漫爱好者,前首相麻生太郎就是其中之一。

携漫画出国访问,在讨论国事的间歇和他国领导人讨论动漫,这些都是麻生践行动漫外交的重要手段。

麻生虽然于2009年下台,但这种公开的“动漫秀”并没有消失,温家宝总理访日期间获赠凯蒂猫就是例证之一。

三日本动漫文化传播的成因1政府的大力支持文化的输出作为国家实现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受到许多大国的重视,日本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在政治上发挥更多的作用,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不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政治上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能与其强大的经济地位相匹配。

因此,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其温柔的一面———文化不遗余力地来提升自身的政治影响和地位。

日本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法律保障措施,特别是政府的文化省、经产省以及外务省都对文化事业投入了大量精力,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发表的《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的报告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

2001年,日本内阁对中央省厅进行大规模改组后,为加强政府对振兴文化的立案职能,在文化厅内设置了文化审议会,并于2002年4月提出了“建造一个重视文化的社会构造,实现一个令每个人内心感到充实的社会”的口号,为文化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所应起的作用提出了全面建议。

2003年,日本政府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产业放宽限制,增加预算,完善相关法律。

2对国外文化的吸收借鉴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说过:“日本这个民族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

”[ 5 ]日本文化具有吸收性的特点,日本对世界上的优秀文化都有吸收和借鉴,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西欧文化以及二战后的美国文化。

重要的是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日本注重把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这也是为什么动漫文化在全球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本的动漫在保持传统文化以及与外来文化结合的同时,其主题也具有时代性和流行性的特征。

例如宫崎骏的动漫作品《风之谷》是一部极具环保省思的动漫电影。

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每天产生大量有毒的垃圾,环境的恶化发生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电影中的内容与当今受到广泛关注的环保议题紧密相关,使得这部电影在全球成功上映,不仅创下了很高的票房,也给他国人民留下了日本是个注重保护环境的典范的印象。

另外,在题材的选取上,日本动漫具有新颖和独创性的特点,它不仅在本国文化中寻找题材,也从其他国家文化中攫取题材,例如《花冠安琪儿》是以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为背景,《小甜甜》是以二十世纪初的苏格兰为时代背景。

因此这些情节扣人心弦,极具魅力的动漫受到广泛的欢迎。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思考中国作为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贸易大国,在文化输出方面却一直处于落后地位,且在与文化相关的产品贸易收支上一直是赤字。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其他国家推销文化产品的重要输出地,美国的好莱坞影片和快餐文化、日本的动漫和游戏以及韩国的电视剧等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其获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观。

统计资料显示, 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15% ,文化从业人员996万人,占中国全部从业人员(7152亿人)的113% ,占城镇从业人员(2165亿人)的318%。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文化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对中国文化的输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越来越密切,不仅推动一国的经济的增长,也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软实力。

当我国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以文化产品出口为标志的软实力,却远远不能与之相称。

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的“中国威胁论”等反华论调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受到蒙蔽,对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危及到中国自身的发展。

因此,要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输出是重要的手段。

同时,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谁能更好地发展它,谁就可以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抓住主动权。

[ 7 ]再者,作为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温良恭俭善的民族,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优秀的文化传播于世界,推动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日本成功借助于动漫文化输出和传播,影响了一大批他国的年轻人,改善了二战后日本在国际中的形象和地位。

日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借鉴,为我国的文化输出和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五理性认识日本的动漫外交中国是日本动漫外交的主要对象国,在麻生的《文化外交新设想》就提到“只要看看中国街道边上年轻人常去的小商店就非常明白了。

日本的动画商品、各式各样的模型排列得满满当当。

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相比,日本流行、日本动画、日本时尚的竞争力远远超过了你所想像的程度……着实增加了喜欢日本的人,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抓住了年轻人的心。

”如麻生所言,日本动漫在中国年轻人中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很多人通过动漫更多地了解了日本,了解了东京之繁华,京都之静美,对日本有了更加良好的印象;为了看懂原汁原味的日本动漫,中国的很多年轻人都开始自学日语。

中国是世界上学习日语人数第二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有82万中国人在学习日语,其中有20万人是通过学校教育以外的途径学习日语。

当然有很多人出于工作等方面的考虑,但大部分人还是因为对日本文化尤其是对日本动漫的热衷,出于兴趣开始学习日语的。

虽说如此,但是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也未必如麻生描述的那么夸张。

首先,日本在历史问题的态度上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尤其是最近在钓鱼岛问题上双方僵持不下,中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进一步下降。

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动漫外交的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动漫爱好者都只把动漫当成一种业余爱好,能理智清醒的看待问题,对于日本的很多所作所为不能认同。

其次,日本的动漫产品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尤其是因为很多动漫作者对中国了解不多或是心存偏见,所以在很多动漫中,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都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甚至十分负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