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 第十二-十三章串讲资料教程

财政学 第十二-十三章串讲资料教程

❖ 另一些国家则是通过控制公共支出的实际增长来 实现削减赤字。芬兰宣布政府消费的增长幅度将 会比GDP增幅低1个百分点;英国计划把公共支 出从GDP占比45%削减至41%;而德国则要求 每年的公共支出增长率低于4%。
当然,也有些许变革
❖ 70年代后期,荷兰调整了这一思路——放弃将支出 增长挂载在经济增长的做法,而是“不管政权交替 ,要求总体的国民负担(包含税收,社会保险费, 以及其他一些费用支出)占净国民收入的比重需要 保持不变,通过这种持续的策略以大幅削减赤字, 并削减公共开支的增长。”
✓ 瑞典:跨预算年度的多年概算(multiyear budget estimates)在正常预算开始前六个月就会发布。由 议会审议过的这个框架,会实质性的对各部门的预算 进行指导。
二、背景: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再造
过去二十年来,世界各国不断推行政府再造改革运动。 各国推行的行政革新林林总总,例如,美国成立全国绩 效评价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英国提倡 续阶计划(Next-step Program)、服务品质竞赛(Service Quality Competition)、解除管制(Deregulation Initiation);德国实行 行政弹性工时(Administrative Flexible Time);加拿大出台 《行政改革白皮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施“行政文 化重塑运动”,中国台湾地区提出“政府再造纲领”。
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 式
三、政府预算的组成
✓政府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政府预算组成体系是按一级政府设立一级预 算的原则建立。
四、政府 预算原则
这五项构成了 政府预算的一Fra bibliotek般性原则随后,
❖ 1982年,有10多个OECD国家出台了针对支出 和赤字水平的削减目标,有些国家是根据赤字水 平占GNP比重来进行约束,并且尺度巨大。日本 要求将赤字水平从GNP占比5.3%降到1.9%,比 利时则要求GNP占比削减至7%。
财政学
第十二、十三章提高 政府预 算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L/O/G/O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体系与原则
一、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 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 也是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二、政府预算的类别
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 据
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在爱尔兰、日本和瑞典,
✓ 爱尔兰:制定一个中立(不随政策变化)的基准,用 以设立预算目标。这一估计值会在距离预算提交日期 两月前就会公布,以便参照执行。
✓ 日本:实施要求部门削减支出水平的严格上限(stric t ceilings),即在前期阶段,议会会制定支出指导 (spending guidelines),并要求部门在编制预算 时候严格执行。
伴随这一波政府再造改革运动,全球主要工业化国家都 在推行企业化预算制度。
通过引进企业化预算的概念,强调预算制度应配合政府 再造的总目标、行动方针及推动策略进行改革。
近若干年来,政府对预算赤字的控制、预算执行的弹性 化、预算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中期计划预算的规划等, 都已逐步实行。
其直观目的是希望在政府预算中引进企业精神,以期政 府以最少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纾解各国财政赤字困境 ,提高施政满意度,稳固政权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授权公务人员以最有效方式达成任务 弹性预算及预算科目的合并使预算部门更有效运用资 源,并将未用尽的预算资源结转至下一年度。 建立诱因制度以确保预算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具体做法:
政府再造下的预算改革内涵
相关具体做法
结果、任务导向;可衡量目 制定绩效指标,实行绩效预
标;绩效指标
算;中长期预算
授权公务人员以最有效方式 选择性方案评估;弹性预算 达成任务
二、宏观财政约束的组织与协调
澳大利亚: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预测评估,包括对 正进行项目的未来成本变动情况,以及提交给内阁的 对未来预算的展望。财政部门会准备相应报告,该报 告显示现有政策的经费问题,并提请注意可能的削减 或增拨。
加拿大:在内阁委员会高级部长间展开的关于优先事 项和规划的年度务虚会形式下进行。通常,这种会议 会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部长们会讨论一些框 架性问题,如财政收入预测,不同支出项目的参考水 平(基线),以及其他宏观问题。会后,财政部长为 每个领域拟定具体预算建议。在第二阶段,则会对这 些建议展开讨论。
绩效预算是指准备预算文件及订出绩效衡量指标(perf ormance measures)的过程;而绩效拨款是指根据预算中 绩效衡量指标作为拨款分配百分比的依据。
弹性预算;预算保留
弹性预算;支出转移规定; 概算上限;节流分享
诱因机制
重视预算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四、制定绩效指标、实行绩效预算
Jordan与Hackbart(1999)认为1990年代以来的绩效 预算基础,是以重视成果与课责取向,而非以往重视投入 、成本、工作量的绩效概念。
其对美国50州的行政机关(包括州预算局及预算部门 等)于1997年以问卷形式调查了绩效预算情况,问卷调 查中分绩效预算(Performance Budgeting)与绩效拨款(Per formance Funding)两类。
三、美国政府再造及预算改革
回顾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关于政府再造及预算改革的文 献,预算改革包含下列各项:
以“结果”(result)及“任务”(mission)为导向的预 算,而非以“投入”(input)或“过程”(process)为导 向的预算。因而建立可衡量的目标(measurable objecti ves)及绩效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是预算主管 部门的核心职责。
在丹麦和德国,
✓ 丹麦:在为预算准备所做的准备阶段,政府会把支 出目标的初步政策提交给议会。
✓ 德国:联合各方进行讨论,并在所谓“财政内阁” (由财政,经济和社会事务部门组成)或整个内 阁的组织与协调形式下进行审议和决策,也涉及 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确定诸如净借款,支出 增长,总支出和其他财政目标这样的“基础数据” (corner data);在第二阶段,支出部门据此 制定各自的预算草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