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本质
教法:教授法、问题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依据:通过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与讨论,加深学生对 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合作中 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 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四、说学法及依据
依据高一学生的自身特点, 结合教材的特点,本节课进行 以下的学法指导: 探究式学习和合作交流式学 习。 依据:坚持教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培养学 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主动学习的 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着采用讲授法讲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不 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只要向学生讲解商品的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含义即可,指出使用价值就是商品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就是凝结在 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突出强调任何商品 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接下来我将讲解商品的交换过渡到货币的发 展,货币的产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 学难点,我采用问题讨论法,先请同学们阅读课 本,同时提出问题:货币是怎么产生的?货币的 产生经历了那些阶段?经过同学们思考与讨论之 后,得出一个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 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的多。
二、说教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刚由初中升入高 中的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对于货币在经 济生活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 但还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需要教师的 进一步引导。同时他们对于新的环境和 课程都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的采用师 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及依据
货币的本质
政法学院 12思政 汪仁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教学过 程 六、板书设
一、说教材
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 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的第 一个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中的第一个内容, 是《经济生活》的起始课,在整本教材中起着引 导和导入作用。同时也是高一年级新生学习思想 政治的第一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 入手,所以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课。
为了讲解最后一个知识点:货币的含义 与本质,我采用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比较 货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揭示 货币的含义与本质。在比较之后的出货币的 含义与本质,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同:1.都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商品。
2.都可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 其他商品的价值。
异:1.一般等价物产生在社会第一次大分工
由于同学们对一般等价物这个概念比较生 疏,我将再次用讲授法,为同学们讲明在商品 交换过程中,为了克服商品--商品这一问提, 先把自己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东西,然 后再去换回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大家普遍乐 意接受的东西便成为了一般等价物。
偶然的 物物交 换
以一般 等价物 为媒介 的交换
一般等 价物固 定在金 银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商品含义及基本属性,了解物物 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必然性。 (2)正确理解货币的本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 原则下,通过采用情景教学、问题讨论、 小组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 究式学习和交流合作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 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正的学习体验。
(二)讲授新课(30~35分钟)
首先,我会采用活动探究法,先利用多媒体 展示两幅图片,同时提出问题,这两张图展示 的水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讨论与回答,从而 得出结论:作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一是劳动产品,二是要用于交换,进一步得出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一 词。
为了巩固与加强学生对商品这一概念的认识 与理解,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五个快速抢答判断 题,要求学生快速反应与抢答,突出指出农民 生产的蔬菜,如果是供自己食用则不是商品, 如果拿到集市上卖并交易成功了就变成了商品, 因此要用动态的观点看待商品的概念,正确把 握商品的含义。
(2)由以往的学生被动学习改变为学 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合 作与互助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 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 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 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 公平竞争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1、教学重点:货币含义及其本质 依 据:理解货币含义与本质,是 学好本 课知识的基础,也是联结本课其 他知识的纽带,因此我把他们确立为教学 重点。
2、教学难点:货币本质及货币产生过程 依 据:学生每天都接触钱,对于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还不是很了解, 也不知道货币是何时产生的,更不了解货 币是怎样产生的,因此货币的本质及其产 生过程成了本课的难点。
七、说教学反思
本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入手,注重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中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Thank you......
政法学院 12思政 汪仁学
(四)课后作业
为了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我布置了两道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与完成, 题目是: 1、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 货币天然是金银”,你如何理解? 2、联系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谈谈如何正确对 待金钱 ?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更加 明确教学目标,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我利 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的特点,设计板书设计, 较直观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 用红星标记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以加强学 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后;货币产生 在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后。 2.一般等价物外延;较宽、范围较广;货 币外延及范围都较窄,特指金银。 3.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质地上 都是不固定的;货币在这三个方面是固定的。
(三)课堂小结(3~4分钟)
在这里我将花3~4分钟的时间来小结 本课的主要内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本课的完整板书设计,并引导学生重新回 顾与梳理本课的所有知识点,用红星标记 出本课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 掌握所学内容,课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有效 复习与巩固。
货币产生
我会用多媒体演示牛、羊、布匹、贝壳 等曾经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然后提出 一个问题:他们有什么缺陷?引导学生思考 与讨论,得出结论:牛羊体积大,不易与小 的东西或便宜的东西相交换。贝壳价值小, 交换时需用一大袋去交换,携带不方便,且 易磨损。 为了进一步揭示货币的产生标志,我会 引导学生进行第三个探究即探寻最适合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总结出特点。很快得 出金银具备这样的优点,从而得出货币产生 的标志是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 货币就产生了。
五、说教学过程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在这里,我将花2~3分钟的时间利用多媒体展 示三幅图片,分别人民币、美元和黄金,然后提 出出问题: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呀! 同学们!图片上的东西你们喜欢吗?你们知道它 的发展史吗?你们知道它的职能有哪些吗?接下 来呢,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探究货币的前世今生!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角“货币”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