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肺损伤ppt课件

急性肺损伤ppt课件


湿 热 热容量高、传热快、散热慢、穿透力强

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2.烟雾的概念
由大小不等的颗粒悬浮在热空气或毒性气体内所组成的一种 固体气溶胶 烟雾的成分很复杂,已知的有200多种,含大量腐蚀性、刺 激性和毒性物质 同种物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烟雾成分和含量各异。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常在原发病起病后5天内(约半数发生天24小时内) 突然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发绀,不能被通常氧疗改善,常伴有
烦躁、焦虑、出汗。

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肺内因素 (直接损伤) 1误吸(吸入性肺 损伤) 2.弥漫性肺部感 染 3.肺钝挫伤 4.溺水 5.肺栓塞 6.放射性肺损伤 肺外因素 (间接损伤) ★误吸(吸入性肺损伤) 肺钝挫伤 弥漫性肺部感染
LOGO
学习目标
1 2 3
案例分析 了解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疾病的症状体征
4
★护理诊断及措施

案例分析
林XX,女,74岁,因“火灾现场吸入大量浓烟5小时”于2015-1222收入我院。 一.查体:T:35.6 P:134次/分 R:20次/分 BP:113/62mmhg 患者 一般情况差,查体不合作,颜面部瘀斑明显,双眼肿胀明 显,头顶及双颞部皮下血肿,波动感明显,额部挫裂伤,可见一长 约4cm伤口,瞳孔直径1.5cm,对光反射迟顿。胸廓凹陷,右侧外 皮下淤血,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弱,可闻及湿性啰音,双肺 反常呼吸,心率整,心脏及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 痛,肝脾肋缘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不高,肌力不 合作。 二.辅助检查:头、胸部、肝胆脾胰CT:1.双侧多个肋骨骨折;2.右 肩胛骨可疑骨折;3.右侧少许气胸,4.两侧少许胸膜增厚及胸腔积 液;5.甘油也低密度灶、性质待查;6.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三.诊断:1.吸入性肺损伤并呼吸衰竭 ;2.一氧化碳中毒;3.右侧气 胸;4.右侧多发肋骨骨折;5.肝脏破裂出血10000……. 四.化验:急查血气PH:7.163 , CKMB:89U/L,Ca:1.75mmol/l
主要包括三点
气道损伤 肺水肿 肺不张和肺萎陷
二、呼吸功能紊乱 通气、换气、气体运 送和组织换气(内呼吸) 四部分均受影响,通气和 换气功能变化尤为明显。来自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一、早期缺氧的原因:1、火灾现场物质燃烧消耗了大量的O2
卧室内被褥燃烧时空气氧含量:10~15%,甚至5%

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1.热力损伤
热力损伤
直接损伤
细胞脱水
蛋白变性 炎症反应
呼吸道黏膜 肺组织

热力损伤程度与吸入气体的温度、湿度流速及吸入时间有关。

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热力可分为干热和湿热:
吸入烟雾和低氧空气越多 恶性循环
机体缺氧、呼吸增快
迅速窒息死亡

火灾条件下吸入空气氧含量降低引起的临床症状
吸入空气氧含量(%) ≥20 12~15 10~14 6~8 ≤6 临 正常 肌肉共济失调 清醒但判断力丧失,肌肉过度活动导致疲乏 很快出现虚脱,但快速治疗可防止死亡 5~8min后死亡 床 症 状
种类:1.本身毒性甚强:光气、醛类、氰化物等 2.与水结合形成酸、碱或其他化合物:SO2、NH3、HCl,引起气道黏 膜损伤 3.脂溶性气体:氮氧化合物、醛类、光气等,溶解于细胞膜脂质导致 肺损伤

吸入性损伤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一、早期缺氧
吸入性损伤即期的危害原 因是吸入O2浓度降低和CO 中毒
1.严重感染及感染 性休克 •2.严重的非胸部创 伤 •3.急诊复苏导致高 灌注状态 •4.大面积烧伤 •5.急性重症胰腺炎 •6.严重中枢性损伤

案例中患者主要为以上三个复合病因

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吸入性损伤的 致伤因素
热力损伤
烟雾损伤
火灾现场:兼有热力和化学物质的损伤

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一、早期缺氧的原因: 2、一氧化碳中毒
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释放大量CO 密闭空间可数倍、数十倍于开放环境
严重CO中毒(碳氧血红蛋白大于50%)是火灾现场及脱离后24h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CO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比重较空气轻,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的210~ 250倍 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 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血氧含量低,解离曲线左移,氧在组织的释放能力降低, 可利用氧减少 CO与O2竞争,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影响细胞呼吸 CO与O2竞争,结合其他含铁蛋白,减少组织内氧运输
★干 热:热容量低、冷却迅速、声门反射性关闭, 可阻挡高温气体的继续吸入。
主要损伤上呼吸道和(或)气管上部粘膜,较少伤及隆突以 下支气管和肺实质。吸入气温度过高( >500℃)、流速过快,有 干热 昏迷、意识丧失,声门开放,吸入大量热空气可导致严重下呼吸 道损伤爆炸性燃烧时造成的高速冲击波,快速冲入气道,可导致 下呼吸道损伤和肺实质损伤。

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
二、呼吸功能紊乱:通气功能的变化
1.伤后气道阻力增加 2.伤后弹性阻力变化

肺泡表面张力和表面活性物质异常 伤后纤维组织破坏

疾病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
ALS:急性肺损伤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定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各种肺内、外致 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 ARDS属于ALI最严重阶段或类型。 临床上以呼吸急促、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