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光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堂教学
C1
3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
4
了解光源及激光的特点,理解光子的简并度,掌握光辐射理论的三种跃迁过程
课堂教学
C1
4
光谱线展宽
4
了解光谱线展宽的原因,理解均匀展宽和非均匀展宽的种类和特性,及其对辐射跃迁的影响
课堂教学
C1
5
粒子数反转分布
4
了解激光跃迁的能级结构,理解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条件和规律,理解均匀展宽和非均匀展宽介质中增益的意义和规律。
使用教材:《光电子学技术基础》,朱京平编,科学出版社,2009.1第2版,2016.1第16次印刷
教学参考资料:
1.《光电子学教程》,张季熊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第1版,2009.1第4次印刷;
2.《光电子学技术》,张永林、狄红卫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第2版,2014.4第2次印刷;
□c3.掌握光电子技术的相关领域所需基本技术、技巧及使用软硬件工具的能力;
□c4.具有对常用光电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工程实践能力;
□c5.项目管理、有效沟通、领域整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c6.发掘、分析及解决复杂光电系统问题的能力;
■c7.认识时事议题与产业趋势,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育跨领域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课堂教学
C1
12
激光的基本技术
4
理解脉冲激光的尖峰效应,理解调Q技术,理解锁模技术,了解选模技术和稳频技术
课堂教学
C1
13
晶体光学基础及其光传播
4
理解光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特性及规律,理解折射率椭球和折射率面的表示方法
课堂教学
C1
14
电光调制
4
理解晶体中电光效应(线性),理解KDP类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掌握电光相位调制和强度调制的方法
3.《光电子学》,马养武、王静环等编写,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第2版,2006.3第5次印刷;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课程简介:光电子学是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学习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介质中的光增益、激光振荡与工作特性、光波导技术、光调制技术、光电探测技术、光电显示技术以及非线性光学等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学习激光和光电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规律现象以及基本的分析推导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后续许多关键专业课程的联系枢纽。
课堂教学
C1
9
激光横模
4
了解横模概念与成因,掌握基横模特点。理解横模的谐振频率,掌握高斯光束的特点及传输变换
课堂教学
C1
10
期中测试
几种典型激光器
4
了解激光的特点,了解几种典型气体、固体、液体激光器的特性
课堂教学
C1、C7
11
半导体激光器
4
半导体能带结构及复合发光原理,理解注入式同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同质结与异质结的区别和优劣。
课堂教学
C1、C7
15
声光调制
4
理解声光效应,理解应力场下介质的折射率线性变化规律,掌握正交晶系和各向同性介质的变化规律;
课堂教学
C1、C7
16
磁光调制
4
理解旋光原理和法拉第效应,了解磁光调制的应用
课堂教学
C1、C7
合计:
64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考勤与作业
不定期课堂随机考勤,超过三次无故缺席和不完成作业,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系(专业)课程委员会主任签名:日期来自年月日□c8.具有社会职业道德,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理论教学进程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求
教学方式
核心能力支撑
1
绪论及光学基础知识
4
光电子学的基础知识。了解麦克斯韦方程、电介质、波动方程及光波的传播特性。
课堂教学
C1、C7
2
热辐射理论
4
理解辐射度量与光度量;掌握光视效能和光视效率的计算。
20%
实践及论文
了解产业发展,参加相关博览会、论坛和学术会议,撰写心得体会或科技小论文,掌握科技论文的格式要求。
10%
期中测试
在学期第十周前后进行测试,考验前期的学习情况
20%
期末考试
评分标准,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50%
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系(专业)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课程教学目标
1.在电磁学和光学基础上掌握高斯光束特性与变换,掌握热辐射理论;
2、理解和掌握光子简并度、光辐射理论的跃迁过程、光谱线展宽及其对辐射跃迁的影响;
3.理解与掌握理解腔内损耗,粒子反转分布的条件和规律,均匀展宽/非均匀展宽介质中的增益和阈值;
4.理解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泵浦和谐振腔,以及几种典型的激光器;理解半导体激光器;
授课地点:松山湖/7B210
授课对象:2014光信息科学与工程1、2班
开课学院:电子工程与智能化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叶海/讲师
联系电话:728291
Email:yehai@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3.qq,微信等方式在线答疑。
5.理解和掌握激光横模与纵模特性与计算;掌握激光的调Q、锁模、选模、稳频等技术;
6.理解折射率椭球和折射率面,掌握电光调制、声光调制和磁光调制。
课程支撑学生核心能力达成(可多选):
■c1.运用数学、电磁学、物理光学、几何光学等基础知识的能力;
□c2.独立完成光电子学的相关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课堂教学
C1
6
增益与阈值
了解腔内损耗因素,理解光放大条件,理解粒子数反转及增益的阈值含义,理解振荡过程中饱和增益与稳态建立过程。
课堂教学
C1
7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4
了解工作物质的特性和能级寿命,了解泵浦源和泵浦方法,掌握谐振腔的特点和稳定条件。
课堂教学
C1
8
激光纵模
4
了解纵模成因及条件,理解纵模特性,理解均匀展宽和非均匀展宽介质中的纵模特性
《光电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英文):光电子学(Optoelectronics)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必修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64/4/4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与原子物理学、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信息物理基础、信息光学
授课时间:1-16周,周三(3-4)、周五(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