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看美国政党制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摘要】: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美国政党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通过政党的标签和认同作用,划定了两党总统候选人特定的选民群;再利用其历史形成的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强大的筹资能力,强力支持他们感兴趣的总统候选人,对美国总统选举产生很大的影响。
了解美国政党对美国总统选举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总统选举,有助于预见美国总统选举,从而有利于把握美国政治的脉搏。
【关键词】:美国政党美国政党制度 2012年美国大选社会影响1.引言每隔四年,民主党和共和党都要举行一次声势浩大、世人瞩目的全国代表大会。
这两个会议最重要的议程就是正式提名各政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
期间,各政党还要发布自己的政策纲领,协调党内矛盾以加强团结,并且通过精心策划的一系列活动为接下来的大选制造声势。
当然,这也是各党的政治新星崭露头角的最好场合: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就是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举成名,并由此点燃了他的2008年总统梦,成就了2012的再度辉煌。
有些人对美国的两党制嗤之以鼻,认为无论谁上台,政策主张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代表的都是有钱人的利益,表面上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只不过是给有钱人的统治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
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话来说,两党制是资本家麻醉选民的鸦片,让后者沉浸在“当家做主”的虚幻中。
美国的两党制当然有它的缺点,这是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承认的,但是,有一点不应该否认:言论和结社自由是美国两党制的前提。
没有政治自由,就没有合法的反对党,也就不可能有两党制或者多党制。
没有党派之间的合法竞争,权力就失去了监督和制约,从而变成绝对的权力,而“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正如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治上的垄断则会损害人民的权利。
2.美国政党美国政党的产生是18世纪末的事情。
当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在1776年起草《独立宣言》和1787年起草《宪法》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看到政党在政府制度中所起的作用。
的确,他们通过各种宪法上的安排,诸如分权、约束和平衡、选举团间接选举总统等,使得新的合众国远离政党和小党派的影响。
当时华盛顿就有过一个天真的想法,他认为这个新兴的国家没有政党一样也能存在,他曾说,“如果党派存在,我们得使它们合而为一。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首先出现在美国,这是美国人对现代政治的重要贡献之一。
然而,美国并不是天生就有政党,而是先有国家,后有政党。
2.1美国的政党制度的本质及其作用: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控制国家政治生活,实行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美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是美国的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共和党与民主党),操纵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轮流执政,互相对峙的政党制度。
它们都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只是在具体政策的实施上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共和党主张小政府、大社会;它反对扩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物方面的预算开支,但却主张扩大国防预算开支。
而民主党赞成政府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控制企业活动。
美国实行两党制,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可以防止出现个别集团或个别人物的独裁,这较之封建专制统治是有历史进步的。
但是,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
其次,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
再次,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保持资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平衡与政治稳定。
因此,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上台,都是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执掌政权,都没有改变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
2.2 美国的政体及其特征: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多数资本主义国采用的政体。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共和制。
美国是历史上最时早实行总统制的典型国家。
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
今年是又一个大选年,美国第57届总统就在此次大选中产生。
总统制共和制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
第二,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立。
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议员。
第三,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资产阶级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席位,而在于总统选举中能否获胜。
3.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政党制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3.1 美国政党的产生是与总统的竞选相联系的,也是为总统竞选服务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是同选举权的扩大紧密相连的。
可以说,美国总统的竞选造就了美国的政党,美国选举权的扩大,则推动了美国政党的发展。
美国在19世纪初取消了参加投票资格的财产要求,随着选民数量的急剧增加,就需要一种手段将广大选民动员起来。
政党遂成为实现这个基本任务的制度化的方法。
因此,美国政党的产生是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到了19世纪30年代,就成为政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每4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就是该党下一届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大会,和全党投入总统竞选的动员大会。
今天,共和党和民主党完全控制着美国的政治进程。
大约2/3的美国人认为自己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甚至那些正式宣称自己是无党派者也都有党派倾向,并表现出相当高的党派忠诚。
政党的影响力还扩展到联邦和州一级的政府中,政党控制着总统职位、国会、各州州长以及州的立法机构。
自1856年以来的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时期,两大党平均占有总统选举选票的95%。
在1998年选举以后,在国会中仅有一位众议员以无党派者的身份当选。
在超过7300名当选为各州立法机构的人员当中,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仅有20名系无党派者,仅占0.003%。
两大主要政党操纵了联邦和各州的政府。
尽管美国的政党同其他国家的政党相比,在思想体系上更缺少内聚力和纲领性,但它们的确在制定公众政策上,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自从1828年和1854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成立,至今美国的政治舞台上基本上就是这两个政党轮流执政。
由于美国的选举人团的选举制度,也在客观上抑制了第三党的出现。
这种选举人团的选举的基本办法就是赢者通吃。
你只有在一个州赢得了多数的选举人票,才可取得这个州的选举胜利。
这样对于第三党来说,即使他在全国有为数不少的支持者,但只要他在每个州的选举中没有赢得多数选举人票,那么,他就可能得不到任何一个州的选举胜利。
所以,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第三党的出现,并不是这个党可能取得大选的胜利,而是为美国选民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两者之间,提供了第三种选择的可能,分散了民主党或共和党的选票,从而间接地左右了大选的结果。
3.2美国政党的内部组织十分松散,在党内团结上表现出相当低的水平,没有严格遵守的一套思想体系或政策目标,党内权力结构分散。
是不是一个党的党员,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仰。
加入和退出全凭个人意愿,所以也没有党的纪律的约束。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需要。
在美国的政治传统中,是先有州权,然后才有联邦权力的。
当时,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们鉴于对欧洲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政府对人民的压迫,和对人民民主权利剥夺的痛恨,从一开始就在《宪法》中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了限制。
凡是在州和地方政府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其权力决不会交给联邦政府。
从那时至今,在美国形成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大于联邦权力状况,各个州有自己的法律,自己选择怎样推选其选举人的制度,政府的领导人由各州人民自己选举,实行高度自治。
与此相适应,在社会中则存在着崇尚个人自由的风尚。
他们既然反对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对各州和地方政府以及人民权利的侵犯,当然也不会去追求一个集权式的政党的组织形式,即使他们有时为此要付出较高的社会组织成本。
从美国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来看,是与总统选举分不开的。
这使得美国的政治是“以候选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政党为中心”。
由于美国政党在其选民支持方面是多阶层的和基础广泛的,所以共和党和民主党实际上都从社会各个主要的社会经济团体那里获得主要的支持。
政党首先关心的是赢得选举和控制政府的人事安排。
由于必须照顾到有选民支持的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而且需要从信奉中间路线的社会中寻求合作,所以,美国的政党基本上采取了中间路线的政策立场,并表现出高度的政策灵活性。
这种非教条主义的方法使得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都能容忍各自阵营中出现的巨大分歧,从而造就了美国政党内部的自由主义倾向。
与许多国家的政党不同,美国政党中产生参加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不是由该政党组织控制的,而是由选民最终决定谁将获得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提名。
这是美国选举制度的独特之处。
它依靠初选提名各党参加各州和国会选举的候选人,在选择总统候选人的过程中,也进行州一级的总统初选。
这种制度设计不仅使得不同党派的选民在选举中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不必一味地选择本党的候选人,从而弱化了政党的组织控制能力,而且一个政党内部的反对派也可以通过初选获得该党提名后,进入大选,因此,也就有可能不通过组建第三党而赢得选举的胜利,从而使初选提名程序具有了这样的意义,即将反对派引入两大党之中,从而使它们摆脱组建第三党的诸多困难。
尽管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着明显的党派行为,但大众文化中一个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是对政党的不信任。
在20世纪初期采用直接初选的方法提名国会和各州议会的候选人,以及近年来成为总统提名的决定因素的初选规模的扩大,都表明公众之中所存在的反对政党的情绪。
美国人对政党组织的领袖对政府行使巨大的权力感到不安。
民意测验显示,大部分选民认为,与澄清一些问题相比,政党的所作所为是搞乱了这些问题。
如果在选举中没有政党的参与可能会更好。
与此相联系,日益增多的选民也认为对自己的政党是否有认同感并不那么重要。
这种党派忠诚意识减弱的具体表现就是“分散选票”,即在同一个选举中投票给不同的政党。
在1996年,24%的选民通过投票给不同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和众议员候选人而分散了选票。
不仅选民是如此,在政府和国会议员中也是如此。
在政府中的政党内部,总统不能断定其国会中的党员是否是总统计划的忠实支持者,国会中的政党领袖也不能期望自己的党员坚持按党的路线进行投票。
在政党组织内部,共和党和民主党的两院议员竞选委员会(由现任议会议员组成),作为总统指定的全国政党委员会,是自主运作的。
他们除了在选举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的程序问题上拥有非常有限的权力外,极少干预各州政党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