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三章)
3.社会知觉: 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 人与人关系知觉就是一种社会知觉,要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 (1)对他人的知觉; (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对角色的知觉; (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
4.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 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 求. 5.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的关系:自我知觉 往往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 然发生自我知觉.
一、价值观与管理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 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 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念和信念,是世界观 的组成部分。 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二)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价值观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又处在发展变化 过程之中。
4.在正常条件下,一般人不但学会接受责任,而且追 求责任。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壮志,以及强调安全感 通常是经验造成的,并非源于人的本性; 5.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 ,都有相当高的想象力、创造力; 6.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 是部分地得到发挥。 麦克里格把Y理论称为“人员管理工作的新理论”, 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的理论。他主张,管理 者要以这种新理论为指导思想,根据不同的情况,因 人而异地采用领导、协助和教育等方法,给工人安排 他感到有吸引力和有意义的工作,使个人需要和组织 目标尽可能结合在一起,以便把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充 分发挥出来;要用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用信 任与关怀代替监督与惩罚。
(二)性格分类 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来归纳性格差异,划分性格类型。
1.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划分性格类型 (1)理智型——善于思考问题,三思后行 (2)情绪型——情绪易波动 (3)意志型——明确目标,自觉行动 (4)中间型或称混合型——没有某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2.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划分性格类型 (1)外倾型——善于表现 (2)内倾型——不善于表露
三、能力及其差异与类型 (一)能力的概念 能力: 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种类 按不同标准分 1.按其适应性可以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创造力 2.按其发展程度的差异(水平高低)可以分为能力低 下、一般能力、才能、天才。
四、性格及其差异与类型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 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选择
图 形 与 背 景
知觉 连续性、封闭性 接近性、相似性
组织
对人或物的假设(总看法)
解释
隐蔽的态度
公开的态度
反应(行为)
2.影响知觉的因素: 客观和主观.
(1)选择因素: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2)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对象与背景不同配合 例如,我们穿衣服,胖人穿竖条纹的衣服就显瘦 些,瘦人不宜穿细条纹。当然应该进行实际测量,否 则,就可能上错觉的当 ——知觉归类:是指知觉对象的组合原则。
1.X理论 195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 麦克里格在发 表的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了影响颇大的 “X—Y”理论。他将传统的指挥和监督理论命名为X理论 ,而将自己提出的理论命名为Y理论。依照麦氏的归纳 ,X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是: 1.一般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希望工作越少越好,所 以总是设法逃避工作。 2.一般人都缺乏责任心,愿意接受别人的指挥或指 导,而不愿主动承担责任; 3.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要求和目标漠 不关心,把个人利益放到一切之上;
2.Y理论 麦克里格不同意X理论,因而提出了与之相反的Y理 论。Y理论对人的本性的假设是: 1.人并不是生来就懒惰,而要求工作和劳动是人的 本能。人从事工作和劳动,正如游戏和休息一样是自 然的。人对工作的喜爱或厌恶,主要取决于这项工作 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 2.外部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使人朝着组织目 标努力的唯一办法,人对自己所赞同的工作目标不但 不会消极抵制,而且会积极参与,参与过程中人能够 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3.为实现目标作出贡献是人们获得成就的报酬的函 数。这些报酬中最主要的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 满足,它们其实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作努力的直接产 物;
麦克里格还认为,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不是在采 用“强硬的方法”或“温和的方法”之间进行选择,而是要 在指导思想上变X理论为Y理论。
(二)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 1958年他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种从朴素心理学 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斯和澳 大利亚的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应用归因理论来改 变的人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从而进行强化,最后达 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1.归因论的内容 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分析理论。 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 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对过去成功或失 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
(二)工作参与度及其影响 工作参与度(job involvement)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 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 人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三)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 度: 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 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 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 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 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 人事业发展目标。
4.人习惯于守旧,反对变革,不求进取; 5.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领导问题所需要的 想象力和创造力; 6.人是缺乏理性的,一般不能控制自己,易受外界 或他人的影响。 麦克里格认为,X理论曾经是企业领导人普遍具有 的——种传统观念,对美国的企业管理有过重大影响 。以X理论为指导思想,管理人员把人和物等同,忽视 人的自身特征和多种需要,特别是社交、友情、受人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把金钱作为促使人们工作 的最主要的激励手段,把惩罚这种强制性手段当作管 理的重点之一。认为权力、规章制度和严密的监督控 制,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依照这种理论,工人 只是一种会说话的机器,管理人员必须实行“胡萝卜加 大棒”的政策方能奏效。
每个人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 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任何人的 心理活动过程均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部分,即知、 情、意过程。但每个人的具体心理活动过程又是各不 相同的。
一、知觉、社会知觉和自我知觉的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环境) 做出的反应。那么主体对客体感知觉不同反应自然也 不同。因此感知觉的差异是反映个体差异的重要方面 。 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 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有感觉到的客观事 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对该事物各 种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
2.组织认同感对员工的影响 组织认同感远远超出了对组织忠诚的范围,这意 味着员工主动把组织提升到同舟共济的高度。 3.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 (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2)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 (3)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政策,并 且自觉贯彻 (4)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把组织当做自己的家,能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组织的绩效 。
(三)价值观的分类 价值观是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系的,不 同学者分类不同。 第一种 按人员的不同对象来划分,个人价值观、集 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第二种 按有无价值的不同标准来划分,(美国组织 行为学家史布兰格)理性价值观、经济性价值观、政治性 价值观、社会性价值观、审美性价值观、宗教性价值观。 第三种 按不同行为方式划分,(组织行为学家格雷 夫斯)反应型、忠诚型、自我中心型、顺从型、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现实主义型。 第四种 按经营管理所追求的不同目标来分,(西方 组织行为学家)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工作 生活质量价值观。
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产型价值观——1979以前30年 第二阶段:生产经营型价值观——1979年以后有 计划 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经营价值观——1992年14次代表大会 开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1.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2.管理者在了解每个员工价值观的基础上,就能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绩效。 3.价值观也是形成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基础,全球 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一定要对当地价值观 进行研究,考虑到各国差异。 4.价值观还可以作为招聘录用新员工、提升新的管 理者的标准之一。
个体是构成群体和组织的细胞和基础。一个管理 者要想对其所在组织中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 必须了解组织中每个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 性,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与方法,才能取得 最佳的管理效果。本篇研究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包括: 个体差异与管理,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生涯的 设计与开发等内容。
一般人可作出4种归因: (1)努力程度 (2)能力大小 (3)任务难度 (4)运气与机会
2.归因论的依据和应用 (1)依据 实践证明,归因原理在激发成就动力,促进坚持 努力的行为,对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 (2)应用 *如果学习的人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学习不够努力这 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加学习者加倍努力去 学习的行为的坚持性;如果归于自己脑袋笨能力低这 样稳定的内因,则不可能增强学习者得努力度。
二、气质及其差异与类型
(一)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 (二)气质差异类型 关于气质类型的划分及其行为特征分别说明如下 : 1.多血质(活泼型)——公关、销售、开发;夕阳企业 2.胆汗质(兴奋性)——外贸、信息、管理;逆境企 业 3.粘液质(安静型)——科研、金融、保险、会计;顺 境企业
一、个性的概念、性质和结构 (一)个性的概念 所谓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 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二)个性的性质 1.组合性 2.独特性 3.稳定性 4.倾向性 5.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