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航运企业风险管理

航运企业风险管理

2010年第2期总第223

(2)国际运输业将进入综合运输时代,航运业在经历散货船大型化、专业化和集装箱化等革命之后,正进入现代物流化时代。

21世纪,新的运输模式将打破传统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局面,强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整合和集成。

海运承运人将从简单的货物“港到港”运输的承运人和组织者,发展成“门到门”“点到点”运输的综合承运人和组织者。

航运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3)国际航运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发展,托运人向承运人提出更高、更个性化的服务要求,航运业竞争更趋激烈,航运企业将着眼于提供“大规模定制”服务。

(4)航运业将建立全球性统一的信息系统,形成全球共享的信息网络,信息系统现代化将成为航运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2.3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包括筹资、资金短缺,利率、汇率、坏账损失,税务风险等。

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初始投入成本高,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大,流动资产比重小,资产变现能力受行业景气指数的影响较大,容易发生资金短缺。

远洋运输船队往往是利用银行贷款发展壮大的,因此,相对于其他行业,航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平均在50%以上(不含上市公司),有的甚至高达80%,所以航运企业的银行债务多,还贷压力大,受利率变化影响明显。

2.4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体现为投资收益率达不到预期目标。

航运企业的主要资产为营运船舶,船舶资产占航运企业总资产的半数以上,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工具。

船舶投资具有投资期(建造期)长、初始投资额大、受利率和汇率波动影响大、使用期限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此外,由于航运市场的周期性波动,航运企业往往在运价高峰及汇率、利率不利的情况下作出船舶投资决策,严重影响投资船舶未来的营运效益,因此航运企业对船舶投资应慎之又慎。

2.5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包括执行力、泄露企业机密及商业秘密、舞弊、侵占公司财产、员工能力、关键人才流失等。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归根结底要由人来执行,管理制度再完善,没有员工的严格执行,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等方面。

2.6船舶管理风险
船舶管理风险主要指为保障船舶达到适航状态所进行的船舶安全维护和保养、物料和燃料供给、ISPS和SMC证书及副本管理、港口国检查、船员调配、防止环境污染等活动涉及的风险。

3航运企业风险预警与风险应对
3.1风险预警
3.1.1企业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风险预警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未来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

风险预警是企业危机的雷达,在危机形成前发出警报,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企业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业各部门通过监测、检查、分析、访谈等途径,识别、计量、控制、规避、化解和处置企业风险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3.1.2企业风险危机分级
(1)一般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较为隐蔽的危机迹象。

通常其危害程度较小,对企业的生存不构成直接威胁,但时刻消耗着企业的资源和能量,制约企业发展。

主要表现为:少量人才流失,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盈利能力偏弱,执行力较差,信息沟通和传递不畅,创新能力低下,缺乏发展后劲等。

(2)重要风险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较为直观的危机迹象。

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失率高,销量或产值急剧下降,生产设备老化,经营面临或处于亏损,流动资金短缺,公共关系紧张,领导人经营观念落后或迷失经营方向等。

(3)重大风险是指对企业具有颠覆性威胁的风险。

比如市场份额严重萎缩、企业现金流断裂、涉及重大法律纠纷等,对企业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可根据上述不同的危机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