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十七年散文
刘宾雁的报告文学
•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大胆干预生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深刻反映人民内部的复杂矛盾, 活,深刻反映人民内部的复杂矛盾, 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和其他阻碍社 会主义建设的消极现象以及政治经 济体制上存在的弊端, 济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同时又在揭 示阴暗面的过程中显示社会积极健 康的力量 • 报告文学(1956年): 报告文学(1956年 • 《在桥梁工地上》曾刚、罗立正 在桥梁工地上》曾刚、 • 《本报内部消息》 陈立栋、黄佳 本报内部消息》 陈立栋、 英
十七年散文
三家村“杂文:邓拓(笔名马南邨)、吴晗、廖沫沙( 三家村“杂文:邓拓(笔名马南邨)、吴晗、廖沫沙(笔 )、吴晗 名:繁星) 繁星) • 60年代初,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上开辟了“三 60年代初 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上开辟了“ 年代初, 家村札记”专栏, 吴南星” 家村札记”专栏,以“吴南星”,为笔名陆续发表了 大量杂文。 大量杂文。 • 思想态度和文体风格:在宽容、中庸的形态中,寄托 思想态度和文体风格:在宽容、中庸的形态中, 他们对现实生活缺陷的敏感、关切, 他们对现实生活缺陷的敏感、关切,容纳他们对于现 代教条,对于僵化思想秩序的质疑性批判。 代教条,对于僵化思想秩序的质疑性批判。 • 邓拓在自己的杂文集《燕山夜话》中提出:我之所以 邓拓在自己的杂文集《燕山夜话》 提出: 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 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同志们做这样的谈话,目 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 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 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 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 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 邓拓《郑板桥和“板桥体”》、《一个鸡蛋的家当》、 邓拓《郑板桥和“板桥体” 一个鸡蛋的家当》 说大话的故事》 两则外国寓言》 《说大话的故事》、《两则外国寓言》、《伟大的空 专治健忘症》 三家村札记》 话》、《专治健忘症》(《三家村札记》) 《陈绛和 王耿的案件》《堵塞不如开导》 》《堵塞不如开导 批判正解》 王耿的案件》《堵塞不如开导》、《批判正解》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
十七年散文
二、杂文 巴人:浙江奉化人,王任叔, 巴人:浙江奉化人,王任叔,是 当代著名杂文作家。40年代,他的 当代著名杂文作家。40年代, 年代 杂文依旧颇具鲁迅笔法而享誉文坛。 杂文依旧颇具鲁迅笔法而享誉文坛。 杂文集《遵命集》 点滴集》 杂文集《遵命集》和《点滴集》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观察敏锐,思想深刻, 观察敏锐,思想深刻,文笔犀利 , 人道主义精神,对人的尊重, 人道主义精神,对人的尊重,张杨 人的价值和尊严 况钟的笔》 敲草榔头“之类》 《况钟的笔》、《“敲草榔头“之类》
朝鲜通讯
• 四、通讯 • 朝鲜通讯:抗美援朝期间,作家奔赴朝 朝鲜通讯:抗美援朝期间, 鲜前线采写的一批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的 通讯。 朝鲜通讯报告选》 通讯。如《朝鲜通讯报告选》、《我们 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谁是最可爱 的人》 的人》等。
魏巍的朝鲜通讯
• 魏巍:部队作家。曾两次赴朝,写下了 魏巍:部队作家。曾两次赴朝, 《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 • 思想和艺术特点:1、根据革命的需要确 思想和艺术特点: 、 定和表现具有重大意义的深刻主题。 、 定和表现具有重大意义的深刻主题。2、 人物是报告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 人物是报告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为了 表现主题的需要, 表现主题的需要,魏巍在人物塑造方面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塑造典型人物过 程中,作者不是采取现象的罗列与堆砌, 程中,作者不是采取现象的罗列与堆砌, 而是从无数的事迹中选取最本质、 而是从无数的事迹中选取最本质、最有 代表性的事例。 、把叙事、 代表性的事例。3、把叙事、抒情和议论 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刘宾雁的报告文学
• 批判: 批判: • 姚文元在《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 姚文元在《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 一文中批判说: 一文中批判说:“他用自己反党的眼光把陈立栋 丑化了,他恨陈立栋执行党的指示, 丑化了,他恨陈立栋执行党的指示,所以他就把 陈立栋丑化成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人。 陈立栋丑化成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人。作者在竭 力假造出这样的一个公式:执行党的指示= 力假造出这样的一个公式:执行党的指示=官僚 主义=独断独行=教条主义和党八股。 主义=独断独行=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同其他右 派一样,他在这里攻击的不是官僚主义, 派一样,他在这里攻击的不是官僚主义,而是党 的领导。 的领导。”、“作者把黄佳英当作英雄的先进人 物来表现的,在黄佳英身上寄托了他反对‘ 物来表现的,在黄佳英身上寄托了他反对‘官僚 主义’的全部理想。 主义’的全部理想。然而黄佳英是怎么样一个人 那是一个被美化了的‘反现状’ 呢,那是一个被美化了的‘反现状’的个人主义 但尽管作者想把她写成娜斯嘉型的人, 者。但尽管作者想把她写成娜斯嘉型的人,在刘 宾雁的笔下,在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中国, 宾雁的笔下,在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中国,黄佳 英却不是娜斯嘉,而是反党的个人主义者。 英却不是娜斯嘉,而是反党的个人主义者。”
十七年散文
• 一、回忆录和“史传性散文”。 回忆录和“史传性散文” • 《把一切献给党》(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 • 《高玉宝》,高玉宝 高玉宝》 • 《在烈火中永生》,罗广斌、杨益 在烈火中永生》 罗广斌、 言 • 《志愿军英雄传》 志愿军英雄传》 • 《红旗飘飘》 红旗飘飘》 •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萧三)。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萧三)。 • 《方志敏战斗的一生》(缪敏) 方志敏战斗的一生》 缪敏) • 《王若飞在狱中》(杨植霖) 王若飞在狱中》 杨植霖)
散文三大家
• 杨朔:酿造生活与营构诗意 杨朔: • (1)感情浓郁,诗意盎然,文本 )感情浓郁,诗意盎然, 整体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诗意 诗意。 整体上洋溢着一股浓浓的诗意。 • (2)十分注意文章结构的谋篇布 )十分注意文章结构的谋篇布 一般采用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 局,一般采用曲径通幽、“卒章 显志” 园林式结构。 显志”的园林式结构。 • 誉之者称“别出心裁的转弯艺 誉之者称“ 斥之者则认为是“ 术”,斥之者则认为是“先写景 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 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 抒发情感的‘ 抒发情感的‘物——人——理’ 人 理 的‘三段结构’”的“散文新八 三段结构’ 股”
十七年散文
• • • • 五、文艺性散文 主要是指散文小品,又称抒情性散文。 主要是指散文小品,又称抒情性散文。 冰心、吴伯箫、碧野, 冰心、吴伯箫、碧野,及散文三大家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20 年代写作的《寄小读者》 年代写作的《寄小读者》,解放后出版 的散文集, 小橘灯》最为完备, 的散文集,以《小橘灯》最为完备,收 1953年到1965年之间所写的四首诗和 年到1965 有1953年到1965年之间所写的四首诗和 十二篇散文。 十二篇散文。 • 《小橘灯》、《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小橘灯》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 冰心散文的基本特色: 冰心散文的基本特色: • 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委 柔和细腻的笔调,微带忧愁的色彩, 婉含蓄的手法, 婉含蓄的手法,清新明丽的语言
十七年散文
• 马铁丁杂文 • 马铁丁:50年代初,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 马铁丁:50年代初,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 年代初 长江日报》 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 《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 时合用的笔名。 时合用的笔名。 • 题材广泛: 题材广泛: • A或对当时形势任务作出分析,对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 或对当时形势任务作出分析, 对广大群众进行正确的舆论的疏导。 对广大群众进行正确的舆论的疏导。 • B.或委婉批评人民内部的各种错误思想,具体阐述革 B.或委婉批评人民内部的各种错误思想 或委婉批评人民内部的各种错误思想, 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C.或谈论理想,青春,品德修养,以及生命价值。 C.或谈论理想 青春,品德修养,以及生命价值。 或谈论理想, • 突出优点,善于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通俗易懂的话 突出优点,善于把最深奥的道理, 讲出。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轶闻趣事也比较多, 讲出。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轶闻趣事也比较多,常 托物兴辞,同时,语言练达,文风质朴。 托物兴辞,同时,语言练达,文风质朴。 • 缺点:理胜于辞,趋时应景的痕迹较重。有些篇章未 缺点:理胜于辞,趋时应景的痕迹较重。 能完全摆脱“布道” 说教”痕迹。 能完全摆脱“布道”、“说教”痕迹。
思考:
《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取了哪三个场 谁是最可爱的人》 景来表现主题? 景来表现主题? 一是;松骨峰战斗 一是;松骨峰战斗 马玉祥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 二是马玉祥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 二是马玉祥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 三是在防空洞里战士们和作者关于战争 的谈话; 的谈话; 三个场景各有特色和侧重, 三个场景各有特色和侧重,都落脚在主 题“最可爱的人”的表现上. 最可爱的人”的表现上.
十七年散文
• 三、报告文学 • (“中青报”记者)《为了六十一 中青报”记者) 个阶级兄弟》 个阶级兄弟》 •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 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焦裕禄》 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焦裕禄》 •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 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 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 • 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
刘宾雁的报告文学
李希凡也批判了这篇作品。他在《 李希凡也批判了这篇作品 。 他在 《 从 〈 本 报内部消息〉开始的一股创作上的逆流》 报内部消息 〉开始的一股创作上的逆流》 中说: 中说: 绝不能低估《本报内部消息》 “ 绝不能低估 《 本报内部消息 》 在一部分 青年中的影响, 青年中的影响 ,尤其是在有着浓厚的资产 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青年中间, 阶级、 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青年中间,黄佳 英起了极大的煽动作用。在反右派斗争中, 英起了极大的煽动作用。 在反右派斗争中, 很多青年右派分子, 很多青年右派分子 ,正是披着黄佳英的外 衣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衣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别的右派分子的历 史我不清楚,赫赫有名的林希翎,这个卑 史我不清楚, 赫赫有名的林希翎, 劣透顶的人物, 劣透顶的人物,我非常清楚她是怎样走上 舞台扮演黄佳英的(报纸上已经全部揭露 舞台扮演黄佳英的( 了她的丑恶面目,我在这里不再细谈了) 了她的丑恶面目 ,我在这里不再细谈了) 。 难道林希翎之流不正是刘宾雁的黄佳英的 模特• 狭义:指“抒情性散文”,相当于五四文学革命 狭义: 抒情性散文” 初提出的“美文”或称“艺术散文” 初提出的“美文”或称“艺术散文”。 • 广义:除狭义外,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 广义:除狭义外,还包括“叙事性” 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文学、 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文学、以及以议论为主的文 艺性短论, 杂文” 杂感” 此外, 艺性短论,即“杂文”、“杂感”。此外,回忆 人物传记。 录,人物传记。 • 分类: 分类: • 1.回忆录和“史传性散文” 1.回忆录和 史传性散文” 回忆录和“ • 2.杂文; 2.杂文 杂文; • 3.报告文学 3.报告文学 • 4.通讯 4.通讯 • 5.文艺性散文 5.文艺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