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十三五以来,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不仅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有力推动了食品、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特编制本报告。
一、十三五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7年生猪出栏###.#万头,占目标任务###%;肉牛、肉羊、肉禽出栏量分别达到#.#万头、##.#万只、####万只,占目标任务##.#%、##.#%、##.#%;蛋鸡存栏###万只,占目标任务###%;肉蛋奶总产量##.#万吨,占目标任务###%;畜牧业产值##亿元,占目标任务##.#%。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
动物防疫体系日益健全,畜禽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达到###%,实验室检测水平、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全县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动物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动物检疫全面实行电子出证。
建成##个乡镇畜产品质量快检室,并正常开展检测工作。
积极推进畜产品无公害生产,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畜禽标准化饲养和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到2017年底,
全县共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畜牧龙头企业##家,完成目标任务##.#%;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个,其中,新认证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个,完成目标任务##%;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以上,比目标任务差#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畜禽加工企业达到#家,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完成目标任务##.#%。
#、畜牧兽医科技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全县建立健全了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广畜牧新技术新成果,科技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差目标任务#个百分点。
良种繁育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猪、牛、羊、禽的良种率分别达到##%、##%、##%、##%,提前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一是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坚持“稳定发展生猪、蛋禽,加快发展肉牛、山羊,适度发展特种养殖”的战略,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提升草食性动物发展比例。
培育##个肉牛育肥场、###个肉羊养殖场,到####年,草食性动物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由####年的##%提高到##%,增长#个百分点。
二是调整畜产品加工结构,加快畜牧业初加工、粗加工畜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提高优质、特色畜产品的比重。
(二)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一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针对不同的畜禽品种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重点加快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二是加快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大
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加快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现养
殖与加工的有效对接;三是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畜牧科技推广应用,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强畜牧科技对现代畜牧业的支撑能力。
(三)扎实做好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基础免疫工作。
一是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加快推行“政府领导,兽医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主体”的强制免疫模式。
确保适免动物免疫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动物挂标率、免疫档案建档率均达到###%,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以上。
到####年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以下,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
二是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病原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高兽医实验室检测水平,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
三是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应急值守,遵守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坚决果断处置疫情。
(四)加强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一是规范动物检疫申报点和屠宰场(点)检疫室建设与管理,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推行动物及产品电子票证及网络化。
二是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乡镇畜牧站)执法手段和执法设施建设,完善动物标识及
产品追溯系统;三是提高官方兽医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确
-3-
保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率###%、检疫率###%、生猪等定点屠宰场检疫率###%、出场产品持证率###%、“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监测面###%。
四是完善养殖和屠宰环节病死畜禽、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及定点屠宰场,配备与养殖(屠宰)规模相适宜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备)。
养殖、屠宰环节病死(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
(五)加强兽药GSP认证管理,规范饲料生产。
一是加大兽药GSP认证宣传落实力度,使我县兽药经营单位,养殖量大的乡镇保持#—#家,小的乡镇#—#家,全县总量控制在##家左右。
二是规范饲料生产经营。
根据国家饲料产业的具体要求,加大监管力度,逐步淘汰家庭作坊式的小微企业,保持设备完备、生产规范、规模大、产量高的饲料企业合法生产,工业饲料年产量达到##万吨。
三是加强生产企业投入品的监管,促使企业完善投入品购进手续及质量检测制度,确保其产品质量安全。
(六)加快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积极推进兽医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兽医人才队伍,推进实施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严格规范兽医服务行为。
按照“稳定队伍、提升能力、推进专业化”的要求,加强兽医管理和培训,建立兽医人才队伍信息化管理库,逐步推进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
发展社会化兽医服务,充分发挥动物诊疗机构和兽医服务人员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法制宣
传教育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
努力提升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推动畜牧行政执法工作走上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