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与税收》第2章 财政支出

《财政与税收》第2章 财政支出


(二)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是指一国政府用于国防建设以满 足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支出——保卫国土 和国家主权不收侵犯。 国防支出提供中遇到的问题: 1.兵役制度的选择:征兵制、募兵制 2.平民对国防支出控制的困难:无知、缺乏 信息 3.国防部门的低效率:私人军火商的垄断、 私人军火商防范风险、将军与军火商的合 谋
(三)文教科卫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文化、教 育、科学、卫生事业等的经费支出。(对 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教育支出
外部正效应
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
收入补充 价格补助
1.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
2.收入补充
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概述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原则和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 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 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财政资金的再分配、第二阶段)
国防支出的规模与供给
国防支出规模决定方式: 1.总量分析 2.边际分析 3.博弈分析 按照市场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世界各 国国防的供给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政府 主办型。
我国国防支出状况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这样的 国防政策使得我国国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例除建国初期外一直比较低。尤其是改革 开放以来,中国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不断下降。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国防费普遍的情况下 ,中国的国防投入尽管有所增长,但与世界 主要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国际比较 来看,中国国防费的规模,无论是绝对规模 还是相对规模,都是偏低的。
成熟期: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越 来越高,财政支出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 即从以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支出结构, 转向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支出为主的 支出结构。从长期看,财政支出结构的这 种变化趋势,引致了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大幅度退出生 产领域、减少了直接的经济建设支出、减 少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程度, 减少盈利性投资,主要投向公共支出方面。 试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中国财政支出 的特点。
3.价格补助
科技支出
科技支出是政府动用财政资金对科技活动 给予的支持和投入。 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及科技服务领域,科 技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外部正效应。 科技应用研究具有较明显的私人产品属性 。但政府有必要介入涉及国家利益和国民 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以保证国家安全、 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 制及分配体制、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2)政治性因素:政府的职能范围、国际 环境和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3)社会性因素: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 1.外在合比例性 2.内在合比例性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 1.机会成本分析法:政府配置或非政府配置 2.成本-效益分析法 3.最低费用选择法 项目间配置 4.公共定价法
一、消费性支出 (一)行政支出 行政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 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等行使其 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包括立法机构支出、行政 执行机构支出、司法机构支出(广义)。
▲中国的行政执行机构支出: 行政管理费 外交外事支出 武装警察部队支出 公检法司支出
观点1(阿瑟· 奥肯):公平与效率存在着 交替关系,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公平, 而为了公平就要牺牲某些效率。奥肯定律 即“漏桶理论”说明了这种对立,大意是: 如果对富裕家庭征收一定的附加税,来资 助贫困家庭,那么,贫困家庭得到的资助 总量一定小于富裕家庭所缴纳的税收总量, 因为这笔资助在转交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 中间环节,要花费成本,如行政管理成本; 同时,这种政策又会对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储蓄和投资等产生影响。这样,这种政策 就成了一个漏桶,而这种漏出则代表了效 率的损失。
4.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准分类 (1)按职能分类:公共服务支出、国防支 出、教育支出、保健支出、社会保障和福 利支出、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支出、娱乐、 文化和宗教支出、经济服务支出、无法归 类和其他支出。 (2)按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 出和净贷款(财政性贷款)。
案例思考
——转移性支出:公平与效率,漏桶里的水?
二、财政支出范围与财政支出规模 (一)财政支出范围 1.财政支出范围的概念——社会公共需要的 范围内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财政进行投资或拨付经 费的领域。这与政府的职能范围或称事权 范围密切相关。 2.我国的财政支出范围(内容)P30图2-4 (1)维护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支出需要 (2)用于公共事业、公共福利的支出 (3)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方面的投资
政府对保健市场干预的原因
1.保健市场的供求关系极为特殊
2.患者的无知 3.外部正效应 4.疾病的不可 预测性
例:哈尔滨天价医疗案
“最昂贵死亡”揭医疗界伤疤
过度治疗:医院逐利倾向严重
弱者呼吁:患者知情权谁来保障 制度缺陷:谁来监督医疗监管 医德问题:医生为何心狠手辣
我国的科技支出
1979年—2010年,我国科技支出的绝 对规模在不断增加,但科技支出占财 政总支出的比例不高。要把我国建设 成为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增加科技 支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医疗卫生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是政府介入卫生市场,运用 财政资金对于卫生产品和服务给予的支持 和投入。包括医疗补贴、对卫生市场进行 监管等。 包括防疫与疾病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应急 体系、最低卫生需求体系、卫生宣传教育 体系、国际卫生合作体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平与效率实践。从促进社 会公平方面看,2003年,全国财政用于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支出比1998年增 长了6倍。1998年—2003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上 述三项资金合计超过2600亿元。从影响起点公平 的受教育机会来看,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平均 毛入学率达19%,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此外, 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人们身份界限的模糊、选择 机会的增多……都表明我们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 的努力和进展。另一方面,效率的提高也非常明 显。
(二)财政支出规模 1.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预算年 度)政府通过财政渠道安排和使用财政资 金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率,即财政支出的 绝对量和相对量。 (1)绝对量指标:是以一国货币单位表示 的财政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的财政 资金的数额。如表2-3 (2)相对量指标:是绝对指标与有关指标 的比率。如表2-4
③经济发展阶段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早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往往在社会总投 资中占有较高比重。因为经济发展所需的 社会基础设施以及法律、秩序、教育等不 足,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私人部 门不愿意投资;
中期阶段:社会基础设施供求趋于均衡, 私人部门此时的资本积累也往往比较雄厚 ,政府投资只是私人部门的补充,其占社 会总投资的比重会有所降低,但财政支出 总规模并不一定下降,甚至有可能继续上 升。因为市场失灵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阻 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政府加 强对经济的干预,以矫正、补充、完善市 场机制的不足;
财政支出规模理论:
①瓦格纳法则(19世纪8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 瓦格纳认为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 财政支出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提出财 政支出扩张论。其内容是:随着人均收入 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 高。
政治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中行为 主体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政府不 断强化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健全法律规章 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 经济因素:在实现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 理集中化、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和劳动力专 门化的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从 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 不断扩大。
(二)财政支出的原则:量入为出与量出为 入相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在安排财政支出过程中 应当遵循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基本原则。 1.社会经济原则:效率、公平、稳定 2.管理原则: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提 高使用效益
2.按国家行使职能范围分类:可划分为经济建设支出、 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 出五大类。 3.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1)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 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 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不列赤字) (2)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 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 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 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 非生产性支出。
(3)两者差别: ①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 并间接影响收入分配;转移性支出直接影 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 ②对政府而言,购买性支出必须遵循等价交 换原则,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 出对政府的效益是软约束。 ③对微观经济主体而言,购买性支出属于硬 约束;转移性支出属于软约束。
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 二次分配要讲公平; 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 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 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
(三)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经济性质分类:按照财政支出是否能直接得到 等价的补偿进行分类。 (1)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用 于购买为执行财政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 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或者进 行政府投资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将一 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企业 和其他受益者所形成的财政支出,主要由社会保 障支出、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组成。
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