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学生版)

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学生版)

咸阳市2019年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

这说明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2.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 74 29西晋162 86 76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 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 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 西汉王国问题已解决D. 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3.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

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

据此推断A. 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B. 民族交流有利于文化发展C. 印刷术发展促进科技进步D. 当时中国科技已高度繁荣4.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

这说明A. 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B. 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C.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 地域经济冲击了经济结构5.《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

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总计字数511 1,095 5,340 522 8,288所占比例 6.17% 13.21% 64.43% 6.3% 100%A. 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C. 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D. 《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6.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

”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查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

这折射出A. 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B.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C. 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D. 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7.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

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将“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

这反映出A.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B. “中体西用”思想也被抛弃C.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8.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 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9.有学者认为:“在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

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

”作者意在说明A. 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B. 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C. 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D. 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10.18世纪末,英国首相曾说:“商业、工业的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状态,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旦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发挥良好作用。

”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 重视工商业的发展B.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较大幅度削减关税D. 注重经济立法活动11.下图是1922~1926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变化反映了苏联A. 新经济政策逐渐废止B. 收缩外来资本的比重C. 反击西方的经济封锁D. 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12.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

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

这反映了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 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C. 大国一致原则得到认可D. 国际关系的缓和与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最早的城市总体规划可追溯到1895午。

那一年,张謇在唐闸创办大生纱厂。

他将唐闸作为工业区,将天生港作为港口区,把狠山作为私宅、花园和风景区,构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

城镇之间,是郊区的田园和住宅。

——摘编自王敦琴《张謇一生成败得失论》材料二:埃比尼泽?霍华德是一个英国皇室记者,城市规划是他的爱好。

他认为让如此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是对自然的衰读。

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

在那儿,城市中的穷人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因此工业要在花园城市中建立起来。

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围着,工业被部开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

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

人口应控制在3万以内。

——摘编自黄小凡《百年前城市病的拯救者们》材料三: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

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

……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张容和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外国歌——节选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节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系》1944年版,歌词节选:“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

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各民族光荣的坚固堡垒!”法国国歌《马赛曲》创作于1972年歌词节选:“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这帮国王和那卖国贼,都怀着什么鬼胎?……看这一帮外国侵略者,在我国称王称霸……武装!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奋起!奋进!”美国国歌《星光灿烂的旗帜》诞生于1814年英美战争期间,1931年正式定为国歌。

国歌歌词节选:“……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运用史实准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二、选考题:15.【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世界后列。

13亿人口中近8亿在农村,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生产;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

1980年,中共中央文件指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可缺少的补充”。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F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

——摘编自傅桃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吴敬梓,康熙四十年(1710)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一个官僚家庭。

他深切渴望有朝一日能在科场上大显身手,二十三岁中秀才,之后一直没有中举。

在逐渐看到了官僚的徇私舞弊,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他对举业由热衷到失望,从而潜心创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以后,他不知不觉地对新鲜信息已有所吸收。

他认为读经书,做学问采取“不在宋儒下盘旋,亦非汉、晋诸贤所能笼络”的态度,并公然斥责当时的理学家“于经生制举业外,未尝窝目,独好窃虚谈性命之言,以自便其固陋”。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笔触批判了科举制度,反对八股取士的办法,无情地讽刺和嘲笑了那些热衷功名富贵的人,并剖示了科举制度对他们的毒害。

吴敬梓的笔触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上,而是发展到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儒林外史》触及知识分子的精神解放的问题,即知识分子在八股取士的牢笼下如何冲破精神罗网的问题。

在艺术上,讽刺大师吴敬梓是用饱蘸辛酸泪水的笔来写喜剧,来描绘封建主义世界那幅变形的图画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林外史》的历史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