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

3.3 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在外汇交易中要进行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与货币汇率的折算,而在对外贸易支付结算中,同样要进行货币的兑换和汇率的折算。

汇率折算不仅是国际金融实务操作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国际贸易实务中进出口报价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掌握汇率折算的方法及一般规则是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最基本的要求。

3.3.1 即期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世界上除英、美两国外,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外汇市场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或美元标价法挂牌公布即期汇率,即以单位外币或单位美元作标准折合成若干本币。

而不采用以本币作标准折合成若干外币的方法来报价。

另外,在许多外汇市场上公布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货币与本币的比价,而其他一些国家的货币与本币的比价并未公布,需要进行汇率的套算。

因此,了解和掌握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进行即期汇率折算和进出口报价的基本要求。

1. 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折算与报价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折算与报价,可以反映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之间的换算关系及其换算方法。

1)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中间价折算与报价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中间价折算与报价,是指由直接标价法转换到间接标价法的中间汇率折算与报价。

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可能被要求在报出出口商品本币价格的同时报出其外币价格。

因此需要进行由直接标价法到间接标价法的折算。

假设是在香港外汇市场上,采用直接标价法挂牌公布汇率。

某日,美元对港元的汇率为:US$1=HK$7.7970。

港商出口商品的本币报价单价为5港元。

若进口商要求报出其美元价格时,首先就需要进行汇率折算,然后再进行报价。

①汇率折算:把以单位外币作标准的汇率转换成以单位本币作标准的汇率。

即将以单位美元作标准的汇率转换成以单位港元作标准的汇率。

将:US$1=HK$7.7970折算为:HK$1=US$1/7.7970=US$0.1283。

②出口报价:把本币报价折算为外币报价。

即将港元报价折算为美元报价。

根据折算出的本币对外币的汇率:HK$1=US$0.1283,报出商品的外币价格。

一件出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为5港元,US$0.1283×5=US$0.6415。

则该出口商品的美元报价为US $0.6415。

2)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折算与报价由外币/本币到本币/外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折算与报价,是指由直接标价法到间接标价法的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折算与报价。

汇率的中间价是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

而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外汇买卖要使用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进行结算。

因此,在处理银行对非银行客户的外汇买卖关系时,就需要进行由直接标价法到间接标价法的折算,即算出单位本币折合成外币买入价和卖出价的数额。

仍假设是在香港外汇市场上,采用直接标价法挂牌公布汇率。

某日,美元/港元的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为:US$1=HK$7.7970--7.8160。

如果要求银行报出单位港元的美元价格,就要进行汇率的折算。

即折算出单位港元的美元价格:HK$1=US$1/7.8160-1/7.7970=US$0.1279—0.1283。

汇率折算结束后,即由直接标价法转换成间接标价法后,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位置发生互换,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而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

站在银行的角度,其折合关系如下表:表3-3-2 不同标价法之间买入价和卖出价的折算与报价套算某种未挂牌外币与本币的中间汇率,其步骤为:①首先分别找出关键货币(如美元)/本币以及关键货币/未挂牌货币的中间汇率报价。

假设在香港外汇市场上,港元为本币,未挂牌货币为奥地利先令(Sch)。

关键货币为美元。

可根据单位美元/港币以及单位美元/奥地利先令的中间汇率报价:US$1=HK$7.8065US$1=Sch12.9750将其折算为单位港币/美元以及单位奥地利先令/美元的中间汇率报价:HK$1=US$1/7.8065Sch 1=US$1/12.9750②然后在分别进行套算。

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未挂牌单位外币为标准。

则单位奥地利先令对港元的中间汇率比价为:Sch1=HK$7.8065/12.9750=HK$0.6017即1奥地利先令可以兑换到0.6017港元。

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单位本币为标准。

则单位港元对奥地利先令的中间汇率比价为:HK$1=Sch12.9750/7.8065=Sch1.6621即1港元可以兑换到1.6621奥地利先令。

2)两种未挂牌货币之间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套算如果已知关键货币分别对甲币和乙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而不知甲乙两种货币之间互相交换时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则也要进行套算。

假设仍在香港外汇市场上,已知单位美元/奥地利先令以及单位美元/丹麦克郎(DKr)的买入价与卖出价为:US$1=Sch12.9700-Sch12.9800US$1=DKr4.1245-DKr4.1255要分别套算出单位克郎/先令以及单位先令/克郎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其步骤为:①首先折算出单位先令/美元以及单位克郎/美元的卖出价和买入价Sch1=US$1/12.9800-1/12.9700DKr1=US$1/4.1255-1/4.1245注意:这里折算出的汇率报价已由直接标价法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位置也发生互换,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而直接标价法下的卖出价转换成间接标价法下的买入价。

而折算出的数字排列仍是前一数额小,后一数额大。

②再进行单位先令/克郎以及单位克郎/先令的卖出价和买入价的套算。

将单位美元(US$1)的克郎价格DKr4.1245-DKr4.1255平移,与等式Sch1=US $1/12.9800-1/12.9700中的US$1作一替换,得出单位先令/克郎的价格为:Sch1=DKr4.1245/12.98-DKr4.1255/12.97。

将单位美元(US$1)的先令价格Sch12.9700-Sch12.9800平移,与等式DKr1=US $1/4.1255-1/4.1245中的US$1作一替换,得出单位克郎/先令的价格为:DKr1=Sch12.9700/4.1255-Sch12.9800/4.1245。

3. 即期汇率是确定出口报价是否合理或进口报价可否接受的主要依据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是进口商用来判断出口商报价是否合理,或该进口报价是否可以接受的一个非常有用而简便的方法。

假设我国某企业进口手表,每只表单价有瑞士法郎(SF)和美元两种报价,为:SF100或US$66。

则进口商可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以判断用哪种报价进口更为划算。

假设交易当天我国公布的外汇牌价上,瑞士法郎和美元对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分别为:SF1=RMB¥2.9784-2.9933US$1=RMB¥4.7103-4.7339则可以用该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以判断用哪种报价更合理。

折算可用两种方法进行。

①把两币种报价统一折算为本币报价进行比较。

把两种报价都折算成人民币,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比较的结果。

用卖出价进行折算,1单位美元兑换4.7339人民币,而1单位瑞士法郎兑换2.9933人民币。

则:RMB¥4.7339×66(US$)=RMB¥312.44RMB¥2.9933×100(SF)=RMB¥299.33从两个结果对比中不难看出,以瑞士法郎报价我国进口商更愿意接受。

但为什么在上述报价比较中,是采用卖出价而不是采用买入价进行折算?这是因为:当进口商到银行去购买外汇以满足进口产品支付所需时,要用卖出价进行交易。

因为进口商买外汇的过程,是银行在卖外汇,所以用卖出价折算。

②把不同币种报价折算为同一币种进行比较。

把两种报价都折算成美元,或都折算成瑞士法郎进行比较,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结果。

先用美元/人民币的卖出汇率:US$1=RMB¥4.7339,以及瑞士法郎/人民币的卖出汇率:SF1=RMB¥2.9933,折算出美元/瑞士法郎的汇率:US$1=SF4.7339/2.9933=SF1.5815,以及瑞士法郎/美元的汇率SF1=US$2.9933/4.7339=US$1/1.5815=US$0.6323。

然后,将两种报价折算成同一币种进行比较:可将瑞士法郎折算成美元:US$1/1.5815×100(SF)=US$63.23,与66美元报价比较;也可将美元折算成瑞士法郎:SF1.5815×66(US$)=SF104.38,与100瑞士法郎报价比较。

从两个比较结果都可以看出,以瑞士法郎的报价对进口商来说更加便宜,因而其更愿意接受。

3.3.2 远期汇率折算与进出口报价在国际贸易买方市场形成以来,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都采取延期支付货款的方式进行。

而在世界各国普遍采取浮动汇率制的条件下,延期付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出口商双方都存在汇率风险。

远期汇率作为固定汇率则不仅可以用来为进出口商的交易结算保值避险,而且是延期付款方式中进出口报价折算的基本依据。

1. 将外币/本币的远期汇率折算为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国际上有许多外汇市场是用公布升水或贴水的点数来进行远期汇率标价的。

所以,远期汇率折算时要利用市场给出的这些相关信息。

1)从外币/本币转换到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点数折算的基本公式当外汇市场只给出外币/本币的即期汇率及远期汇率的升贴水点数,而客户希望分析了解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情况时,就可以根据市场给出的数据进行折算。

根据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之间关系转换的基本原理,远期汇率点数折算的基本公式为:P*=P/S×F其中,P*为本币/外币的远期点数,P为外币/本币的远期点数。

在这里,两者均可以表示外汇汇率升水的点数,或本币汇率贴水的点数。

进行公式推导:由于:P=F-S,即外币/本币的远期汇率升水等于远期汇率减去即期汇率的差额。

则:P*=1/S-1/F,即本币/外币的远期汇率升(贴)水等于即期汇率减去远期汇率的差额。

把:P*=1/S-1/F同分母后,得:P*=F/S×F-S/S×F=F-S/S×F即:P*=P/S×F假设在香港外汇市场上,某日公布的美元/港元的即期汇率中间价为:US$1=HK $7.7970,3个月远期汇率升水点数为230。

要想得出港元/美元的同期远期汇率中间价点数,则可利用上述公式及数据进行折算。

计算结果为:(US$)P*=P/S×F=0.0230/7.7970×(7.7970+0.0230)=(US$)0.0004即折算后,港元/美元的同期远期汇率贴水点数为4。

2)从外币/本币远期汇率买入价和卖出价转换到本币/外币远期汇率的卖出价和买入价的折算可以根据上述远期汇率折算的基本公式,分别计算出本币/外币远期汇率的卖出价和买入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