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厂精益物流整合方案编制:XXX审核:XXX审定:XXX批准: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项目背景随着公司精益生产推进的不断深入,重庆工厂投入产出物流整合子项目经过精益第一期、第二期物流优化改善,取消了成车、发动机装配线线边库,初步达成了阶段性目标。
通过整合,降低了物流费用,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但整合后也不断暴露出前期考虑不充分带来的一些问题,目前已制约了物流的顺畅及准时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通过第一阶段库房的调整、整合,达到了由远及近、缩短物流半径的目的。
但一期调整时对产品上线频次未作充分考虑,所以物流还需进一步优化。
2、库房采用平面存放,未分区定置管理、占地面积宽、存放产品少,未达到提高库房利用率、降低仓储面积的目的。
3、供应商送货和生产配送仍为多次搬运。
4、一期改造的发动机物流因产品未交接、冲红未审核等原因,造成账物不实,影响生产。
问题长时间未得到解决,员工抱怨,部门间相互指责。
同时由于拆包区的存在,形成了部分无帐物资,又由原来的“多级蓄水池”变成了“隐形蓄水池”。
5、零部件成车配送到线未指定明确的工位和明确的时间。
6、现行模式是不论大小件都分零配送,导致员工很多精力都在小件分零配送上,成本高、效率低。
7、供应商送货多数使用纸箱,盛具化因管理混乱、措施不到位等多种原因造成推进阻力较大,因此拆包工作量很大。
三、下阶段物流改善思路针对精益项目前期推进工作中暴露的各种问题,下阶段物流持续改善的总体思路为:1、加强仓储、物流管理,逐步构建重庆工厂物流管理系统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2、因精益生产方式导入而引发的物流系统改变,对嘉陵生产主体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子系统,所以必须重新界定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和部门职责,及与配合部门的接口方式,以确保新物流方式的顺畅、高效。
3、从管理系统上完善生产现场异常情况下产品的即时补充问题,为准时化生产推进扫除障碍。
4、完善物流配送标准,逐步实现产品配送准时化。
5、加强仓储、物流人员的岗位培训,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作业方式,提升岗位技能及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率。
6、强化生产现场的“三定”和目视化管理工作,为生产物资准时送到指定区域做好前期准备。
7、明确产品配送、交接原则:配送方式:小件(见小件明细表)补充式配送,按月结算大件按配送标准分时段配送,日清日结直供件定时、定量配送到指定区域交接方式:按不同的配送频次对产品品种、数量进行确认(如小件5天配送、交接一次)8、加强生产场地外围环境治理,确保物流通道安全、畅通。
四、工作目标1、总体目标:持续提升重庆工厂低成本、准时化生产的能力,为打造一个精益型的现代化企业做好基础保障工作。
2、2009年目标完成生产现场“三定”(定品、定量、定位)及目视化管理工作,为配送产品即时送达指定位置做好准备。
完成基干车型、机型的产品配送清单编制工作。
完成物流整合后库房的目视化管理工作,提升管理系统可视化及防错、纠错能力。
完成折包标准作业、配送标准作业的制定工作。
完成物流整合后库管、折包、配送三个环节的“三定”(定岗、定员、定责)工作。
完成库管、折包、配送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
实时跟进、维护ERP系统,确保系统的精度及对生产的支持服务作用。
完善生产进行中产品差异性补偿办法及流程,提升制造系统稳定生产的能力。
强化物流通道、盛具、运载工具等管理,确保产品运输安全、顺畅、高效。
五、资源配置及分工1、项目组构成:组长:许波副组长:李子菊、张筱川成员:精益办:冷祯茂及相关人员采购部:张筱川及相关人员品质部:童林及相关人员综合部:向成国及相关人员技术部:桑丽及相关人员生产部:赵昌国及相关人员财务部:张群惠及相关人员成车装配车间:朱兴兵及相关人员发动机装配车间:左治凯及相关人员生产保障车间:黄宏及相关人员发动机机加车间:刘辉及相关人员相关子公司(海源、科瑞、卡马、九方、天凯)2、项目组成员职责:根据精益项目生产现场改善的先后逻辑关系,参与项目组的各职能部门职责为:精益办:负责项目整合方案制定;负责项目总体牵头推进、进度管理及效果检查、考核;负责项目组人员精益管理的培训工作。
成车、发动机装配车间:负责生产现场工序平衡,及标准作业制订;完成装配工序定位及作业内容的固化;根据平衡后的各工序作业内容,编制《××车型(机型)装配工序产品配送清单》,明确各工序配送产品品种、数量、包装状态、分时配送频次等,经本部门领导签字批准后,交采购部统一管理、使用;负责生产现场的区域定置及各种目视化标识,包括作业区域划线、工序号标识、配送产品的现场“三定”(定品、定量、定位)标识、盛具回收区域标识等;负责产品配送到生产现场后的品种及数量的确认工作;负责现场开箱差缺件的补偿管理工作;负责生产现场的相关信息收集及反馈。
采购部:负责库房整合、物流(重庆工厂)优化工作的持续推进(部门方案);完善库房目视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标准化;根据产品配送清单,制订折包标准作业、配送标准作业;根据折包标准作业、配送标准作业确定折包及配送人员数量配置,完成定岗定员工作,报综合部审核及归口管理;负责折包、配送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负责产品齐套率的判定;负责外协件的分类、分时、定量的配送工作,确保产品准时送达生产现场指定区域;配送人员负责产品送达后与车间指定人员的交接工作;负责供应商盛具规范、最小包装数持续优化(如:最小包装数的合理性及同一品种不同厂家最小包装数的统一问题等)的推进工作;品质部:严格直供件品质管理流程,提升抽样检验的即时性;完善生产进行中《产品差异性补偿办法及流程》,健全准时化生产的保障体系;完成产品差异性补偿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负责外协件在线分选、直供件品质判定、维修调试三个点的产品差异性补偿管理工作。
综合部:实时跟进、维护ERP系统,确保系统的精度及对生产的支持服务作用;负责系统对配送产品齐套率判定的支持;负责精益改善后折包、配送工时的核定及归口管理;负责折包、配送人员配置的核定及归口管理;负责精益流程改善后各部门职责的调整、固化工作。
技术部:加强产品技术状态管理,配合综合部做好BOM的日常即时维护工作;强化供应商管理,品质控制前移,逐步提升外协件一交合格率,为准时化生产提供品质保证。
生产部:持续推进生产计划的平准化工作,真正发挥计划的牵头、指导作用;完善生产计划制定的相关规定并严格执行,逐步提升计划的严谨性和稳定性;明确生产计划临时调整权限及极限状态(以不造成延时待料、掉班掉产为底限)负责生产现场外围盛具摆放的“三定”(定品、定量、定位)管理,确保物流通道安全、畅通;制定、完善盛具管理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
财务部:负责分时段的生产成本核算;负责生产成本差异化分析。
生产保障车间:加强运载工具管理,确保配送产品送达的安全性、即时性;负责维修件配送产品品种、数量的确认、交接。
相关子公司:负责按产品配送清单要求,定时、定量将产品送达生产现场指定区域;负责本公司产品盛具的规范管理及即时回收;严格产品品质控制,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出;强化物流配送人员岗位技能培训,保证产品配送的准时化。
六、项目推进形式1、以精益生产二期扩展线大日程计划为基础,确定工作内容及完成节点时间。
2、物流子项负责人牵头,每日点检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即时沟通、协调、解决。
3、在精益周例会上,物流子项负责人汇报本周专项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明确下阶段需完成的重点工作。
4、本方案自发布之日开始,当周精益例会,重庆工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
七、重点工作及节点1、生产配送、交接方式执行责任单位:采购部、成车装配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生产保障车间开始时间:配送方式9月7日交接方式9月14日工作要求:产品由采购部按要求分时段配送到位。
在生产现场指定区域对产品品种、数量进行确认、交接。
2、产品差异性补偿工作展开责任单位:品质部成车装配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节点时间:9月16日工作要求:品质部制订《产品差异性补偿办法及流程》,并发布实施。
完成岗位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及能力评价。
品质部负责收集流程试运行阶段暴露的相关问题,对管理办法进行有效性维护。
品质部、装配车间按职责分工展开差异性补偿工作。
3、《××车型(或机型)装配工序产品配送清单》编制责任单位:成车装配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节点时间:9月30日交接方式:完成产品配送清单,经部门领导批准后,立即交采购部归口管理、使用,编制完成一个移交一个,持续推进。
工作要求:各装配车间清理基干车型、机型明细,第一阶段先完成该部份产品的配送清单编制。
已经完成作业平衡、标准作业改善的车型(机型),按改善后的各工序作业内容进行编制。
未进行作业平衡的车型(机型),暂时按各工序作业现状进行编制,待下一步作业改善后,再进行修改、调整。
产品配送清单内容包括:分工序配送产品的品种、数量、包装状态、分时配送频次等。
样表格式:批审核编制日期准《××车型(或机型)装配工序产品配送清单》生产线工序号工序名称装配零件品种件数/台来料最小包装数包装状态(或折包要求)配送频次配送数量/次备注501××××××130需折包1次/2小时××150需折包1次/4小时×××2100不需折包1次/5天××××150不需折包1次/4小时24、制订折包标准作业、配送标准作业责任单位:采购部节点时间:9月30日工作要求:以《××车型(或机型)装配工序产品配送清单》为数据输入,制订折包、配送标准作业。
先完成各装配线选定基干车型(415、427、181)、机型(007、037)折包及配送标准作业制订。
再逐步完善其它基干车型、机型配送标准。
制订完成后报本部门领导批准、实施。
5、生产现场的“三定”及目视化管理责任单位:成车、发动机装配车间节点时间:9月7日工作要求:完善《车间目视化管理方案》(在前期方案上进行调整)。
完成作业区域、工序号标识。
完成配送产品现场“定品、定量、定位”标识。
完成盛具回收区域标识。
确定现场折包包材的处理方式,并严格执行。
工作方式:9月7日,只是上述内容的简易形式到位,试运行一个月,对暴露的问题逐步进行完善,9月30日规范形式到位。
6、库房整合后的目视化管理责任单位:采购部节点时间:9月30日工作要求:完善《库房目视化管理方案》完善重庆工厂库房整合后的系统编号完成方案的初步实施7、库管、折包、配送人员的定岗定员责任单位:采购部、综合部节点时间:10月12日工作要求:采购部根据标准作业确定折包、配送人员配置,报综合部审核及归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