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经济学第七章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经济学第七章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三)技术改造的重要性
1、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的捷径
2、技术改造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形式 3、技术改造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途径 4、技术改造可以发挥企业潜力,克服资金短缺,提高资金的 经济效益
二、设备更新的概念、形式及原则
(一)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renewal and renovation of equipment)是一
BK1 ——不进行技术改造时第t年可获得的资产转让收入; BK2t——进行技术改造后第t年可获得的资产转让收入; Kt ——第t年的技术改造投资额; CI′1t——不进行技术改造第t年现金流入; CI′2t——进行技术改造第t年现金流入; 计算出增量效果指标后,若NPVd>0或i△>i0则说明进行技术改造的合理性及 其净效益的大小。
第二节
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企业改造项目评价方法概述
1、总量法
总量法实际上是以总量来衡量两种不同方案的绝对效果。
2、增量法
增量法(incremental method)是对技术改造投资所产生
的增量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
二、增量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计算增量净现金流量时,首先计算技术改造项目寿命期
四、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
(一)设备的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又称物理寿命(natural life of equipment),是由有形 磨损决定的,指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报废所延续的时间。
设备的技术寿命(technical life of equipment)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决定 的,特别是第二种无形磨损,是指设备由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 被淘汰所延续的时间。 设备的经济寿命(economic life of equipment)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同时决定的,是指设备由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成本最低年份所延续 的时间。 设备的折旧寿命是指根据有关规定,按设备耐用年数,每年进行折旧直 到使设备净值为零的全过程。 设备更新的时机,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2.技术进步对有形磨损的影响
(1)技术进步可使设备的耐久性提高。
(2)可采用新的先进的修理技术来修复设备。
(3)由于技术进步,使设备在使用中高效化、自动化, 又加速设备的有形磨损。
3.设备的有形磨损的度量 计算公式: n
ap
aK
i i 1 n
i
K
i 1
i
i——设备有形磨损程度;
ap ——i零件的磨损程度;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设备的磨损及其度量 2.设备的折旧、设备经济寿命概念与计算方法 3.设备更新、设备修理和现代化改装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概述
一、技术改造的概念及意义
(一)技术改造概念
技术改造(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是在采用先进适 用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即用高新技术对工艺创新、 设备改造、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开发先进适用的新产品以 及对生产组织和管理等生产技术与组织要素,不断地进行 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更新改造,相应地提高企业配套 生产能力,达到增加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技术水平、管 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Ki——i零件的价值; N——磨损零件总数。
与此同时,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的度量,必须反映其价
值损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表示有形磨损程 度的经济指标。
ap
Rr K1
式中,Rr: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需修理费; :设备的再生产价值。 K1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或称经济磨损或精神磨损)
1.设备的无形磨损的概念及成因
3.设备无形磨损的度量
衡量设备的无形磨损常常采用价值指标。设W1 表示无形 磨损的价值数量,则 W1 K 0 K1
设备无形磨损程度可用下式表示:
K o K1 K1 ag 1 Ko Ko
a g :设备无形磨损程度;
Ko:设备原始价值。
计算 a g时,必须反映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现有设备贬 值的影响:一是相同设备再生产价值的降低;二是具有 较好功能和更高效率新设备的出现。K1可用下式表示:
2.技术进步对无形磨损的影响 (1)如果技术进步的形式表现为不断出现性能更加完善、 效率更高的设备,但加工方法没有原则性变化,这种无形磨 损则使设备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 (2)如果技术进步的形式表现为广泛采用新的劳动对象, 特别是利用综合的人造材料时,则加工旧材料的设备必然被 淘汰。 (3)如果技术进步的形式表现为改变原有生产工艺,采用 新的加工方法,则原有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 因此,机器设备的无形磨损说明机器性能的改进,机器 生产率的提高和再生产费用的降低,它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和 结果。
K e (1 a) K 0
例7.1 某工程公司的一台设备原始价值为4万元,
现在已经遭受到各种磨损,据计算,通过大修消除有形 磨损花费1万元,而设备此时的再生产价值为2万元。求 该设备的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和综合磨损的价值、程度 和残值。
解:
(1)设备有形磨损的价值为 设备有形磨损的程度为 设备无形磨损的程度为 设备综合磨损的程度为
设备的无形磨损(intangible abrasion of equipment)是由于科学技术进 步而不断出现性能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的价值 降低;或是生产同样结构设备的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贬值。
第Ⅰ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相同结构设备的再生产价值的降低,而使原 有设备的价值贬值。 第Ⅱ种无形磨损,是由于不断出现性能更加完善、效率更高的设备, 而使原有设备显得陈旧落后,由此产生的经济磨损,为第二种无形磨 损。
qo m Cn n K1=Kn( ) ( ) qn Co
Kn:新设备价值: qo,qn:相应的旧设备、新设备的年生产率; Co,Cn:使用相应的旧设备、新设备的单位产品消耗费用; m、n:分别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成本降低指数。
在上式中,当qo=qn,Co=Cn时,即新旧设备的劳动生产
率与使用成本均相同时,K1=Kn表示只发生第一类无形 磨损。若出现下列3种情况之一,即表示发生第二类无 形磨损。 ①qn>qo,Cn=Co,此时K1=Kn(qo/qn)m; ②qn=qo,Cn<Co,此时K1=Kn(Cn/Co)n; ③qn>qo,Cn<Co,此时K1=Kn(qo/qn)m(Cn/Co)n。
a =1-(1-a p)(1-aq) =1 -0.5
设备综合磨损后的残值为 Ke (1 a) K0 (万元) 1
二、设备磨损后的补偿
(一)设备磨损的技术补偿
1.设备的修理 按设备修理的经济内容可以把维修工作为日常维护、小修、中修和 大修。 2.现代化改装 设备的现代化改装(equipment modernizing transformation)是指利用 现代的科技成果来改装现有的旧设备。 3.设备更新 设备更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相同的设备去更换有形磨损严重、 不能继续使用的旧设备。另一种是用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原 料消耗更少的新设备更换旧设备。 设备磨损与补偿方式的关系见下图
第七章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 经济分析
学习内容第一节 第二节 第来自节 第四节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概述 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修理和现代化改装的技术经济分析
学习目标与要求
1.理解与掌握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概念和特点 2. 熟练掌握增量法等技术改造项目分析方法 3. 理解与掌握设备磨损的类型与补偿方式 4. 熟练掌握设备合理方案的选择与评价 5. 理解与掌握设备现代化改装的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更新是以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性能更好、效率更高,能
源和原材料耗费更低的新型设备,来换掉技术上陈旧落后,遭到第二 种无形磨损,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
(三)设备更新的原则 (1)应坚持独立自主和挖潜、革新和改造的方针。
(2)必须要有战略规划。
(3)要讲究经济效益。 (4)更新下来的设备要合理、充分地利用
( K e 2 K e1 )( P / F , i0 , n1 )
二、增量净现金流量的计算方法
增量内部收益率i△计算公式如下:
[(k
i 0
n1
t
( BK 2t BK1t ) (CI ' 2 t t CI '1t ) (CO ' 2 t CO '1t )] ( P / F , i, t ) ( K e 2 K e1 )( P / F , i, n1 ) 0
日常维护 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设 备 的 磨 损 形 式 有形 磨损 设备修理 小修理 中修理 大修理 无形 磨损 第二种无形磨损 现代化改装
不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设备更新
第一种无形磨损
继续使用
设备磨损与补偿方式的关系
三、设备的折旧
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保持它原有的实物形态,
但由于不断耗损使它的价值部分地、逐渐地转移到产品 成本中去。其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叫做折旧。设备损耗的 那一部分价值计入产品成本叫折旧费。其按年分摊设备 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折旧率的大小,反映设备折旧基 金占设备价值的百分比。
四、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
(二)技术改造的内容与特点
技术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设备和工具的更新改造、生产工艺的改 革、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更新换代、原材料及各种消耗资料的综合利用 及改进、生产组织与作业方案的调整及改善、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及劳 动条件的改进与完善、以及相应的厂房建筑物等生产条件的扩大与改善 等方面。 技术改造的特点:(1)技术改造的对象主要是现有企业,其投资具有追 加的特点,并与原有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有密切联系;(2)技术改造以 加速企业技术进步为前提,以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降 低生产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3)技术改造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 主,也包括一部分外延扩大再生产,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要进 行相应的管理改革,提高企业素质;(4)技术改造的资金主要来自企业 的补偿资金及一定的信贷资金,而不是主要依靠国家投资;(5)技术改 造是动态的连续改造的过程,又是有阶段的改造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