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概述

第三章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概述


“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共有从业人员 455万人,拥有资产9837亿元,全年营业收 入15330亿元,实现增加值2664亿元(比 2004年增长92.6%)。
在“核心层”和“外围层”的7个类别中 ,规模最大的类别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有从业人员180万人,拥有资产5862亿元,实 现增加值1394亿元,全年营业收入4851亿元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是规模排在第二的类别 ,有从业人员150万人,资产4524亿元,增加 值1126亿元,营业收入2889亿元。
❖营业收入
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全年 营业收入为27244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为26802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8.4%。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情况
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8331亿元,全年营业收 入5775亿元,实现增加值2512亿元(比 2004年增长107.6%)。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总体情况 ❖ 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
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共 有法人单位46.08万个,个体经营户49.69万户。
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182万人,占全国 从业人员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的3.91%。
❖实现的增加值
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630 亿元,占同期GDP的2.43%。其中,法人单 位实现增加值7166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 的93.9%,法人单位拥有资产总计27487亿 元。
在“相关层”的2个类别中,文化用品 、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类别共有从业 人员414万人,拥有资产7855亿元,全年营 业收入11948亿元,实现增加值2312亿元。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类别 共有从业人员40.9万人,拥有资产1981亿元 ,全年营业收入3382亿元,实现增加值352 亿元。
❖ 1991.6:《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 的报告》——正式提出“文化经济”的概念
❖1992.10 : 江泽民“十四大”报告——提出“完善 文化经济政策”
❖ 1993.12.8:《中国文化报》——领导人首次全面阐 述对文化产业政策性意见
❖ 1999.3.14: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文 化产业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视野
“外围层”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 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 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 主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共有从业人员 248万人,拥有资产9319亿元,全年营业收 入6140亿元,实现增加值2181亿元(比 2004年增长247.6%)。与2004年相比,“ 外围层”无论是在人员和资产配置上,还是 在营业收入和增加值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 。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概述
第一节 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况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1979年,广州市东方宾馆管理层提出把音乐与消 费结合起来,让客人在常规的消费中获得更高的享 受,开办了国内第一家营利性的音乐茶座,标志着 新中国文化市场的兴起,也被公认为我国文化产业 发展的起点。
那时候还没有“文化产业”这个词,倒是有些电影 队、影剧场等像东方宾馆的音乐茶座一样,开始试 着提供有偿文化服务,以补贴文化事业经费的不足 。后来,这种做法推向全国,被称为“以文养文” 、“以文补文”。
法人单位实现的增加值占本地区GDP比重 高于全国水平(2.28%)的有北京(5.77%) 广东(4.20%)、福建(2.74%)、上海( 2.69%)、浙江(2.47%)、湖南(2.46%) 和江西(2.28%)七个省市。
(三)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经济结构的制约。文化产业存在区域间不平衡 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状态。东部沿海 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地 区已进人人均GDP3000—5000美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文化需求旺盛。而中西部地区还处于人均GDP500~ 1000美元的起步阶段,消费需求还不旺盛。
❖ 2009.7:《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第一部文化 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 2009.9:《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 意见》、《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我国文化 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 2010.7: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 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 产业振兴规划”。
分经济地域看,东部地区的法人单位数 量占全国的59%,从业人员数占67%,拥有 资产占75%,营业收入占78%,增加值占 69%。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东部地区文 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2.73%,中西 部地区分别仅占1.63%和1.34%,东北地区 占1.38%。
法人单位实现的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的有 广东(1545亿元) 山东(651亿元) 江苏(645亿元) 北京(641亿元) 浙江(530亿元) 上海(378亿元) 福建(296亿元) 湖南(284亿元) 河南(250亿元)九省市占全国的73%。
❖ 1985.4:《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文 化纳入第三产业
❖ 1987.1:《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 的暂行办法》——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转换
❖ 1987.2:《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 文化经营活动正式成为合法组成部分
❖ 1988.2:《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 ——首次出现“文化市场”
❖ 2000.1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第十个一年计划的建议》——文化产业问题首次 列入发展计划
❖ 2001.3:“十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第一次 正式进入政策性法规性文件
❖ 2002.11:十六大报告——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 2004.5:《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文化产业 概念(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 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