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毒胶囊事件
2012年4月月15日,央视 《每周质量报告》曝光, 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给 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 清洗,随后熬制成工业明 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 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 药品企业。经调查发现, 9家药厂的13个批次药品 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 标,其中超标最多的达 90多倍。
插入一段小笑话
随着一连串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我 国食品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回顾——国内
大头婴儿(劣质奶粉): 2004年4月30日,新华网披露:在安徽省阜阳市,
由于被喂食几乎完全没有营养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 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龙口粉丝事件 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揭露:一些粉丝生产商为降
父亲品种
母亲品种
母亲身份号码
护照:移动记录(反面)
表明先后拥有人的不粘胶标签
在屠宰场里建立 上下衔接的可追溯关系
屠宰登记簿
动物号码
身份号
是/否
71 1256 7891
屠宰号 931
931 931
胴 体 局 部
在分割车间 建立可追溯关系
小
包 装
dedeFdéiFdc分céihocce割huoepu卡epe
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央视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 分公司涉嫌将白面染色制成的馒头,在上海华 联等多家超市销售。报道播出后,上海工商部 门组织相关企业自查,并已经发现了涉嫌染色 处理的馒头。
毒豆芽可致癌
2011年4月17日凌晨,沈阳市 公安局端掉一毒豆芽加工窝点, 在该窝点内查获使用有害非食 品添加剂制成的豆芽2吨,半 成品8吨,老板称这种豆芽 “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 。 有数据指出沈阳市场上近三分 之一是毒豆芽。了让食物更加 漂亮、增加黄豆发芽率,这些 豆芽里被加入了尿素、恩诺沙 星等违法添加剂。其中尿素用 量超标27倍;恩诺沙星是一种 抗生素,一般用在动物身上; 6-苄氨基腺嘌呤长期食用则会 在人体内产生可致癌的亚硝酸 盐。
政府管制根本不到位 这是一种政府权力的缺失
味千拉面“汤底门”事件
2011年7月,味千拉面被媒体曝光,称 其猪骨熬制的拉面汤底实则是由专门的 汤粉、汤料调制出来,而根本不是广告 宣传的老汤。此新闻一出,让味千拉面 身陷“汤底门”事件。
味千拉面7月25日已公开承认其汤
底并非猪骨现场熬制,但澄清其着力宣
与 分 割
9L3C9oL13C9at-o1rN31胴1aNtc-123rN°1aN°c-号体2s3°1a°-s2s37e批号1-s20s7e21-80s次码72808
实物记账:从....到....
进
Sorties
肉
胴体号码
931 批次号 12 132
708 491 kg
352 kg
胴体号码 416
935
称的纯猪骨熬制汤底是用猪骨汤浓缩液
稀释而成,而这一解释,也引发了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
针对有媒体指出味千拉面在面料中违规 添加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和山梨糖醇的情 况,有关监管部门近期对味千拉面面料 生产供应商领先食品(上海)发展有限公 司的抽查发现,该公司生产的3种生湿 面制品样品经检测,山梨糖醇含量分别 为17.9克/千克、18.4克/千克和19.4克/ 千克;丙二醇含量分别为1.05克/千克、 1.05克/千克和1.08克/千克,均符合国 家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有关标准要求。
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中国有机商城 食品网,绿色有机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商城
我国食品现况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 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最初曝光的二 恶英、红汞、甲醛(福尔马林)、激 素、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 面粉漂白剂、假酒(甲醇)、洗衣粉 油条 、陈化粮毒米、苏丹红、瘦肉 精、铁酱油、毛发酱油,到牛奶业普 遍使用三聚氰胺、养殖业普遍滥用抗 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 滥用氢化油(反式脂肪酸)、农药残 留严重超标 等等,直到近几年不顾 一切冒然推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化。这 些问题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 构成严重威胁。
食品安全家底不清 出口受阻
(3)食品安全标准不完善
食品标准体系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
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
食品安全标准亟待提高
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迫切需要建立全国食品安全风险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
(4)从业人员法律意识 淡漠
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 漠,自觉守法意识不强
生产经营者利欲熏心,不 择手段,制假手段五花八 门,欺骗消费者
解决食品问题,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三个必须强化的层面
强化政府监管
强化社会参与
强化企业诚信
四个最关键的保障体系
风险预警 应急体系
法律法规 标准体系
保障 食品安全
监测监督 管理体系
近日,公安部指挥浙江、山东、河南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销售食 用地沟油案件,一条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六大环 节的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被查获存在非法使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
的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污浊不堪,执法人员查获大量地沟油 。
“一滴香”
2010年8月31日,山东媒体爆出,“只需一滴, 清水就能变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 通过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质,食用后会损伤肝脏, 还能致癌。
从前有一双皮鞋,两只鞋子彼此相爱。可 是有一天,它们失散了...一个变成了酸奶, 一个变成了胶囊,它们以为 以后永远再也 不能在一起了…谁知道,他们在胃里相遇了
肯德基、真功夫食用冰块被曝不如马桶水。
2013年 7月20日,央视记者在 北京崇文门的肯德基、真功夫和 麦当劳3家大型快餐店中,取回 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卫生标 准》中规定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不 超过100cfu/mL,大肠菌群不超 过6MPN/100mL,不得检出致 病菌。从央视新闻中提供的数据 来看,三家快餐店的食用冰块菌 落总数均高于国家标准,即超标。 对此,三家快餐店回应冰块菌落 超标事件称,立即按照标准严格 清洁和消毒制冰机和相关设备, 同时向消费者表示歉意。
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2006年9月13日以来,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
精食物中毒事故,截至9月16日已有300多人次到医院就诊。 “瘦肉精”学 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肉率,现 已禁用。 瘦肉精含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能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 悸等中毒症状,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来说危险性极大。
2005年3月一则消息引起了全国的震动:亨氏美味 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味源”牌辣椒酱被 检出“苏丹红一号”,随后肯德基快餐食品的调料在 检查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很多中国人 由此次的苏丹红事件开始关注我国的食品安全性问题。 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红色,以掩 盖天然辣椒素光照褪色的缺点,使辣椒制品长期保持 鲜红的颜色。正是由于苏丹红具有染红其他食品的功 能,加上价格低廉,很快在印度等国率先被不法商家添 加到食品中去。
食品发生安全问题的特点:
(1)隐蔽性 :不能及时发现和做出评价;有些情 况不表现为急性;容易导致人的忽视。因此监控 和预警十分重要。
(2)相对性 :主要表现为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安 全评价和安全对象的相对性。食品安全问题不是 一个简单的问题,下结论之前需要进行风险性评 估。
(3)爆发性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食品的流 通速度快大、物流范围广,问题的出现具有爆发 性,其影响面可能是全国,甚至于全世界。
食品安全问题之对策探讨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1.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2.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3.加强社会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
食品安全问题之对策探讨
(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1.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 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
2011年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 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 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有部分流向 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 有限公司。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证实, 经调查,高度怀疑三鹿集团旗下的 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 污染;同日,三鹿集团承认奶粉受 污染,全部召回8月6日以前产品。
225 473 kg
批次号码 13
336 kg
发票号 …
真空CQC (质检标准贴标)
牛肉
12号批次
在销售地点
消费者得到保障,向 其提供的信息是准确的; 欧盟法规要求在销售 时标明原产地; 法国法规将这个义务 扩展到餐饮业。
食品安全问题之对策探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 加大监督力度 推进行业协会建设 吸取国际经验,采纳先进标准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
可以归结为: (1)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 (2)造成急性食物中毒; (3)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 (4)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三种危害因素 三个主要环节
(三个“凶手”)
▪ 1、生物危害 ▪ 2、化学危害 ▪ 3、物理危害
▪ 1、农牧生产环节 ▪ 2、食品加工环节 ▪ 3、流通消费环节
ISO国家编码 省的编号
用于识别号的光读条形码
作业号
牛的识别
---申报出生记录
饲养人将新生牛犊在牛登记 册上登记,并填写一份通知 文件,饲养人应在牛犊出生 后7天内将这份通知文件上 报给主管部门。
作业号
建立护照:身份信息(正面)
国家ISO编 码
身份号
性别
畜种
出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