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


➢ 示例: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
K2Cr2O7 m/g 烧杯H2O 溶解 转移 容量瓶 H2O 稀释 分析天平
摇匀
二、标准溶液
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间配制接法(标定法) 先用这些物质的优级纯或分析纯 试剂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测定其准确浓
度,此测定过程称为标定。
① 适用于不符合基准物质条件的物质溶液的配制。
2.滴定分析术语
(5)化学计量点 标准滴定溶液与被测物质恰好定量反应完 全的一点。 (6)指示剂 在滴定中,通常加入一种辅助试剂,利用其在 化学计量点附近颜色的突变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此辅助 试剂即为指示剂。 (7)滴定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或电位)发生 突变即停止滴定的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8)滴定误差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常常不一致,由此而 产生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又称终点误差。
K2Cr2O7试液调至强酸性,加入过量的KI溶液,待K2Cr2O7与KI
反应完全后,置换析出与K2Cr2O7相当量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
,用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求得K2Cr2O7的含量。
Cr2O72-+6I-+14H+
2Cr3++3I2+7H2O
2S2O32-+ I2
2I-+S4O62-
解:滴定反应 2HCl+Na2CO3 2NaCl+CO2↑+H2O
TNa2CO3 / HCl
1 2
c(HCl)
M
(Na
2CO3
)
1000
1 0.1015106.0 2
1000
0.005380(g / mL)
二、标准溶液
2.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直接配制法 ➢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定量转移到一定体积 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并充分摇匀。根据溶质的质 量和容量瓶的体积,则可计算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解:
w(Ca2 )
5 2
c(KMnO
4
)V
(KMnO
4
)M
(Ca
2
)
100
m
5 0.1018 25.04 103 40.08
w(Ca2 ) 2
100 49.91
0.5118
第二节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二、标准溶液
一、基准物质
1.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 (1)组成与化学式严格相符。若含结晶水,其结晶水的实
(cEVE
e a
cAVA
)M
B
Vs
三、滴定方式及结果计算
2.返滴定法
【例题3-2】将0.2437gCaO试样溶于25.00mL 0.2803mol/L的HCl 溶液中,反应完全后,剩余的HCl溶液用0.2786mol/LNaOH标 准滴定溶液返滴定,消耗了11.64mL,求试样中CaO的质量分 数。c(CaO)=54.08g/mol。
一、滴定分析法 二、滴定反应的条件 三、滴定方式及结果计算
一、滴定分析法
1.滴定分析法概述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用 滴定管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滴定 溶液(也称滴定剂)滴加到一定量 的被测物质溶液中,直至两者按确 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为 止,根据滴定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 体积和浓度、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 关系,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的分析 方法。
溶液(E),待其与被测物质(B)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滴
定溶液(A)滴定剩余的第一种标准溶液的滴定方式。适用于滴
定反应较慢或没有合适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中。
(2)相关反应
bB+eE(过量) cC+dD
滴定反应
eE(剩余)+aA pP+qQ
wB
b e
(cEVE
e a
cAVA
)M
B
m
100%
B
b e
T 表示为 Fe/K 2Cr2O7
0.005768g/
mL 。
(3)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的关系 设滴定剂A与被测组分B
的反应为
aA + bB cC + dD
TB/A
b a
cA
MB
103
二、标准溶液
1.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例题3-5】试计算c(HCl)=0.1015 mol/L 的HCl溶液对 Na2CO3的滴定度。
不同。
➢ KMnO4为基本单元时,某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KMnO4)=0.02000mol/L;
➢以1
5
KMnO4为基本单元时,其浓度为c15(
KMnO4)=0.1000mol/L。
二、标准溶液
1.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滴定度 T被测物 / 滴定剂(g/mL或mg/L )
例如,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含量时,若1mL K2Cr2O7恰好与 能与0.005768g Fe反应,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对铁的滴定度可
一、滴定分析法
3.滴定分析方法分类
(1)酸碱滴定法 以酸碱反应为滴定反应的滴定分析法。 (2)沉淀滴定法 滴定反应为沉淀反应的滴定分析法。 (3)配位滴定法 以配位反应为滴定反应的滴定分析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 是滴定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分 析法。
二、滴定反应条件
(1)反应要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即具有确定的化学 计量关系,没有副反应。
干燥后的组成
Na2CO3 Na2CO3 Na2B4O7·10H2O K2CO3 H2C2O4·2 H2O KHC8H4O4 K2Cr2O7 KBrO3 KIO3 Cu As2O3 Na2C2O4 CaCO3 Zn ZnO NaCl KCl AgNO3
干燥条件/℃
270~300 270~300 放在含NaCl和蔗糖饱和溶液的干燥器中 270~300 室温空气干燥 110~120 140~150 130 130 室温干燥器中保存 室温干燥器中保存 130 110 室温干燥器中保存 900~1000 500~600 500~600 280~290
COOK
酚酞
+ NaOH
COOH
COOK
+ COONa
H2O
c(NaOH )
m(KHP )
M (KHP )V (NaOH )
➢ 用标准溶液标定
c(NaOH)V (NaOH) c(HCl)V (HCl)
➢ 比较两种标定方法的准确度
二、标准溶液
3.溶液配制中的计算
(1)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
【例题3-6】欲配制c(K2Cr2O7)=0.01000mol/L的标准溶液500mL
标定对象
酸 酸 酸 酸 碱或KMnO4 碱 还原剂 还原剂 还原剂 还原剂 还原剂 氧化剂 EDTA EDTA EDTA AgNO3 AgNO3 氯化物
二、标准溶液
1.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 cA nVA(mol/L)
➢ 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浓度时,需指明基本单元。
因为同一溶液选择的基本单元不同,其物质的量浓度则
三、滴定方式及结果计算
4.间接滴定法
(2)示例 Ca2++ C2O42-
CaC2O4+2H+
CaC2O4↓ Ca2++ H2C2O4
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
w(CaO)
5 2
c(KMnO
4
)V
(KMnO
4
)
M
(CaO)
m
三、滴定方式及结果计算
4.间接滴定法
解:CaO +2HCl CaCl2+H2O
HCl+NaOH NaCl+H2O
1 (0.2803 25.00 0.278611.64) 54.08
w(CaO) 2
100% 41.76%
0.2437 1000
三、滴定方式及结果计算
3.置换滴定法
(1)先用适当的试剂与待测物质反应,使其定量地置换出另 一种物质,再用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置换出的物质的滴定方式。
基准物质 化学式
NaHCO3 Na2CO3·10H2O Na2B4O7·10H2O KHCO3 H2C2O4·2 H2O KHC8H4O4 K2Cr2O7 KBrO3 KIO3 Cu As2O3 Na2C2O4 CaCO3 Zn ZnO NaCl KCl AgNO3
2.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及应用
(2)被测物质和标准滴定溶液的反应伴有副反应,没有确定 的化学计量关系,或没有合适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时,可采 用置换滴定法。
三、滴定方式及结果计算
3.置换滴定法
(3)示例 以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滴定K2Cr2O7时,有副反应
,使K2Cr2O7与Na2S2O3间没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测定中将
际含量也应与化学式严格相符,如Na2B4O7·10H2O。 (2)纯度足够高,一般要求纯度≥99.9%。 (3)性质稳定,见光不分解,不吸潮,不变质等。 (4)参加反应时,按反应式定量进行反应,不发生副反应。 (5)摩尔质量较大,以减少称量误差。 (6)易溶解。
一、基准物质
名称 碳酸氢钠 十水合碳酸钠 硼砂 碳酸氢钾 二水合草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 重铬酸钾 溴酸钾 碘酸钾 铜 三氧化二砷 草酸钠 碳酸钙 锌 氧化锌 氯化钠 氯化钾 硝酸银
6.掌握各类滴定方式结果的计算方法。
本章导读
基础知识:化学反应式的配平,物质的量的概 念及其相关计算。
重要知识点:滴定方式的选择及结果计算方法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浓度计算方法。
难点:滴定方式的选择及结果计算,标准溶液 配制方法的选择及浓度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