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作业治疗

脑卒中作业治疗

脑卒中的作业治疗方案脑卒中及临床表现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功能评定1.运动功能评定: 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评定法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的评定。

其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五项,共113个小项目,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功能积分为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44分,疼痛44分。

2.认知功能评定:Glasgow昏迷量表、韦氏记忆量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等。

评价应包括患者意识水平、注意力、言语、记忆、思维和知觉功能等方面。

3.步态分析:观察分析、定量分析。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提问法、观察法、量表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或者FIM量表)5.生活质量评价进行作业治疗应考虑的患者个体因素1.患者家庭成员的支持情况。

2.根据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而选择作业活动。

3.选择的作业活动应尽量与日常生活有关。

4.患者的个人爱好、兴趣。

5.对有职业前途的患者,应适当选择相关的职业性活动。

作业治疗目标结合临床的其他治疗,首先训练患者令其最大限度的恢复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针对肢体运动功能的作业活动,循序渐进,再加强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训练以及提高社会活动参与能力的活动训练,适当改造家庭生活环境、社区环境,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其生活能力。

作业治疗训练主要介绍上肢和肩部的康复训练,以便更好实行日常生活的训练脑卒中后,患侧肩关节下降、后缩,甚至脱位,肩关节的控制能力降低,患者不能外展、前屈肩关节,因此患者倡议过度的上抬肩部或用躯干侧弯加以代偿。

早期开始肩部运动训练可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和发展,防止发生肩痛和肩关节挛缩,同时又发患侧上肢分离运动尽早出现。

一、被动运动当患者不能主动完成肩部运动时,需进行被动运动。

患者取仰卧位,作业疗法师将一手放在患者腋下,将患者上托;另一只手固定患侧上肢,缓慢地进行肩关节前屈、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等活动。

注意不要用力牵拉以避免关节疼痛及损伤。

二、主动辅助运动患者可以利用自己的健肢带动患肢活动。

由于是健侧肢体主动帮助患侧肢体进行活动,故名主动辅助运动。

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手指在上,双手相握,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前伸,克服患肢的屈曲,在胸前伸肘上举,然后屈肘,双手返回置于胸前。

1.上肢分离运动与控制能力训练仰卧位,支持患侧上肢于前屈90°,让其上抬肩部使手伸向天花板或让患者的手随作业疗法师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嘴等或者患肩外展呈90°,作业疗法师以最小的辅助完成屈肘动作,嘱患者用手触嘴,然后再缓慢的返回至肘伸展位。

2.滚筒运动→患者在治疗台前取坐位,台面上放置滚筒,患者双手交叉,患侧拇指在检测拇指上方,双侧腕关节置于滚筒之上。

→治疗者站在患侧,嘱患者利用健侧上肢完成以下动作: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

将滚筒腿向前方。

→然后在健侧上肢的协助下,完成以下动作:将肩关节伸展→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

将滚筒退回原位。

3.上织锦缎控制训练→患者取坐位,双手握体操棒,双手间距离与肩同宽,双肩屈曲,肘伸展,肘关节支撑在治疗者的腿上,治疗者协助患者握棒,同时维持腕关节背伸。

→治疗者用手置于患者下腹部,诱导患者脊柱屈曲。

→在保持上肢及患手正确姿势下,治疗者的手指与脊柱诱导躯干伸展。

→痉挛被抑制后,前臂旋前,单手持棒,保持体操棒呈水平状态。

然后再治疗者的指示下完成前臂旋前、旋后控制运动。

4.板钉训练→患者坐在治疗台前,双足平方与地面,患侧上肢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外展,支撑在凳子上。

→在患侧放一块木钉插板,嘱患者躯干旋转,利用健侧手取木钉放在健侧身旁的木钉板上,然后再将木钉放回原处。

→上肢操球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者立于患侧,根据患者功能情况予以适当的辅助。

让患者将患手置于球上,尽最大可能将球滚向前方。

治疗者双手扶持肩关节,矫正姿势。

同时还可以健侧手放在膝关节上方,患手置于球上,利用肘关节的屈曲、伸展、完成球的向前滚动。

5.肩胛骨运动训练→肩胛胸廓关节的被动运动训练患者取坐位,治疗者一手扶持患侧上肢近端,一手托住肩胛骨下角,辅助患者完成肩胛骨上举→外展→下降→内收,完成逆时针方向运动。

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反方向的运动。

随着患者主动运动的出现,逐渐由被动运动过渡到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

→肩胛骨前伸训练患者健侧手搭在患肩上,嘱患者完成肩关节向自己鼻子的方向运动,使肩胛骨前伸,矫正肩胛后撤的异常姿势。

认知与知觉障碍的训练1、注意障碍的训练在治疗训练中,要对注意力的各个成分进行从易到难的分级训练。

许多治疗方是一个基本的训练方法基础上发展和提高的。

(1)反应时训练:对患者的训练项目应记录时间,令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增强患者对事物的注意能力。

通常首先采用简单的反应——时间作业以改善警醒状态地下。

可用反应时间显示记录仪,亦可采用记录反应时间的计算机软件。

此外,有些粗大的运动也可以用于增强警醒状态和加快反应时间,如投球等。

(2)转移注意训练:对于交替转换,即转移注意障碍的患者,仍然可以采用数字划消作业。

治疗师发出指令“改变”,患者便交替划消奇数或偶数;或来回进行加减法计算。

(3)分离注意训练:1、视觉分离:让患者翻词卡。

要求患者同时根据两种标准,如颜色和指定内容将词卡进行分类。

2、听觉分离:患者从录音带上听及指定数字或字母并做出反应,同时划消作业。

2、躯体失认的训练躯体失认者不能识别自身或他人身体的部位,患者甚至可能认为身体的某一肢体不是自己的;或将身体的某一部位看的比实际大或小。

躯体失认常与空间关系障碍合并存在,病灶位于优势半球顶叶。

躯体失认的训练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对于身体各部分或部位的认识。

(1)感觉整合疗法:将特殊的感觉输入与特定的运动反应联系在一起,如用患者的手或粗糙的毛巾摩擦身体的某一部位并同时说出部位名称;患者模仿治疗师的动作,如用右手触摸左耳,将左手放在右膝上。

(2)强化训练:为了加强患者对于身体各部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认识,可给予指令如“指出(或触摸)你的大腿”‘或者治疗师触摸身体的某一部分,让患者说出部位名称;也可以练习人体拼图。

日常生活能力活动训练一、床上坐位:用手摇床或靠背支架让患者逐渐做到直立位(90°)二、翻身: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的顺序为:头向前屈曲并转向翻身一侧、髋和膝关节屈曲→肩关节屈曲、肩胛带前伸→躯干上部旋转→骨盆为中心躯干下部旋转。

三、侧卧位→床边坐起:1.从健侧坐起的动作。

颈侧屈→躯干侧屈、健手外展支撑(支撑点由手转到腕)→提起双腿放在床边→坐起。

2.从患侧坐起的动作。

用健手推床完成坐起动作。

四、床边坐位:1.静态坐位平衡训练。

刚开始进行坐位平衡训练时应尽量让患者把臀向床里放,双手支持在床面,双足放在地面上以增加支持面积。

当患者可以坐稳后逐渐增加难度,把臀部的位置由床里逐渐移向床边;由双手支撑→单手支撑→手扶膝→双手抬起,逐渐减少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

2.自动态坐位平衡训练。

可配合气球等进行头部、躯干旋转。

单手支撑进行木钉板或套圈作业,双手木钉板作业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把木钉板或套圈放在适当的高度及位置(正前方、侧方)调整训练的难易度。

五、从床边坐起或椅子上站起和坐下:1.躯干前屈,重心前移训练,如双手交叉进行木板钉训练。

2.健手支撑站起训练,如让患者的头去碰前方的球→健手支撑下站起。

3.无支撑站起和坐下训练,分别向正前方或斜前方伸直臂,双手交叉插木钉,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木板钉的高度及位置。

六、床与轮椅间的转移:从床转移到轮椅时先用健手扶住近侧的轮椅扶手,躯干前倾从床边站起→健手从近侧的轮椅扶手转移到远侧扶手→以健侧的手及足为支撑点、以健腿为轴旋转躯干使臀部正对轮椅→躯干前倾坐下。

从轮椅转移到床时相反。

七、进食使患者恢复独立进食的功能,主要解决的是随意、稳定、协调的上肢和手功能,另外就是患者能够保持平稳的坐姿以及控制头部的运动。

训练方法:1.当患者能做起时就应该把坐位平衡训练、上肢功能训练与进食训练同时进行。

对于体力、耐力差的患者在进食训练时要给患者提供必要的体位支持。

2.选择适宜的进食方式。

如患者上肢及手功能较差,应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利用手交换训练。

若患侧上肢及手功能较好,则不主张代替,应鼓励患者尽量用患手进行。

3.制作只用必要的自助具。

如带盖和吸管的饮水杯、防滑垫、餐具固定板、粗柄勺、改造的筷子等。

八、洗漱洗漱动作包括每日例行的洗脸、刷牙、吸收、剪指甲等动作。

训练方法:1.洗脸、洗手:患者先坐在板凳或者轮椅上,洗手池中放满水或将脸盆放好水置于患者前面。

患者先用健侧手试温度后再将患手放入池中。

清洗健侧手臂时将浸湿的毛巾固定在洗手池边缘擦洗或用吸盘将小刷子固定在洗手池健手一侧以清洗健手;把毛巾搭在水龙头或者患侧前臂上单手拧干毛巾;将毛巾放在腿上擦干健侧手臂,其他部分用健手擦干。

如使用轮椅,还要注意洗手池的高度和形状是否适合轮椅进入。

有忽略症的患者应在镜子前进行,必要时予以提示。

2.刷牙:一般偏瘫患者可以用健侧手完成刷牙动作,对于抓握功能不充分的患者可以加粗牙刷柄便于抓握。

3.剪指甲:剪指甲时需要固定剪刀、把要剪的指甲固定在刀刃上、用力闭合到人等基本条件。

大部分偏瘫患者在剪健侧指甲时患手很难固定指甲刀,需要对指甲刀进行改造。

通常把它固定在台面上,把刀柄加长等等。

九、更衣(一)穿脱套头上衣1、穿的方法和步骤(1)健手在双膝上整理好衣服,使衣领在身体的远端,衣领标签一侧在上方。

(2)将患手伸入同侧衣袖中,并将手腕伸出袖口;健侧手臂穿入另一只衣袖中,将整个前臂伸出袖口,并用健手把衣袖尽量拉向患侧肩部。

(3)用健手抓住套头上衣的背面并套过领口伸出头部。

(4)整理衣服。

2、脱的方法和步骤(1)用健手抓住衣服后领向上拉。

(2)退出头部。

(3)退出健手,然后再退出患手。

(二)穿脱前开口上衣1、穿的方法和步骤(1)取坐位,将衣服内面朝上平铺在双膝上,患侧衣袖垂于双膝之间。

(2)用健手抓住衣领和对侧肩部,将患手穿出袖口并将领口部分拉至肩部。

(3)健手沿衣领将衣服从颈后绕过并拉至健侧肩部,然后健手穿入另一只衣袖。

相关主题